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249832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实验班语文试卷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1-3题。红楼梦的开篇神话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

2、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它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

3、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

4、,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绪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

5、,日夜悲哀”而已!并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于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道人之类的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摘编自红楼梦的开篇神话)1.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本文作者这样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出自长白山无稽崖下。B.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 本文作者认为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C.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本文作者认为“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D. 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绪。2.下列理解和分析,

6、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本文作者认为大荒山即是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B.本文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C. 满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D. 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 的慨叹。3.根据文章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

7、话故事,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水浒传开头的神话也应该是有其尘根俗缘的。B. 本文作者认为山海经中的不咸山即长白山,说明山海经中的地名有的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C. 虽然作者在画中诗与红楼梦中都写到了“石头”,但诗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没有内在的联系。D. 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李一笛刘强盛李一笛,原名李谟。幼年学笛于西域异人,开元年间凭一支竹笛闯荡长安教坊,技压西门追烟、柳如影、张野狐等高手,成为教坊首席乐师,声名直追李龟年、马仙期等大师,朋友赠

8、匾“李一笛”。那年,他十九岁。李一笛成名后,长安显贵争相重金宴请。李一笛约法有三:境不佳不吹,客不雅不吹,一次只吹三曲。一日,李一笛因故宿于越州。寓居客栈的十位进士闻讯,醵资相请,会于镜湖水云阁,并约定各带一客捧场。那夜,云疏,月晕,风清,湖面如镜,澄波万顷,静影沉璧。李一笛身着一袭水纹银袍,立于水云阁中,举目环视:客人倒也俊朗雅致只是东南角那褐衣老者佝偻席地,似一乞丐。他皱了皱眉头。轻云闭月,微风拂浪,波澜陡兴。李一笛轻启朱唇,吹出一曲临江仙,和风飒飒,氤氲齐开,暗香浮动,霓仙飘临。曲终,众宾客交相赞叹,褐衣老者却哈欠连连,昏昏欲睡。众宾客面有讥色。李一笛不语,略沉思,另起一曲,却是诉衷情。

9、笛声呜咽,如泣如诉,潜蛟起舞,嫠妇欲哭。宾客沉浸其中,曲终良久,轰然叫绝。老者似被惊醒,微翻眼皮,竟又睡去。李一笛面有愠色,众宾客面带怒色。卢进士抱拳道:“孤独丈乃在下邻居,孤苦贫寒,卢某带他来,意在让其一饱耳福,想是老丈久居孤村僻壤,不懂丝竹之雅,望公子海涵,莫要扫了大家兴致。”众人揶揄不已,孤独丈似又被惊醒。憨憨一笑。李一笛又吹一曲水调歌头,一时愁云出岫,明月孤悬,烟波浩渺,潮打空城;忽而衰草离离,鹧鸪呜叫,杜鹃啼血,众宾客无不动容伤怀,唏嘘不已。孤独丈仅仅微笑而已。李一笛面有怒色,道:“老丈如此怠慢,莫不是轻薄李某,抑或是此道好手,不屑一顾?”孤独丈幽幽说道:“李公子认为老朽不会吹笛?”

10、众宾客笑道:“疯了,疯了!”孤独丈徐徐说道:“请李公子试吹一曲凉州词,如何?”李一笛即吹凉州词。曲终,孤独丈静静说道:“公子吹得也还不错,只是曲中夹杂胡乐,莫非公子有龟兹朋友?”李一笛大骇,拱手而揖,道:“老丈真乃神人,晚辈吹笛二十载,竟未察觉曲中夹杂胡乐家师确为龟兹人。”“而且你误将第十三叠吹成了水调。”孤独丈缓缓说道。李一笛再揖说:“晚辈愚笨,请老丈指正。”说罢,以素绢拭笛递与孤独丈。孤独丈并不接笛,只冷冷说道:“此笛只适合粗通者使用,请借公子腰间紫斑玉笛一用。”众人才见李一笛腰间悬一皮囊。李一笛红着脸取出一笛,晶莹透紫,乃西域罕见的紫斑玉竹制成,即李一笛成名之笛。孤独丈摩挲笛身赞道:“好

