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频彩超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48312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高频彩超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探讨高频彩超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探讨高频彩超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探讨高频彩超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探讨高频彩超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讨高频彩超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高频彩超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临床应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讨高频彩超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声像学特点及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和肛瘘24例,并与常规专科检查结果相比较,作声像图描述及术前定位。结果 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和肛瘘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无回声或混和回声区,病灶区域未测及明显血流信号,扫查病灶周缘区可发现瘘管,瘘管的数目及瘘口位置。结论 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用于肛周脓肿和肛瘘的诊断在显示病灶位置、形态、保存图像作对照研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可为肛周脓肿和肛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关键词: 高频彩超;肛周脓肿;肛瘘近年来随着高新电子技术和计算

2、机技术的引入,超声诊断作为影象医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迅猛,特别是彩色多谱勒超声仪的应用和内镜超声(Endoluminal Ulfrasound)经食道直肠阴道等超声的广泛开展,进一步扩大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范围。近年来,我门将高频彩超用于肛周脓肿和肛瘘24例的诊断和治疗参考,现将其超声结果与专科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2372岁。平均岁;病程3 d至10年:术前诊断:肛周脓肿16例,肛瘘8例。术后诊断:肛周脓肿16例,肛旁囊肿感染1例,肛瘘7例。临床检查肛周脓肿患者均有肛周红、肿、热、痛,有的可触及波动,溃破后易形成肛瘘,部分患者

3、有畏寒,发热,乏力,全身关节痛,实验室检查,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增高.常规肛肠科肛门指诊检查和肛门镜检查,部分探针和美蓝染色检查,临床以肛周脓肿或肛瘘申请超声检查。 诊断标准 按照1994年6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肛周脓肿和肛瘘的诊断分类标准和疗效标准。 仪器及检查方法 仪器 使用美国512型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查诊断仪,多用途电子凸阵扇扫探头,频率为58 Mhz,视野范围为120。藕合剂,采用广东工业大学生产的“广工牌”医用超声耦合剂。 方法 检查前患者排空大便,便秘者给予口服轻泻剂或用开塞露排便灌肠。取左侧或右侧卧位,下肢屈髋屈膝。探头加安全套,套

4、内外涂耦合剂。首先使用高频探头,频率为58 Mhz,以肛门为圆心作圆形扫查,显皮下组织层,若发现病灶,确定病灶部位及距皮肤,肛管壁的距离。然后检查者左手前推患者臀部,右手拿凸阵扇扫经阴道或直肠二用腔内端式探头,频率为58 Mhz,视野范围为120探头指向患者脐部,从肛门旋转插人,通过旋转、上下移动超声波探头,以变化扫查角度,观察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各部、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直肠尾骨肌各部及其形态,同时观察病变的解剖部位、形态范围及扩展方向,有无瘘管,瘘管的数目,内口的位置和数量等,拍片或存储记录。同时观察病变周围的血液供应情况。 肛瘘和肛周脓肿的超声波图像特征 肛周脓肿多表现为肛管直肠周围软

5、组织内液性暗区,为圆形、裂隙状或不规则状液性暗区,边界模糊不清,后壁回声稍强。脓肿形成早期:脓肿早期因组织炎症充血严重,尚未化脓,超声图像显示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超声图像显示为不均匀低回声区,范围较小,边界欠清晰,呈低回声,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分界,触痛明显,无压缩性。超声波图像上肛周脓肿的内口表现为内括约肌中的小裂隙状缺损,常见于肛周皮下脓肿。脓肿形成中期:脓肿形成中期组织已经有部分液化,存在小的腔隙,所以超声图像显示边界较清,壁回声较厚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内部为粗细不均的点状回声,并随体位改变而呈漂浮,超声波图像显示为均匀性液性暗区或不均匀液性暗区,范围大小不等,边界清晰,呈混

6、合回声区或无回声区,壁厚而内壁毛糙,内部出现稀疏或密集的光点,间或有斑片状高回声区,与正常组织有明显分界,触痛明显,有波动性。脓肿成熟期因组织腐败化脓,脓腔内大量脓液积蓄,所以超声图像可显示为均匀性液性暗区。通过调整探头的角度和深度及位置可发现与肛门相通的内括约肌中的缺损,该缺损位于肛缘上约23 cm处,即为肛周脓肿的内口所在。常见于肛周坐骨直肠窝脓肿。脓肿形成晚期:超声图像显示多表现为低回声的条索状团块,边缘比较清晰。有时亦呈强回声和低回声混合型团块,边缘及蜂窝状结构同样比较清晰。多因脓肿迁延日久,纤维组织增生,腔壁或管壁形成所致。上述低回声团块或混合型团块通过内括约肌中的缺损与肛门相通,该

