2017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50742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 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2. 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反面填写姓名。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3. 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4. 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 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2、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 ” 。2.按要求选择。(5分)(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2分)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从古到

3、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 阅 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和理论 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呢? 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作“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

4、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判断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常识是由正常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个子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

5、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缺一块,这当然是常情。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必须吐出来?至于细致、系统观察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合实验所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事,当然更谈不上由这些事形成什么道理。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们提供良好的解释。异常的事情特别能显示出理论的解释力。 理论的解释不是凭空而来。理论靠什么提供解释?靠讲道理,从何处找到道理?从常识,除了包含在常识里的道理,还能从哪里找到道理?还有什么我们能够理解的道理?理

6、论家在成为理论家之前先得是个普通人,是个常人。爱因斯坦说的“科学整体无非是日常思考的精致化”,也实在这个方向上说的。理论所依据的道理来自常识,但是,理论解释不同于常识解释。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两小儿辩日”中,一个小儿说太阳早上比中午近,因为看东西近大远小,一个小儿说太阳中午离我们更近,因为发热体近热远冷,连孔子也“不能决”。这个故事吗,妙就妙在找到一个焦点,让常识中的两个道理狭路相逢。而理论专为整体解释而生。所谓整体解释,就是同一个道理就解释了正常现象,也解释了反常现象,理论家为了提供整体解释,必须把包含在常识中的种种道理组织成系统,他必然格外重视其中的某些道理,把它们上

7、升为原理,通过种种延伸和变形,从中再得出更多的定理。理论的系统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原理的数目,二是用推理把原理和定理联系起来,理论家的思考并不古怪,但他会用我们都能明白的思考和推理引出让我们大吃一惊的结论。 可见,理论和常识无所谓谁更准确,只是理论用整体的道理对世界做出整体解释,把我们对世界的识见带到更深或更高的层面。3.第段画线的词语“冤家碰头”在文中指的是 (2分) ,4.对第段画线问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两个反问句表明了理论对异常的事情很有解释力。B这两句话以困惑的语气表现作者对天狗食月的疑问。C这两个问句能引发读者对天狗食月这一解释的思考。D这两个问句展

8、现了理论家们研究月食现象时的思路。5.第段提出“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的观点,并用“两小儿辩日”一例加以证明,请具体分析这一例子是如何证明观点的。(3分) , ,6.下列对“理论”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爱因斯坦认为理论解释比常识解释更系统。 B在理论中,原理是比定理更为基础的道理。 C能用来解释反常现象的一组道理就是理论。 D理论解释优于常识解释,因为前者有推理。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 ,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相 思 贾平凹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可爱了,上边装

9、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是你的珍藏了。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者要睡觉去,这盒子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凝视着,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结成一层水珠。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样的小昆虫,长长的腿,细细的触须,浑身金黄,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于是,你不自觉地就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评弹调游丝一般的,铮铮飘远。唉,你是个粗糙的人,那额角,那鼻头,那方方的下巴颏子,使人想象着是用斧子砍出来的,除了两个眼镜片子,你身上还有闪亮的物件吗?头发总是乱的,胡子剪得七长八短,你应该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角色,竟偏偏玩这种玩意儿?!你说,这是黄蛉,是你从老家带来的。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怎样一个美妙的地方

10、啊,你生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你已经在这里奔波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帐篷,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是能“夜半到客船”吗?妻子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的一颗爱的心。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一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竹园里却生出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窸窸窣窣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所以,她捉住一

11、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回去的时候,送给了你吗? 你拥抱着你的妻儿,求他们宽恕你,但你还是又一次走了,你说:“祖国需要金子,大西北的沙漠里是有金子的,等十个金矿找到,我就回来了!”一个竹子做成的盒子,一个盒子里装着的黄蛉,便和你从苏州出发,八千里路云和月,你们一起生活在了大西北。你或许冷了不知道添衣,热了不知道减衣,但你却明明白白提醒自己:黄蛉的生存是要有一定的温度的。这黄蛉盒子你不装在贴身的衣兜里,担心热坏它,你又不肯装在大衣的外兜,害怕冻坏它,你花费了三个钟头,拙手拙脚地在大衣内侧缝了一个小口袋。夜里,一盏孤灯伴着你,画图纸,鉴定矿石,常常忘了吃饭,但你忘不了给黄蛉喂食,它只吃苹

12、果,这苹果却同你的仪器、书籍一样重要,你是专门让人从内地带来的。现在,北斗星已经斜了,银河里风平浪静,你要睡下了,你便要将黄蛉盒子轻轻放在枕边,放在你的脖子下。你,听见了黄蛉的窸窸窣窣声,那是世界上最微弱的声音,也是最清脆的音乐,是金石之响,是心律之韵。你于是就入了梦里。啊,你是梦见了你的妻子吗?梦见了你的儿子吗?在这深夜里,月光静泻,风儿没有起,狗儿没有叫,你的妻子打着灯笼正站在竹园边上,你的儿子,蹑手蹑脚进了竹园,竹叶上的露珠滑下来,落在他的头上,他穿着一身雪白的衣服,往竹丛里走。立即,无数的黑点溅满了他的全身,他快活地大叫,你的妻子跑来,用一只玻璃杯子,对着那白衣上的黑点一罩,黑点便弹进去,一只黄蛉就捉在土瓷罐里了。他们捉了好多好多的黄蛉,母子围着土瓷罐,就听着那窸窸窣窣的生命之歌。妻子说:“这歌子是唱给你爸爸的,这歌子在召唤着你的爸爸。”于是,在你的脖子下,在你的耳膜下,窸窸窣窣的声音叫得更响了,更清了,你听见了这爱情的召唤,这家庭的召唤。第二天早上,你爬起来,背起帆布做成的地质包,你又去找金子了。你依稀还记得夜里的梦,说:“是的,我是要回去的,要回去就得加紧我的工作!” (有删改)8.把帐篷比喻成“小舟”形象生动,而从第段画线句整体来看,“小舟”这一喻体的选择另有巧妙之处,请加以赏析。(4分) , ,9.“黄蛉”在文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