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中国道路自信调查报告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9735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的中国道路自信调查报告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的中国道路自信调查报告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的中国道路自信调查报告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的中国道路自信调查报告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的中国道路自信调查报告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的中国道路自信调查报告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的中国道路自信调查报告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四个自信”的认识与思考问调查二、当代大学生大学生“四个自信”的认识与思考问的状况本次调查从当代大学生对大学生“四个自信”的认识与思考问两个方面展开:(一) 当代大学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对大学生“四个自信”的认识与思考问程度对大学生“四个自信”的认识与思考问程度的调查显示,73.6%的大学生选择了“了解程度不深、浅层面”;有8.5%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了解只是听说过”;只有16.8%的大学生对大学生“四个自信”的认识与思考问“了解的比较到位”, 明确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含义和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不了解我国的“四个自信”,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听说过,只知道浅层面的知

2、识,并不知道“四个自信”的具体内涵及相关内容。调查发现,16.8%的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了解的比较到位。可以看出,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虽对了解的比较到位了解不多,但是也有9.8%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感觉,。(二)当代大学生关于大学生“四个自信”的认识与思考问1.对大学生“四个自信”的了解程度在开始调查之前,根据访谈内容确定问卷内容时,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内涵不甚了解。“四个自信”的实质是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自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只有16%的大学生非常了解“四个自信”的内涵,有19.6%的大学生“了解较多”,而有48.1%的大学生选择了“了解一点”,另外还有13.7%的大学生选择

3、了“不了解”,竟然还有2.6%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常不了解”。 尽管当代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大学校园中,受到各种渠道和媒介影响,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听到或了解“四个自信”,但是调查显示,只有21.7%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常自信”,有38.2%的大学生选择了对“四个自信”“比较自信”,有33.3%的大学生选择了“有自信”,而有5.2%的大学生选择了“不自信”,竟有1.6%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常不自信”。这些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大学生“四个自信”的认识与思考问程度处于不够自信的状态。2.对大学生“四个自信”的突出表现在理性爱国上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突出表现”的调查中,有11.4%的大学生选择了“自身

4、幸福”,有40.6%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突出表现在“理性爱国”上,有34.6%的大学生选择了“国家发展”,另有13.4%的大学生认为突出表现为“民族进步”。这种结果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了解程度呈正相关。正是由于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内涵与“道路自信”程度呈正相关性,因而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突出表现有所误解或不了解。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识处在不够自信的程度,大学生“四个自信”的认识与思考问内涵的认识上处在了解的表层。假如自信是一条线段,当代大学生的“四个自信”状态,不是处在单纯的“信”这一端点,也不是处在单纯的“不信”

5、这一端点,而是处在“信”与“不信”这两个端点之间的一个点,即“不够自信”的状态。造成他们对大学生“四个自信”的认识“不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宏观的政策制度因素、中观的社会校园环境因素及微观的当代大学生自身因素三个方面。(一)宏观制度政策层面作为大学生,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他们的未来、选择具有根本性的规定作用,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阶段我国对 “四个自信”的相关政策不明确,也没有系统的倡导与宣传有关 “四个自信”的政策。根据调查分析,有14.2%的大学生认为对“四个自信”是因为国家的宣传力度不大。这是他们对“四个自信”“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尽

6、管“四个自信”早已开辟出来,但明确提出来不过刚刚几年的事情,而提出“四个自信”的时间更短,是在七一首次明确提出来。其研究范围不够宽泛,研究内容也相对单一,对“四个自信”的内涵缺乏进一步的提炼,对“四个自信”的状态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对我们中国人不是“自信”,也不是“不自信”,而是“不够自信”的根源缺乏系统的挖掘,而对坚定和增强“四个自信”的思路与方式也鲜有提及。因而,对部分大学生来说,对于“四个自信”还是比较陌生的。(二)中观因素1、学校环境对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校园里的大学生来说,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校环境作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最重要的地方,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会让大学生了解一些比

7、较重要的事件。通过调查得知,有22%的大学生认为对“四个自信”“不够自信”是因为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大;而大学生了解“四个自信”的渠道的选择中,选择“老师”和“同学朋友”的分别为16.2%和7.2%。可见,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是蛮有影响的。2、社会环境众所周知,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人的生活。调查发现,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书籍杂志、报纸来了解“四个自信”的有71.1%的大学生。也有45%的大学生认为因为对社会不自信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自信。所以,我们也可以得出,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对“四个自信”“不够自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8、三)微观个人因素作为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影响自己对“四个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不高,不在意相关内容,导致自身对“四个自信”的缺乏足够而清醒的认识。调查发现,有60.5%的大学生认为是因为自己个人不关心、不了解而对“四个自信”缺乏认识与思考。其次是自我教育能力不足,自我完善能力不够,自身素质不高。四、增强当代大学生“道路自信”的对策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的建设者,当代大学生的“四个自信”程度不仅关系着自己顺利的发展,也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一)国家重视并完善相应的制度与政策对“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调查中发现,2

9、3.5%的大学生认为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选择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因而不断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关政策和制度,不仅是增强“四个自信”的关键一环,也越来越成为共识。(二)改善加强社会与高校的环境通过增加宣传“四个自信”的渠道,加大对“四个自信”的宣传力度。据调查,大学生认为通过社会层面来增加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的占10.9%。不仅在学术上,加大出版有关“四个自信”的书籍;而且在媒体传播上,充分利用名人演讲、报纸等传播工具和形式,适时地广泛地宣传“道路自信”。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四个自信”,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这一教育平台,激发大学生对“

10、四个自信”的崇敬之情,并增强其自信程度。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关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了解现时的政策和方针,加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总之,通过社会和高校营造的良好的氛围,引导大学生关注“四个自信”,不断提升大学生对“四个自信”认识程度。(三)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激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很重要,因为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拥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首先要在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把握“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要经常参加一些与“四个自信”有关的实践与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教育,实现人生价值,在对自己自信、对社会自信、对民族自信的不断提升中,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的认识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