7、缺损亦位于齿线部,即肛瘘的内口所在。病变区域未测及明显血流信号病灶与皮肤或黏膜间有一条或数条管状低回声区相连,在开口处可以发现分泌物。 结果 见表1、2。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经肛超声波检查对肛瘘和肛周脓肿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和100,常规专科检查对肛瘘和肛周脓肿的诊断准确率分别约为70和90,经u检验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表1 常规专科检查和经肛B超检查的诊断结果比较表2 常规专科检查和经肛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2 讨 论 肛周脓肿是外科常见疾病,发病率居肛肠疾病的第二位,以往主要依据症状,体征,探针探查,造影及实验室检查做出临床诊断。随着超声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

8、高频探头能较好地显示肛周脓肿的病变范围,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检查方法1。彩色超声检查是运用导管或微型探头直接在患部进行检查,超声图像上能够清晰地分辩肛管直肠各层次结构及显示肛管直肠及周围正常组织和异常病变。肛周脓肿的特点及内口位置的判定。根据肛门括约肌等正常组织和肛周脓肿的超声显象之不同,能够准确判断肛周脓肿的位置,范围,深度,脓肿个数,化脓成熟程度及其与肛管直肠,肛门括约肌之间的关系,为确诊、手术定位、术式及时机的选择、脓腔的彻底引流及正确的处理提供有力的证据。肛瘘好发于中青年,如能在肛隐窝处发现内口,治疗效果较好。经肛超声波检查可以充分了解瘘道走行,分布,主管与支管的关系,内口部

9、位(脓肿原发灶)的情况,精确地了解有无脓腔及其大小。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术式做到切口恰当,淸创彻底,引流通畅。经肛超声波检查其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指诊检查。本组资料显示经肛超声波检查可准确显示病灶形态,并可将图像保存下来,供手术前后对比研究,且经肛超声波检查还能发现指诊不能发现的内口,能较好的把握瘘管的走向及其分支情况,弥补传统指诊与肛门镜检查的不足,另外传统检查方法只能触及肿块的大小,而判断有无脓液和脓腔的大小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而经肛超声波检查可较精确的了解有无脓液及脓腔的大小。有时,肛旁囊肿之所以误诊为肛周脓肿或瘘管,主要是因为囊肿边缘过于接近肛门以至于作直肠指诊时易发现齿线处可疑硬结,而误

10、诊为是内口,尤其是当囊肿内侧壁正好位于齿线高度时,区别内口的硬结还是包块的硬结则比较困难,而经肛超声波检查可较清晰的分辩。特别是肛缘脓肿,一般情况下若等待出现波动才切开,常会延误病情,加剧患者病痛,而经肛超声波检查对于早期没有波动感,无法明确判断脓液是否成熟的患者则可予立即确诊,立即切开引流,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提供保证。Mouaaouy等3采用腔内超声与一般直肠检查比较,腔内超声对肛周脓肿检查的准确率达100%,而直肠指诊仅能发现57%的肛周脓肿和48%的肛瘘。与本组结果的检出率(直肠指诊肛瘘67%,经肛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为100%)相似。 本组资料显示,无论是肛瘘还是肛周脓肿

11、,在超声图像上显示为有与肛门相通的腔道或管道,其相同处表现为内括约肌的缺损,并位于相当于齿线的位置。符合“肛门隐窝腺感染学说”,即肛周脓肿和肛瘘多是由于来自于肛门隐窝腺的感染,肛腺被感染后导致肛门腺脓肿,进一步发展成肛周脓肿,脓肿自然溃破或经手术切开排脓后形成肛瘘。超声波检查显示,肛瘘和肛周脓肿均可在内括约肌的外侧发现一较大的腔隙,即原发脓肿的所在部位。肛周脓肿和肛瘘虽同为肛周感染,但由于病期和发展阶段不同,而在超声波上表现有明显差异。肛周脓肿主要表现为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液性暗区,为圆形、裂隙状或不规则状液性暗区,边界模糊不清,后壁回声稍强。肛瘘因病程迁延日久,腔壁或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密度较

12、高,边界较为清晰,多表现为低回声或强回声和低回声的混合型包块。超声图像可显示为低回声的条索状团块,边缘比较清晰。有时亦呈强回声和低回声混合型团块,边缘及蜂窝状结构同样比较清晰上述低回声团块或混合型团块通过内括约肌中的缺损与肛门相通,该缺损亦位于齿线部,即肛瘘的内口所在。本组资料显示,经超声波检查既可以判断肛周脓肿的不同阶段,又可显示病灶位置,与普通专科检查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肛周感染性疾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并可以图像保存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研究,提供客观依据,高频彩超检查诊断肛周脓肿和肛瘘具有明显的优点和广泛应用的前景。【参考文献】1 张青萍,李泉水.现代超声显像鉴别诊断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2 杨光,赵跃华,汤良庚,等.直肠腔内超声法在高位肛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肛肠病杂志,20XX,22:35.3 Mouaouy M Becker HD .Endoslopic Sonography of the anorectum in inflammatony rectal diseasasJ.Z Gastroenterol,1992,30:4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