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材料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末英 黄达 主编第八章 装饰混凝土与装饰砂浆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9921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装饰材料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末英 黄达 主编第八章 装饰混凝土与装饰砂浆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建筑装饰材料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末英 黄达 主编第八章 装饰混凝土与装饰砂浆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建筑装饰材料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末英 黄达 主编第八章 装饰混凝土与装饰砂浆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建筑装饰材料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末英 黄达 主编第八章 装饰混凝土与装饰砂浆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建筑装饰材料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末英 黄达 主编第八章 装饰混凝土与装饰砂浆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装饰材料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末英 黄达 主编第八章 装饰混凝土与装饰砂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装饰材料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末英 黄达 主编第八章 装饰混凝土与装饰砂浆(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 装饰混凝土与装饰砂浆,主要介绍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如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介绍常用装饰混凝土、装饰砂浆的基本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装饰混凝土和装饰砂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本章提要,本 章 内 容,8.1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8.2 普通混凝土技术性质 8.3 装饰混凝土 8.4 建筑砂浆 8.5 装饰砂浆,8.1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品种的选择主要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工程所处环境及施工条件确定。 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结合各种水泥的不同特性进行选用。,8.1.1 水泥,8.1.1.1 水泥品种的选择,8.1.1.2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水泥强度等级的选

2、择原则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则水泥强度等级也宜越高;设计强度等级低,则水泥强度等级也相应低。,混凝土骨料按其粒径大小不同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 8.1.2.1 细骨料砂子 公称粒径在0.154.75mm之间的骨料称为细骨料,亦即砂子。常用的细骨料有河砂、海砂、山砂和机制砂(有时也称为人工砂、加工砂)等。,8.1.2 骨料,混凝土的细骨料主要采用天然砂和人工砂。按规定砂的表观密度一般应大于2500kg/m3;松散密度大于1350kg/m3,孔隙率小于47%。 天然砂主要有河砂、湖砂、山砂和淡化海砂。 人工砂为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和混合砂的统称 。 根据我国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3、的规定,砂按细度模数(MK)大小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按技术要求分为类、类、类。,8.1.2.1 细骨料,对砂的质量和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含泥量和有害杂质含量 含泥量是指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含泥量及有害杂质含量见下表。,含泥量及有害杂质含量,2. 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 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3. 坚固性 砂的坚固性是指砂在自然风化和其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按标准规定,天然砂用硫酸钠溶液检验,砂样经5次循环后,测定其质量损失。人工砂采用压碎指标法进行实验,其相应的指标值均应符合砂的坚固性及压碎指标的规定。

4、,砂的坚固性及压碎指标,4. 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体平均粒径大小。通常用细度模数(Mx)表示,其值并不等于平均粒径,但能较准确反映砂的粗细程度。细度模数Mx越大,表示砂越粗,单位重量总表面积(或比表面积)越小;Mx越小,则砂比表面积越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砂细度应适中。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1)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的测定。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其测定方法如下:称取500g干砂试样使其依次通过一套方孔孔径为9.50mm、4.75mm、2.36 mm、1.18mm、0.600mm、0.300mm、0.150mm的标准筛,然

5、后称量余留在各筛上的砂量,并计算出各筛上的分计筛余和累计筛余。 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MK表示,其计算式如下:,M i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一般为3.71.6。其中MK=3.73.1为粗砂,MK=3.02.3为中砂,MK=2.21.6为细砂。 砂的颗粒级配用级配区表示,以级配区或筛分曲线判断砂级配的合理性。对细度模数为3.71.6的普通混凝土用砂,根据0.600mm孔径筛(控制粒级)的累计筛余,划分为区、区、区三个级配区(见砂的颗粒级配 )。,砂的颗粒级配,以累计筛余为纵坐标,以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砂的颗粒级配的数值可以画出砂的级配曲线。(见图8.1)。,图8.1 筛分曲线,(2

6、)砂的掺配使用。 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法进行测定。 配制普通混凝土的砂宜为中砂(Mx=2.33.0),级区。但实际工程中往往出现砂偏细或偏粗的情况。,5. 砂的含水状态。 绝干状态 气干状态 饱和面干状态 湿润状态,粗骨料一般指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有卵石和碎石两大类。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分为碎石和卵石两类。 碎石大多是由天然岩石经破碎、筛分而成;卵石是由天然岩石经自然风化、崩裂、水流搬运而形成。 碎石和卵石按技术要求分为类、类、类三种类别。,8.1.2.2 粗骨料石子,根据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对碎石和卵石的质量及技术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1.

