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三)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249829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1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三)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三)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三)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三)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三)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三)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三)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三)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t=0时刻a车与b车在同一位置,t2时刻a车在b车前方,由图可知()A. a车与b车一定相遇一次B. 在t2时刻b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 t1到t2时间内两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D. 在0t3时间内,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答案】C【解析】A.t=0时刻a车与b车在同一

2、位置,t2时刻a车在b车前方,而t2时刻两车速度相等,之后a车的速度比b车的大,所以两车不可能相遇,故A错误;B. 由图可知,b车的速度一直沿正方向,说明b车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CD.t=0时刻a车与b车在同一位置,在0t1时间内,a车的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两者间距增大.t1到t2时间内,a车的速度小于b车的速度,两车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t2时刻之后a车的速度比b车的大,两车间距不断增大,所以不能确定何时两车间距最远,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分析两车何时相遇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明确v-t图象的性质,能根据坐标明确速度的变化,

3、从而确定二者间距离的变化情况2.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6种光子均比巴耳末系中所有光的频率高B. 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C. 若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D. 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eV的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A、6中光子中,从n=4跃迁到n=2和从n=3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属于

4、巴尔末系,另外四种光子的有些频率低,有些频率高;故A错误.B、6种光子中,从n=4跃迁到n=3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小,波长最长;故B错误.C、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量为13.6-3.4=10.2eV,若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能量3.4-1.51=1.89eV10.2eV,不一定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D、n=4能级的氢原子具有的能量为-0.85eV,故要使其发生电离能量变为0,至少需要0.85eV的能量;故D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

5、.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可能正确的是A. 绳张力减小,斜面对b的支持力不变B. 绳的张力增加,斜面对b的支持力减小C. 绳的张力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不变D. 绳的张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在光滑段运动时,物块a及物块b均处于平衡状态,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对b受力分析,如图,受重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cos-FNsin=0 ;Fsin+FNcos-mg=0 ;由两式解得:F=mgsin,FN=mgcos;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减速滑行,系

6、统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此时有两种可能;物块a、b仍相对静止,竖直方向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Fsin+FNcos-mg=0 ;FNsin-Fcos=ma ;由两式解得:F=mgsin-macos,FN=mgcos+masin;即绳的张力F将减小,而a对b的支持力变大;再对a、b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故地面对a支持力不变.物块b相对于a向上滑动,绳的张力显然减小为零,物体具有向上的分加速度,是超重,支持力的竖直分力大于重力,因此a对b的支持力增大,斜面体和滑块整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也是超重,故地面对a的支持力也增大.综合上述讨论,

7、结论应该为:绳子拉力一定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可能增加或不变;a对b的支持力一定增加;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深入学习了静电场中关于电势的知识:若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在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的电场中,与点电荷相距r处的电势为,如果某点处在多个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中,则电势为每一个点电荷在该点所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如图所示,AB是均匀带电的细棒,所带电荷量为+QC为AB棒附近的一点,CB垂直于AB若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AB棒上的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中,C点的电势为0,0可以等效成AB棒上某点P处、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在C点的电势该小组的同学将AB棒均分成两段,

8、利用对称性,求得AC连线中点D处的电势为A. 20B. 0C. 0D. 0【答案】A【解析】【详解】设0等效成AB棒上的电荷集中于AB中点P处,E是AP的中点,由几何知识知:;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在C点的电势为0,将AB棒均分成两段,并看成两个点电荷,每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为,由可知,每个电荷量为的点电荷在D点产生电势为0,则两个点电荷在AC连线中点D处的电势为20,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如图所示,水平面O点左侧光滑,O点右侧粗糙且足够长,有10个质量均为m完全相同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杆相连,相邻小滑块间的距离为L,滑块1恰好位于O点,滑块2、3依次沿直线水平向

9、左排开,现将水平恒力F作用于滑块1,经观察发现,在第3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后到第4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前这一过程中,小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粗糙地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B. 匀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C. 第一个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后,第二个滑块进入前各段轻杆的弹力大小相等D. 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10个滑块全部可以进入粗糙地带【答案】B【解析】【详解】A、对整体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F=3mg,解得,故A错误.B、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故B正确.C、第一个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后,整体仍然做加速运动,各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隔离分析,由于选择的研究对象质量不同,根

10、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杆子的弹力大小不等,故C错误.D、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于第4个滑块进入粗糙地带,整体将做减速运动,设第n块能进入粗焅地带,由动能定理:,解得:n=7,所以10个滑块不能全部进入粗糙地带,故D错误。故选B.6.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1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2=200匝,将原线圈接的交流电压上,副线圈上电阻R和理想交流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现在AB两点间接入不同的电子元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A、B两点间接入理想二极管,电压表读数为20VB. 在A、B两点间串联一只电阻R,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0.2Wb/sC. 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容器,保

11、持原线圈电压最大值不变而提高交流电频率,电压表读数减小D. 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感线圈,保持原线圈电压最大值不变而提高交流电频率,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减小【答案】AD【解析】【详解】A、输入电压为200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输出电压为40V,在A、B两点间接入理想二极管,会过滤负半周电流,设电压表读数为U,则根据有效值定义,解得电压表读数,故A正确;B、在A、B两点间串联一只电阻R,输入电压最大值为,故平均每匝电压为,故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故B错误;C、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容器,只提高交流电频率,电容器容抗减小,故R分得的电压增大,电压表读数增加,故C错误;D、在A、B两点间接入一

12、电感线圈,只提高交流电频率,感抗增加,故R分得的电压减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将缓慢减小,故D正确;故选AD.7.已知某卫星在赤道上空轨道半径为r1的圆形轨道上绕地运行的周期为T,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每三天恰好五次看到卫星掠过其正上方假设某时刻,该卫星如图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近地点B到地心距离为r2设卫星由A到B运动的时间为t,地球自转周期为T0,不计空气阻力则A. B. C. 卫星在图中椭圆轨道由A到B时,机械能不变D. 卫星由图中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答案】BC【解析】【详解】A、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每三天恰好五次看到卫星掠过其正上方,则知三天内卫

13、星转了8圈,则3T0=8T,解得;故A错误.B、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解得;故B正确.C、卫星在图中椭圆轨道由A到B时,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D、卫星由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减速,则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BC.8.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方向上有四条间距相等的水平虚线L1、L2、L3、L4,在L1L2之间、L3L4之间存在匀强磁场,大小均为1T,方向垂直于虚线所在平面现有一矩形线圈abcd,宽度cd= 0.5m,质量为0.1kg,电阻为2,将其从静止释放,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0时刻cd边与L1重合,t1时刻cd边与L2重合,t2时刻ab边与L3重合,t3时刻a

14、b边与L4重合,已知t1t2的时间间隔为0.6s,整个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处于竖直方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A. 线圈的长度ad=1mB. 线圈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8m/sC. 在0t1时间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为0.25CD. 0t3时间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1.8J【答案】BCD【解析】【详解】B、根据平衡有:mg=BIL,而,联立两式解得:;故B正确;A、t1t2的时间间隔内线圈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知ab边刚进上边的磁场时,cd边也刚进下边的磁场。设磁场的宽度为d,则线圈的长度L=2d;线圈下降的位移为:x=L+d=3d,则有:,将v=8m/s,t=0.6s,代入解得:d=1m

15、,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2d=2m;故A错误;C、在0t1时间内,cd边从L1运动到L2,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为:;故C正确.D、0t3时间内,根据能量守恒得:;故D正确.故选BCD.第II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个光滑的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个点P、Q,并测出P、Q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P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Q处的时间t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 _;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_. 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