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9547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资料(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 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学院名称: 经济贸易 年级专业: 经济学F1001 学生姓名: 吴梅莲 学 号: 201046910128 指导教师: 戴晓鹂 教师职称: 副教授 2014年 5 月 22 日摘 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党的十八,再一次把解决“三农”的问题作为我国全党工作的重心,因为它不仅仅关系到农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而且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的问题,更加关系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点。基于这样的

2、研究背景,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以西方经济学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为依据,解释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历程进行了回顾同时,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刘易斯拐点下的新变化,进一步根据我国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力文化水平和刘易斯拐点等,总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制度性制约因素和非制度性制约因素,文章最后依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制度方面和非制度方面的解决措施。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土地制度;刘易斯拐点Title The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3、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transfering of rural surplus labor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reasing peasants income ,and also the core of the 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 In the 18th Party , it also putting forward to settle the 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 as our gra

4、vity, cause it is not only relating to agricultural of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process, but also directly relating to farmers increasing of problem. So the settlement of 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 is still the focus of our nation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such researching backgr

5、ound, the article firstly defines the related conception, then explaines the production of rural labor according to ,the western economics Descending Marginal Returns Law. Meanwhile,the article recalls the cause of rural labor transfering, and then analysis the rural labor transfer system by using t

6、he Lewis Turning points, according to our land system 、household system、labour literacy and Lewis Turning points. Then summarizing the non-institu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couse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ransfer,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re also put forward.Key wo

7、rds Rural Labor;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Law;Land System;Lewis Turning Point 目 次1 前言11.1选题背景11.2选题意义11.3相关文献综述22 基本概念的界定22.1 劳动力的界定22.2农村劳动力的界定32.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32.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界定33 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基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3.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3.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劳动力剩余的解释4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新变化54.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54.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9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

8、约因素和新问题135.1制度制性制约因素135.2非制度性制约因素145.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新问题基于“刘易斯拐点”156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契机166.1深化制度改革166.2消除非制度性因素制约176.3抓住“刘易斯拐点”带来的发展契机17结 论19致 谢20参 考 文 献21附录123附录224IV1 前言1.1选题背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显示,我国截止到2013年,总人数大约是 136072万人,农村大约人数是62961 万人,农村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大约为46%,显然全国有将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是传统农业大国的典型性表现。据土地管理局调查显示,我国的可用耕

9、地面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呈现出递减的现实。所以,农民要想增收,国民产值要想提高,就必须先解决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而且放到解决三农的首要任务上来。随着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看到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了消极影响,一方面对输出地,土地撂荒现象、孤独老人和留守儿童增多、农村经济发展下降等,另一方面对输入地,如就业、住房、交通、治安等,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承认转移的成就,一方面要解决连带的问题和压力,因此,不论是出于对剩余劳动力,还是对城镇建设,都迫切需要分析出生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此外,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现象,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各界

10、的关注,有些学者已经证实我国已经提前进入刘易斯拐点,那么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势必预示着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也预示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时期也到来了。因此面对新的时期,结合现实情况,更应该重新审视劳动力转移过程,发现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对问题的出现我们该对已有的策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1.2选题意义随着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而且也为城镇化的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保证城市建设的稳步前进,逐步实现了农民增收的愿望,所以,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同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1、,因为不同时期,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保证转移过程稳步的前进。但是,时代变了,劳动力供需也变了,所以,即使前人已经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了成熟的理论,我们依然有必要对转移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背景变了,研究的内容不敢说一定会变,但是肯定有其研究的意义跟价值。况且,现在国家又出现了大范围的用工荒现象,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招工难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分析劳动力转移到底怎么了,是否真如学者们说的,劳动力已经短缺的地步了。而且,在对这个被很多人研究烂了、研究透了问题上,跟要研究出自己的新的东西,但不是说,我们就对前人的理论进行完全的否定,这是不对的,是我们要在前人已有的理论基

12、础之上,提炼出我们所用的,为己所用,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得道理。意义也就在于,发现新的理论,为我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1.3相关文献综述我国学者从20世纪末即开始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主要研究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等问题,剩余劳动力产生与人口政策和土地政策等相关,同时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国家制度、劳动力年龄和劳动力文化水平等相关。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剩余劳动力问题研究的方向大致相同,主要是从人口、制度、转移模式、转移地区、从事产业或行业等方面进行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文章研究的重点,但是研究前提应该是,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详细阐述,进

13、而发现解决问题。首先,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其中转移地区和方式上,詹耀祖(2012)认为劳动力转移出现跨省就业趋势,赵淑华(2012)认为农村非农就业比重上升,转移到城镇的比例增大;在转移行业分析上,詹耀祖提到的就业结构呈现多元化理论,还有赵淑华认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转移结构的趋势也呈现多样化;在转移劳动力从事工作产业、文化程度等方面,黄敏(2013)认为主要从事工作产业是制造业,文化程度上主要集中在初中。其次,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周毅博(2013)认为制约着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的因素有,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缺失以及文化素质偏低等。最后,关于刘易斯拐

14、点和对策上,刘超杰(2012)认为不断加剧的“用工荒”反映了“刘易斯拐点”已向我国进发,并提出拐点下我国应该采取的用工策略。2 基本概念的界定2.1 劳动力的界定劳动力即就业者,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其中经济学含义是蕴含在人体内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实际统计时受年龄限制,我国规定,劳动年龄下限16岁,年龄上限女性55岁、男性60岁。2.2农村劳动力的界定农村劳动力的含义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相对于城镇劳动力而言的,地理含义;一种是户籍含义,也是本文所指的含义,指劳动力的户籍在农村,具体指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其他产业生产的劳动力,但不包括身体原因不能劳动的人,以及服役人员学生何景熙,不充分就业:中国农

15、村劳动力剩余的核心与实质,调研世界,2000年第9期。2.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剩余劳动力相对,指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供给超过了需求,从而使部分农村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具体表现为农业产出边际报酬为零或为负的那部分劳动力,即使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也不会影响农业的总产出李瑞芬,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2.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界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主要有三层:第一,职业方面,由原来的从事第一产业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第二,居住地区方面,由农村地区转移到城市地区;第三,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方面,变得越来越优质文明。其中,第一层含义是文中主要涉及的。3 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基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农村劳动力多,技术落后,为了增加产量就用劳动力来代替技术投入,但是长此以往会导致一些农业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下文主要结合农村地区的现况“人多地少”,利用产出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理论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