11、笛!可惜吹到入破必定破裂,公子不会吝惜吧!”李一笛说:“不敢。”笛声起,还是一曲凉州词,却倍觉激越悲凉。黄沙滚滚,铁马嘶嘶,秋风萧萧,月影幢幢,声入云霄,满座震栗,李一笛蹙眉不敢动弹。吹至第十三叠,孤独丈一一指出李一笛适才的谬误,李一笛垂首,一脸肃然。忽见孤独丈指法一变,如急雨敲窗,疾风折草,银瓶乍迸,水浆泠泠,铁骑突出,杀声隐隐,已到“入破”。只听得“叭”的一声,竹笛果然爆裂。李一笛凝神,众人一时竟呆了。孤独丈从怀中掏出另一支紫斑竹笛接着吹,曲调又与先前不同:雄浑处似惊涛拍岸,细微处如春蚕嚼叶;辽远处似野马驰原,近切处如山泉低语;高急处似雏凤婉啼,低回处如游龙戏水。曲终,李一笛拜服于地,众宾

12、客神情恍惚,待清醒过来,孤独丈已飘然而去。次日一早,李一笛与众人前去拜访孤独丈。人去屋空,灶灰尚温,桌上横放一紫斑玉笛、一曲谱,笛上新刻四小字:“艺无止境。”李一笛恭敬收取竹笛、曲谱,连夜回到长安,将“李一笛”匾劈为两半。江湖从此无“李一笛”。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传记笔法开篇,先介绍了主人公的从艺经历,接着又用几位名家衬托其技艺高超,揭示了“李一笛”大名的由来。B.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别致,欲扬先抑。褐衣老者像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前半篇他怪异的表现吊足了读者的胃口。C. 小说的语言洗练、清雅,尤其是大量整齐优美的四字词语,极富文学意

13、蕴,营造了诗一样的意境,可见作者笔力精湛。D. 李一笛见识了孤独丈的高超技艺后,一怒之下把牌匾劈为两半,从此他深知“人外有人”,再也不敢在江湖上炫耀了。5.小说在刻画孤独丈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6.本文的音乐描写极富特色,作者是怎样进行音乐描写的?请结合作品分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并发布了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起在有关省份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田园综合体试点。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

14、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让人们从中感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是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需要指出的是,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以市场投入为主体,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规范、有序、适度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 (摘编自政策解读:今年起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2017年06月13日人民日报)材料二:“岛式圈层”田园综合体结构示意图(资料来源于凤凰网精准扶贫的新路子:田园综合体)材料三:推进产业升级、带动村民致富是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的

15、目标之一。“我们想以绿橙、茶业、石斛等种植采摘为特色,推动大里第一产业升级,同时以农旅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游客参与的特色旅游体验,游客可以自己亲手采摘新鲜茶业和绿橙,并亲手制作自己的专属大里特色农产品。”深圳玉禾田集团项目经理薛峰介绍。大里是黎乡,项目还计划在黎族文化上发力打造以民宿为主,带动餐饮配套的黎族特色风情街;建设黎族手工创意园,让游客体验黎家古法酿酒等乐趣。 (摘编自打造田园综合体农旅特色小镇,2018年1月12日海南日报)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相较于城市,必须看到农民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的经济基础仍然很脆弱,还有很多农民在为生活苦苦挣扎。一些农村修了路,却没有能够让农民富裕起来的产业,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面对这样的客观局面,我们必须看到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乡村振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改善农村经济不富裕、环境不宜居、乡风不文明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拿出足够的勇气、智慧与担当,进行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奋斗;需要真正深入乡村,为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踏踏实实做工作。 我们还应警醒,不能让乡村振兴成为官员出政绩的一场秀,或是只停留在专家学者理论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