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数据库 基础 知识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8385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数据库 基础 知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01数据库 基础 知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01数据库 基础 知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01数据库 基础 知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01数据库 基础 知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数据库 基础 知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数据库 基础 知识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数据库基础知识 1.1.1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一数据与数据处理 数据: 是指存储在某种介质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 数据处理: 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从数据处理的角度而言,信息是一种被加工成特定形式的数据,这种数据形式对于数据接受者来说是有意义的。 二计算机数据管理 计算机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计算机数据管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1人工管理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外部存储器只有纸带、卡片、磁带,无像磁盘这样的可以随机访问、直接存取的外部存储设备。软件的状况是没有操作系统,没有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由计算或处理它的程序

2、自行携带。数据管理任务,包括存储结构、存储方法、输入/输出方式等完全由程序设计者负责。 特点: 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一组数据对应一组程序。 数据不能长期保存。 一个程序中的数据无法被其他程序使用。 程序之间存在大量重复数据,数据冗余大。 2文件系统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而且还用于大量的数据处理。直接存储设备,高级语言,操作系统。 程序和数据有一定的独立性,数据文件可以长期保存。 数据和程序相互依赖。数据文件是为满足特定的业务,或某部门的专门需要而设计,服务于某一特定的应用程序。 同一数据项可能重复出现在多个文件中,数据冗余度大。 数据容易造成不一致。

3、 3数据库系统 20世纪60年代后期。计算机用于管理的规模更加庞大,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共享数据集合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标志:1968年IBM的IMS是一个层次模型数据库。1969年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公布的DBTG报告,对研制开发网状数据库系统起到了推动作用。自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理论基础。 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目的: 有效地管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资源,包括:提高数据的共享性,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减少数据冗余,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从而减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代价。 4分布式数据库 20世纪70年代以后,网

4、络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库提供了分布式的运行环境,从主机终端结构发展到C/S(客户/服务器)系统结构。 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分为紧密结合与松散结合两大类。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又分为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数据结构和物理上分布、逻辑上分布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两种。 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数据结构是逻辑上统一、地域上分布的数据集合,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各个节点局部数据库的逻辑集合,同时受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统一控制和管理。 物理上分布、逻辑上分布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是把多个集中式数据库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各个节点上计算机可以利用网络通信功能访问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库资源。 5面向对象数据库系

5、统 面向对象数据库吸收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采用面向对象的观点来描述现实世界实体(对象)的逻辑组织、对象之间的限制和联系等。克服了传统数据库的局限性,能够自然地存储复杂的数据对象以及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数据库管理效率、降低了用户使用的复杂性。1.1.2数据库系统 一有关数据库的概念 1数据(Data)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数据库(DataBase) 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只是面向某项特定的应用,而是面向多种应用,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

6、3数据库应用系统 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软件系统。如: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数据和操纵数据库,并能报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5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DBS) 指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能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手段。有5部分: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相关软件

7、、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Administrator,DBA)和用户。 二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实现数据共享,减少冗余 2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3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4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 支持用户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主要目标是使数据成为方便用户使用的资源,易于为各种用户所共享,并增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功能主要包括: 1数据定义 定义数据库的结构。 2.数据操纵 更新(插入、修改、删除)和检索。 3.数据库运行管理对数据库进行并发控制、安全性检查、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检查和执行及数据库的内部维护(索引、数据字典的自动维护)等。 4.数据组

8、织、存储和管理 采用统一的组织方式,并提高效率。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初始数据的输入与数据转存。 数据库的转储与恢复、数据库的重组与重构、性能的监视与分析。 6.数据通信接口 提供与其他软件系统进行通信的功能。 4部分组成: 数据定义语言及翻译处理程序 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或解释)程序 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 实用程序 1.1.3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就是从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是数据管理系统用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方法。 一实体描述 1实体 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成为实体。如:学生、教师、课程。 2实体的属性 描述实体的特性。如学生实体用学号、姓名、性别等属性描述。 3实体集和

9、实体型 属性值的集合表示一个实体,而属性的集合表示一种实体的类型,称为实体型。同类型的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二实体间联系及种类 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如: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同一门课程可以由多名教师讲授。 有三种类型: 1一对一联系 如:人事部门的教师表和财务部门的工资表之间就存在一对一联系。 2一对多联系 如:部门表与教师表之间就存在一对多的联系。 3多对多联系 如:学生表和课程表之间存在多对多的联系。 三数据模型简介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方法。 任何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数据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

10、模型。 1层次模型 用树型结构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典型代表:IBM的IMS。 (1)有且仅有一个节点无双亲,这个节点称为“根节点”。 (2)其他节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 特点:对一对多的层次关系描述非常自然、直观、容易理解,但不能直接表示出多对多的联系。 2网状模型 (1)允许一个以上的节点无双亲。 (2)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典型代表:DBTG系统,也称CODASYL系统。 特点是:能直接表示非树型结构。 3关系数据模型 IBME.F.Codd于1970首次提出。 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 特点是:理论基础完备、模型简单、说明性的查询语言和使用方便。

11、1.2关系数据库 1.2.1关系 数据模型 一关系术语 图1-1学生表 1关系 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在Access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表,具有一个表名。 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一个关系模式对应一个关系的结构。其格式为: 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 在Access中: 表名(字段名1,字段名2,字段名n) 2元组 二维表(关系)中的每一行。对应在表中为记录。 3属性 二维表(关系)中的每一列。对应在表中为字段。 4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如:性别只能取“男”和“女”。 5关键字 唯一地标识一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如:教师表中的编号。在Access中,主关键

12、字和候选关键字就起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作用。 6外部关键字 如果一个表的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这个字段(属性)就称为外关键字。 二关系的特点 1关系必须规范化 是指关系模型中的每一个关系模式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属性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单元,即表中不能再包含表。 2在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名。 3关系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即冗余。 4在一个关系中元组的次序无关紧要。 5在一个关系中列的次序无关紧要。 1.2关系数据库 1.2.2关系运算 一传统的集合运算 1并 两个结构相同的关系的并是由属于这两个关系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2差

13、两个结构相同的关系R和S的差是由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3交 两个结构相同的关系R和S的交是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二专门的关系运算 1选择 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 2投影 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 3联接 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为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成的新的关系中包含满足联接条件的元组。 4自然联接 在联接运算中,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联接操作。去掉重复字段。 1.3数据库设计基础 1.3.1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一设计原则 1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应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的原则 2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3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和基本数据元素 4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联系 二设计步骤 1需求分析 (1)信息需求 (2)处理需求 (3)安全性和完整性需求 2确定需求的表 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的原则,即一个表描述一个实体或实体间的一种联系,并将这些信息分成各种基本实体。 3确定所需字段 (1)每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