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招教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 六: 课程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8399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山东招教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 六: 课程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山东招教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 六: 课程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山东招教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 六: 课程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山东招教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 六: 课程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山东招教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 六: 课程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山东招教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 六: 课程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山东招教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 六: 课程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2014年山东招教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六:课程一、课程概述(一)课程一般概念在西方,课程”即跑马道’,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意义上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1、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

2、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常年编制的和学周的安排。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教科书。(二)课程的分类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关于课程的类型有以下5种分类:1、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基础型课程的要求最基本,适应范围大,并可以作为生长点,在此基础上拓展。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基础型课程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拓展型课程注重

3、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比起基础型课程来有较大的灵活性。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4、育的决定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是一级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的编制往往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实施中央一外围”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达到统一、共同的质量。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二级课程的编订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校不经批准无权变动。课程编订的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级课程的内容或编订本地区需要的教材。它既可以安排学科类课程,也可以安排各种活动;既可以安排必修课,

5、也可以开设选修课。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4、从教育阶段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的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

6、素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二、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1、教育目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从国家或整个社会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只能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可能是具体的。2、培养目标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所以,教育目

7、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要求;培养目标则是某级或某类学校的具体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即培养目标要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的。而教育目的又只有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因此,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3、课程目标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制:第一,时限性,即它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联系;第二,具体性,即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第三,预测性,即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的,不是实际的结果;第四,操作性,即是明确的,可以付诸实现。4、教学目标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它具有这样几个特征: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二)课程目标的依据1、对学生的研究(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2)了解学生个体需要;(3)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2、对社会的研究3、对学科的研究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