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科级领导干部选拔 面试 题目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9618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科级领导干部选拔 面试 题目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副科级领导干部选拔 面试 题目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副科级领导干部选拔 面试 题目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副科级领导干部选拔 面试 题目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副科级领导干部选拔 面试 题目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副科级领导干部选拔 面试 题目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科级领导干部选拔 面试 题目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干部选拔面试题目你认为你竞聘有什么优势与劣势?假如你被选拔上了将如何开展工作?参考答案:1、阐述该职位工作的内容、性质与特点。2、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优势与劣势。3、前瞻性地阐述工作的目标与计划。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搞好同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倘若关系不和,那么必将影响工作。导致同事之间关系不够融洽的原因很多,其中言行细节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你认为哪些言行细节会影响同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出题思路:通过回答问题,测试应试者协调同事间关系,处理言行细节的能力。测评要素:沟通与协调能力参考答案:1、列出三件以上可能会影响同事关系的细节问题。2、提出相应解决的办法。 有人提

2、出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单位在选用管理人员时,如果他(她)在任职期间的一年内不犯合理性错误应该将其辞退”。请你对这种选人、用人观作出评价。出题思路:领导必须正确认识“错误”与“进步”的辩证关系,宁愿使用创造型、开拓型人才,也不愿意使用胆小、怕事、四平八稳的人。测评要素:领导的思维能力与决策能力以及人才观。参考答案:(1)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2)勇于开拓,敢于冒风险,就很难不犯错误,反之,不思开拓,四平八稳,安于现状,就不易犯错误。(3)根据当今社会经济的特点,不冒风险,四平八稳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曹操有一用人观点:“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才、能干,不仁不孝并不要紧。”请你对曹操这

3、一用人观加以评价。出题思路:通过对这一观点的评价,从而测度应试者的人才观与用人观。测评要素:领导的人才观。参考答案:1、曹操强调选人、用人时,才重于德。2、现实中的选人、用人应注重德才兼备,有德无才是庸人,有才无德是小人,两者均不可用。俗话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群众对那些会哭、善闹、凡事总想占便宜的人的一种形象比喻。你如果在给属下分配任务时遇到强调困难、挑肥捡瘦、讨价还价情况时将如何处理?出题思路: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测试应试者在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时能否公正、合理并协调好一些矛盾问题。测评要素:领导的公平观与协调能力。参考答案:1、对爱“哭闹”者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2、对于不合理的讨价

4、还价者不给好处,对于积极工作,勇挑重担者给予奖励。有人用“引进女婿气走儿”、“外来和尚好念经”,表达对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和看法。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出题思路:领导应该具有既要挖掘原有人才的潜力,又要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同时在待遇方面要注意平衡性,不要顾此失彼。测评要素:领导的协调统筹能力。参考答案:1、引进人才有利于人才流动。2、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设法留住已有人才。3、在发挥引进人才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与挖掘原有人才的作用。有一次,汉武帝在巡视后宫时,发现一名年长颇有才华的小官颜驷,便问及为何未获提升。颜驷回答:“文帝好文臣爱武,景帝好老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三代老臣,老于郎署。”请你

5、对这一史实进行剖析,并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出题思路:通过对该故事的分析,测试应试者的用人观。测评要素:领导的用人观。参考答案:1、选人要避免主观随意性。2、用人不要错过人才最佳使用期。 3、领导要善于发现人才,不能埋没人才。 古代有一位名将,此人曾言:“军中无不可用之人,包括残疾人在内,让耳聋者当贴身勤务兵,叫哑巴去送机密情报,派盲人潜伏在前沿阵地听取敌方的动静,用有脚疾的人去保护炮台。”请你对这一用人观作出评价。出题思路:通过回答,测出应试者的用人之道、统筹与协调能力。测评要素:领导的“人才”观。参考答案:1、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导在选人、用人时不能求全责备,而要扬其之长,避其之短。

6、2、领导在分配工作时要明确职责,做好统一协调工作,以便达到组织目标。你对在特定情况下,为了留住某个确有特殊专长的专家而为此专门设置一个新职或“虚职”的做法有何看法。出题思路:通过对该问题的回答,测试应试者对特事特办的“例外管理”原则的理解与运用。测评要素:领导素质与方法。参考答案: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是领导者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不能凡事一概而论。2、必要时设置一个“虚职”可能是合理的,这与因人设事是有区别的。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意思是听到了是不是马上行动?孔子答道:“有父亲、哥哥在怎么能不请示他们就贸然行事呢?”过了几天,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有向孔子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孔

7、子答曰:“听到了当然要马上行动”。这两次谈话孔子的学生公西华都听到了,他感到纳闷。孔子解释说:“冉有办事畏缩犹豫,所以我应该鼓励他办事果断些,而子路性子急躁,所以我得约束他。”请你谈谈如何把孔子的这一做法运用到你的工作中去。出题思路:通过回答问题,测试应试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与正确决策的能力。测评要素:领导的思维方法。参考答案:1、同一个问题孔子作了不同的回答,说明对人的培养决不能用一个模式,统一施教。2、在员工培养中也必须贯彻此原则,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特点的员工应该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你对“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观点持何看法?出题思路: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反映出测评对象通过如何合理安

