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250560 上传时间:2017-10-0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9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是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恩格斯的这个论断阐明()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

2、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而形成的。据此回答第 45 题。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是否可以被感知的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3、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据此回答第 67 题。 6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说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C马克思主义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7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新民主主义文化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毛泽东思想 8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

4、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话反映的是() 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C正确的运动观D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 9“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 D否定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11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往往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

5、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B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C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19世纪 40年代,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据此回答第

6、1415 题。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这表明它() A包括人类的全部智慧B对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C能帮助人们解决一切问题D能保证人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它() A彻底否定了一切旧哲学 B是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C对当时的具体科学知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D正确地揭示了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最一般规律16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表明哲学() A是全部科学的总和B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D都是科学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 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

7、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的。据此回答第 1718 题 17上述材料主要说明的是(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C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 18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它(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是“科学之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ABCD 192007 年 12月,科学家通过比较火星探测飞船在过去七年中对火星表面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火星上现在可能存在

8、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表明() A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B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 C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造自然D自然界随人类意识的变化而变20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有的地方甚至呈蔓延趋势。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它是与唯物主义和一切科学知识根本对立的它是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它的出现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它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ABCD 中美双方举行能源政策对话,在提高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合作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当今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人类盲目征服自然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据此回答第 2122 题。

9、21上述材料说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自然界是不可以改造的 C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能够驯服自然界D自然界是变化多端的 22要实现“天人合一”,就要() A加大改造自然的力度,人定胜天B崇尚自然,崇拜自然 C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D回避自然,顺应自然23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把事物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ABCD 生活处处有哲学。在中学生中广为流行的歌曲中也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据此回答第 67 题

10、 24歌曲不想长大中有“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童话”这句歌词。但是一个人不会因为自己不想长大就不再长大了,这主要强调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客观的D意识具有能动 25与歌曲暗香中“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这句歌词表达同一哲理的成语是()A因地制宜B推陈出新C变化多端D顺水推舟 26两位画家以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画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画了一个激流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画出了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

11、是运动的物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ABCD27中国日报报道,一种常被用作安眠药的药物对脑部受损伤、处于植物人状态好几年的病人产生了奇迹般的效果。服用这种药物后,这些病人被唤醒,一些病人甚至能够和家人交谈。这说明( 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 B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28“博客不在多,有激情就行;内容不在深,无堆砌转载就灵。”“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继 E-mail、BBS、ICQ 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在网络上的流行,说明

12、( A思想决定行动,主观决定客观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92006 年 7月 22日,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发生里氏 51 级地震。省地震局已于 7月初对地震的发生作出了准确预报。但昭通市政府并未将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报传达下去。面对各方指责,有关官员表示,“地震预测根本不存在准确预报的可能”。对昭通市有关官员的这一说法,你认为(可以赞同,因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是隐藏在内部的,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认识和实践才能得到可以赞同,因为人的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科技条件、认识能力、知识水平等的限制不能赞同,因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能

13、赞同,因为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ABCD2007年 4月 4日,中国航天员系统的 “掌门人”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在上海参观 “神六”实物展时透露,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已经获得圆满成功,目前航天员们正在进行“神七”出舱行走训练,为今后建立大空间站作准备。据此回答第 3031 题。 30.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说明()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B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遵循规律 D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1从“神一”

14、到“神六”,每一次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试验都有新的收获。这说明( A实践的发展能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提供新的经验,推动认识向前发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能一步一步地认 C意识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这是意识自然起作用的结果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必须积极发挥意识的作用 2006年 8月,被称为“台风之王”的“桑美”在浙江登陆,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资料显示,“桑美”登陆时的中心气压仅次于 1956年第十号台风登陆时的 923百帕,成为 50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据此回答第 3233 题32在台风来临前,气象部门已作出科学预测,有关部门也作了必要的防备,但台风仍然给浙、闽、赣造成了巨大损失。这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我们的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客观性的制约规律是客观的,人无法完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定胜天”是有条件的,人永远也不可能“胜天 ABCD 33台风登陆前后,各地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台风的袭击:浙、闽沿海强令出海渔船、渔轮泊港避风,临海居民暂时移居;江西等内陆省份的电力部门加固电线、电缆杆,确保台风来临后电力、通信的正常运作;国家防总急调各种抗灾物资运往灾区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这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