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优秀课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9838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76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采薇》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诗经·采薇》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诗经·采薇》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诗经·采薇》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诗经·采薇》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采薇》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采薇》优秀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轻叩诗歌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诗歌是文学 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度、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诗海拾贝,活动建议:,1、搜集诗歌。,2、整理资料。,3、欣赏诗歌。,4、尝试写儿童诗、开个诗歌朗诵会、 编一本小诗集、开展诗歌知识竞赛 ,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

2、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诗 经,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风” 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大雅31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采薇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和心情。

3、周宣王公元前827至公元前782年在位)执政前夕,玁狁(xin yn)曾乘周王朝政治动乱和遭遇大旱灾的机会,侵扰北方边境。公元前827年宣王曾出兵征讨,这首诗反映的大约就是这次战争的情况。原诗共六章,阅读材料节选的是第六章的前四句,分别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诗经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诗经采薇(节选),“采”:采摘,“薇”:野豌豆苗,可食,读写要点:重叠的句式和比兴的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注释:,昔:从前。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思:语气助词。 霏霏:雨雪纷飞的样子。,昔

4、我往矣,杨柳依依。,回想当年我出征时, 正值春天,春风吹拂着柔嫩的柳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如今归来之时, 已是漫天飞雪的冬天。,写出了柳条随风飘动。,描绘雪花飘舞。,诗经采薇(节选),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舍,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让那一股缠绵、深邃、飘忽的情思,从风景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心思想:,采薇写了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的所思所想,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

5、情。,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我们常用的排比修辞方法,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其中赋、比兴是其中的写作手法,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