8、排员工的工作,并给予相应的待遇,使员工能够感到自己有事业的追求和合理的待遇,从而为此努力地工作。测评要素:领导的用人态度与人才的价值观。参考答案:1、一个单位的领导为了留住人才,必须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充分发挥他的专长。2、对于人才所付出的劳动应该给予他们相应、合理的待遇,以其表示对他们价值的承认。在茫茫的大海中航行的一艘船突然快要下沉,船长让大副通知旅客赶快穿起救生衣准备跳海,但没有一个旅客愿意跳下去。船长急了,急忙赶到客舱对意大利旅客说,此时跳海求生是基督所希望的;对法国旅客说,穿上救生衣跳海很潇洒;对英国旅客说,跳海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对德国旅客说,此时跳海是革命行动;最后对美国旅客说,

9、放心跳吧,买了我的船票都是买了保险的。听了船长的话,所有的旅客一个个都跳了下去。这则故事,能为你的工作带来何种启发?出题思路:通过回答问题,测试应试者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测评要素:领导素质。参考答案:1、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2、智慧是领导干部有效工作的法宝。3、领导干部应善于分类指导工作。 有人做过测试,人的双眼的视敏度不是两个单只眼睛视敏度的2倍,而是6-8倍。从这个试验中,你得到何种启发?出题思路:领导人应有全局观念,发挥组织的整体功能。主测要素:全局观念、人才观。参考答案:1、从这个试验说明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这种功能的基本前提是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必须实现优化组

10、合。2、一个单位也是一个系统,这就要求用人时要知人善任,量才使用,把不同气质、性格、能力的人用在相应的位置上,发挥整体效能的作用。在某一海滨城市,每当渔船返回港湾时,鱼贩子们都挤上来买鱼。可是渔民们捕来的沙丁鱼已经死了,只能低价处理。然而,只有一位渔民捕来的沙丁鱼还是活蹦乱跳的。原因是,这位渔民的鱼槽里有一条活泼的鲶鱼到处乱窜,使沙丁鱼们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因而它们才存活下来。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你从“鲶鱼效应”中得到什么启示?出题思路:通过回答问题,测试应试者是否懂得,只有当系统中存在适当的压力与竞争机制,才能促进事物的进化与发展这一哲理。测评要素:领导的辩证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参考答

11、案:一个群体内部如果失去了竞争机制,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在一个工作的群体中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只有这样,这个群体才能兴旺。里根下令攻打格林纳达岛,下完命令就去睡觉,怎么打,派多少人去打,一概不问。请你结合实际,评价里根的这种工作方法。出题思路:通过对这种工作方法的评价使领导者认识到借助于下属的力量来完成任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主测要素: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参考答案:1、首先对里根的工作方法作出评价。2、领导的工作千头万绪,光凭领导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可能事事过问。因此,领导不需事必躬亲,而必须通过必要的分工来完成任务。3、领导者进行分工时必须依据部门职能及人员特征、明确各部门、各位人员职

12、责、做到人事相宜。有一位优秀的骑士在赛马时尽量放松僵绳,他说这样做会让马并未感到我在操纵它,只有在关键时刻它才感觉到我在操纵它。你从这一故事中得到何种启迪?出题思路:通过对这一故事的剖析来测试应试者辩证思维的能力。测评要素:领导的辩证思维能力与领导艺术。参考答案:1、管理中“宽”与“严”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协调共同服务于目标的实现。2、平时给予下属充分自由,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但在关键时刻则应发挥领导的统筹安排,宏观调控的作用。一只十分精致名贵的杯子被儿子打碎了,一个人可能大发脾气,指责他的错误;若被长辈打碎了,你就不能大发脾气,至多惋惜叹气;若同一个杯子是被爱人打碎的,你可能粗声粗气表示

13、不满。请结合领导科学的原理,谈谈为什么同是杯子被打碎这件事却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呢?出题思路:领导者在不同场景,不同对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能否正确扮演各种角色对领导工作至关重要。主测要素:沟通协调能力。参考答案:1、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扮演着不同角色,领导活动也一样,领导者要善于把角色调整好,转变好,否则无法沟通,无法协调人际关系。2、在领导工作中,面对上级,他是一个执行者,面对下级他是一个指挥者,面对同级是共事者,面对不同对象,要扮演好不同角色。三国时代蜀国的一位主薄,他以治家喻治国,提出必须分工明确,各守其职,壮汉耕稼,妇人炊煮,方才家宅兴旺,并且他对诸葛亮事无巨细必躬的做法提出批评。请结合实

14、际。谈谈你对这位主薄治家、治国思想的看法。出题思路:通过回答问题,测试应试者的否懂得分工与协作,是有效管理一个组织的重要方法。测评要素:领导素质。参考答案:1、领导者不应事必躬亲,而应通过适当分工与协作来实现组织目标。 2、组织分工必须依据个人特点,做到人与事的合理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组织高效率运作。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对此,你是如何理解和评价?出题思路:通过对上述两句古文的理解与评价,测试应试者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德才观。测评要素:领导素质。参考答案:1、身教重于言教,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才能得到下属的敬重,才能树立自己的权威。2、领导干部的权

15、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处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能把职权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人的知识水平就好象一个三角形的底边,控制能力与协调能力就如同三角形的两条腰,政治素质好似三角形的顶点。请你用“三角形原理”解释“人才理论”。测评要素:领导的人才观。出题思路:通过对这一形象比喻的解释,测试应试者是否理解人才的概念以及知识和能力等要素对于人才的作用。参考答案: 1、只有知识而没有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人是书呆子。2、只有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而没有知识的人是不学无术的混子。3、没有政治素质的人是恶劣分子。4、一个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才”,是因为他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与协调能力以及很高的政治素质。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诸葛亮,已成为我国历史上求贤的范例。请你谈谈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诸葛亮一例的简明道理。出题思路:通过应试者对该问题的回答,测试其对识贤、求贤、用贤的态度。测评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