7、有害杂质 碎石、卵石的含泥量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泥块含量是指粒径大于4.75mm经水洗、手捏后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碎石和卵石中有害杂质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碎石、卵石含泥量、泥块含量和有害杂质含量,2最大粒径与颗粒级配 粗骨料的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粗骨料的级配也是通过筛分试验来确定的。 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两种。连续级配是按颗粒尺寸由小到大连续分级,每级骨料都占有一定的比例。间断级配是人为剔除某些中间粒级颗粒,大颗粒的空隙由比它小的颗粒填充。,3强度和坚固性 (1)强度 碎石和卵石的强度,采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检验。

8、岩石立方体强度检验,是将碎石的母岩制成直径和高均为5cm的圆柱体或边长为5cm的立方体。其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与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按照规定,火成岩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8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60MPa;沉积岩不应小于30MPa。,压碎指标检验,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的石子装入标准圆模内,放在压力机上均匀加荷至200kN,卸载后称取试样质量G1,然后用孔径为2.36mm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颗粒,称出余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G2。,石子的压碎指标值,(2)坚固性 坚固性是碎石和卵石在自然风化及其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骨料越密实、强度越高、吸水性越小时,其坚固性越

9、高,而结构酥松、矿物成分越复杂、构造越不均匀,其坚固性越差。 坚固性的测定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碎石和卵石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碎石、卵石的坚固性指标的规定。,碎石、卵石的坚固性指标,对混凝土用水的质量要求是: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硬化,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耐久性;不加快钢筋的锈蚀,不会导致预应力钢筋的脆断;不污染混凝土表面。 混凝土拌合用水的质量要求见表混凝土拌合用水的质量要求。,8.1.3 混凝土拌合用水,混凝土拌合用水的质量要求,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除水泥、砂、石和水之外在混凝土拌制之前或拌制过程中以控制量加入的,用于使混凝土性能产生所希望的变化的物质。,8.1.4 外加剂,1

10、. 减水剂 混凝土的减水剂主要有: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8.1.4.1 常用外加剂,2. 引气剂 引气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且能保留在硬化混凝土中的外加剂。,3. 早强剂 早强剂就是能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早强剂主要有无机盐类、有机类和复合早强剂。,4. 缓凝剂 缓凝剂是指延长凝结时间的外加剂。,5. 使用外加剂的注意事项 (1)外加剂品种的选择 (2)外加剂掺量的选择 (3)外加剂的掺入方法,8.2 普通混凝土技术性质,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是否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注、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

11、土的性能。 和易性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性能。,8.2.1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8.2.1.1 和易性的定义,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它主要反映混凝土混合料的稠度。 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内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离析现象,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持内部水分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8.2.1.2 和易性的测定方法,通常评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是:测定其流动性,以直观经验观察其黏聚性和保水性。 一般用坍落度试

12、验来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坍落度法 坍落度试验用模具为高300mm、上口直径100mm、下口直径200mm的圆锥筒。试验时将坍落度筒放在平整光洁的地面上,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方法填满筒内,经捣实、抹平,然后将圆锥筒垂直提起。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作用下,克服内部阻力而流动、坍落,其坍落的高度以mm计,即为拌合物的坍落度。,8.2.1.2 和易性的测定方法,根据坍落度的不同,可将混凝土分为: 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小于10mm); 低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为1030mm);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为3080mm); 流态混凝土(坍落度大于80mm)。,(1)水泥浆的用量 (2)水泥浆的稠度(水灰比) (

13、3)砂率 (4)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5)施工工艺 (6)其他因素的影响(骨料种类及形状、外加剂等),8.2.1.3 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强度就是材料抵抗外力而不受破坏的能力。混凝土的强度是混凝土重要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强度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及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强度等。 其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8.2.2 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指其标准试件在压力作用下直到破坏时,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根据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规定,以150mm150mm150mm的标准立方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3、相对湿度90%)下养护

14、28d所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以fcu表示。,8.2.2.1 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的。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用标准方法测得的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抗压强度,以fcu,k表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表示,划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共14个强度等级。,(1)水泥强度等级与水灰比 根据实践经验,可建立如下的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水泥强度等因素之间的线性经验公式: (2)养护温度和湿度,8.2.2.2 影响混凝土

15、强度的主要因素,(3)养护时间(龄期) 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与龄期的关系,有如下的经验公式: (4)骨料的种类、质量、表面状况,8.2.2.3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措施,(1)选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和低水灰比。 (2)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掺入减水剂,可在保证和易性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用水量,提高其强度;掺入早强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4)改善施工质量,加强养护。,8.2.3 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在硬化期间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作用而产生变形。 引起混凝土变形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 1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2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混凝土抵抗

16、环境介质作用而保持其强度的能力,称为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抗碳化及碱骨料反应等。,8.2.4 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有压介质(水、油、溶液等)渗透作用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表示。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水压力来表示。 混凝土渗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内部的孔隙形成连通的渗水通道。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一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二是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减少连通孔隙 。,8.2.3.1 抗渗性,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水饱和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所具有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冻性常用抗冻等级表示。抗冻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在饱水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以抗压强度损失不超过25%、质量损失不超过5%时所能承受的最多的循环次数。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因素主要有混凝土的密实度、内部孔隙率和孔结构、孔隙的充水程度等。,8.2.3.2 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