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曲如晓 第九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7632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曲如晓 第九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曲如晓 第九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曲如晓 第九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曲如晓 第九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曲如晓 第九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曲如晓 第九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曲如晓 第九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教学内容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的理论溯源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四、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互动关系的实践分析 五、中国对外投资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六、中国外贸外资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 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概况 (一)国际直接投资(FDI)增长先扬后抑 20 世纪 90 年代是 FDI 增长最为活跃的时 期 ,2001 年以后 FDI 流动明显降温。 (二)跨国购并是 FDI 流动的主导方式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其交易额 急 剧增长,

2、在世界 FDI 流出和流入总额中的比例迅速上升。 近年随着国际 FDI 的下降,跨国并购也随之大幅减少。但是从跨国并购所占比 重 来看,并未改其在 FDI 中占有的主导地位。 (三)FDI 流动多数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从 70 年代以来,世界 FDI 的地理格局日趋“三极化”,即无论其流出和流入 都主 要在美、欧、日三者之间进行。按照 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三极”合 计 流出额占世界的 82%,流入额占世界的 71%。 (四)FDI 流动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90 年代中期以前的跨国投资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 潮 的发展,各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开放

3、度越来越大,服务贸易领域的跨国投资越来越 多,已占到投资总额的 50%以上。 二、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的理论溯源 (一)传统贸易理论关于资本流动与商品贸易的相互替代说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芒德尔(Mundell 1957)提出了著名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理论。 该理论是建立在两个产品和两种生产要素的标准国际贸易模型基础之上的。利用 标准的国际贸易模型,他考察了贸易和投资相互替代的两种极端情况,即禁止性投资 如何刺激贸易,禁止性贸易如何刺激投资。 芒德尔实际上是使用要素比例理论解释商品的国际流动。由于贸易障碍会对两个 国家之间的资本边际收益产生影响,因此贸易障碍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资本的国际

4、流 动或直接投资。 (二)新贸易理论关于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互补共存说 1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切合比较优势论) 小岛清认为国际分工原则和比较成本原则是一致的,即国际分工既能解释国际贸 易,也能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因此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可以统一在国际分工原则 的基础上。 小岛清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并根据日本和美国企业跨国投资的实证分析,进一步 提出如何实现与贸易互补的对外直接投资。小岛清将其称为边际产业扩张论。 边际产业扩张论的基本思想是: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比较优势小或已 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由于这些产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较小,技 术就容易为东道国所吸收和普及

5、,进而就可以把东道国潜在的比较优势挖掘出来;通 过产业转移,投资国可以集中力量创造和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比较优势,使两国间的比 较成本差距扩大,为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 可见,国际直接投资并不是对国际贸易的简单替代,而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互 补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创造和扩大对外贸易。 2、李普西等人进一步论证贸易与直接投资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李普西 和韦斯(Lipsey and Weiss,1981)、胡弗鲍尔(Hufbauer etal,1994)、格拉汉姆(Gramham, 1996)的研究结果表明,

6、战后的资本流动,尤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并没有 影 响到国际贸易的发展;相反,大量的经验统计显示,贸易与直接投资是互相促进、互 相补充的。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关于日本、德国以及瑞典等国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 似的结论。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一)FDI 对资本输出国(母国)的贸易效应 1、出口引致效应 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设备等出口的增加。 2、出口替代效应 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的出口减少。 3、反向进口效应 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的进口增加。 4、进口转移效应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的进口减少。 表 91:海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的效应 (二)FD

7、I 对东道国的贸易效应及其机制 1、进口替代效应 由于投资国的跨国公司将某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东道国后,东道国当地企业通过 技术扩散或模仿,也开始生产该产品,从而减少该种产品的进口,替代进口。 2、出口创造效应 由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办厂,促进东道国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 跨国公司利用自己遍布世界各地的销售网,将产品输送到国际市场,从而可以带动东道 国的产品出口,形成出口创造效应。 3、进口引致效应 由于东道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在当地投资建厂,而导致其对生产该产品所需的原材 料、零部件或设备等进口需求的增加。 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的效应 举例说明 出口 引致 效应 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工厂所需

8、要的 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所需要的原材 料和零件,从投资国进口,增加 投资国的出口。 如作为初始投资的设备等的输出,原 材料和零部件等中间投入物的输出。 进口 转移 效应 随着生产设备向国外转移,对生 产所需的进口中间投入品的需求 减少,从而引起投资国的进口减 少。 如将需进口原材料的产品的生产基地 转移到国外,减少本国原材料的进 口。 出口 替代 效应 海外分公司产品在当地销售并被 出口到第三国,引起的总公司的 出口减少。 如将原出口型产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的方式转移到国外,替代了本国该产 业的出口。 反向 进口 效应 海外分公司在当地生产的产品返 销到投资国,引起投资国进口增 加。 海外分公司

9、在当地生产的产品返销到 投资国,引起投资国进口增加。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二节 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 相互关系的实践 一、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一)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 1、19791986 年起步阶段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数量不多、规模较小、主要来自港澳台地区和集中分布在四个经 济特区,而且外商的投资项目追求短期回报的特征十分明显。(见 表 92) 2、19871991 年稳步发展阶段 外商投资额有较大幅度增长,投资结构有较大改善,投资的区域和行业也有所扩大。 3、19921996 年持续快速发展阶段 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投资额大幅度增长,一些跨国公司开始 向中国

10、投资,平均项目规模扩大,而且投资领域不断扩展,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步伐也 逐渐加快。 利用外资总体格局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即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对外借款,成为 中国利用外资最主要的方式。 自 1993 年以后,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受资国的地位,是世界上仅次于美 国 的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东道国和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吸纳国。 表 9-2 :19791996 年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年度 外商投资项 目累计(个) 年均项目数 (个) 协议金额 (亿美元) 年均协议规 模(亿美元) 实际金额(亿 美元) 年均实际规 模(亿美元) 19791986 7819 977.38 191.5

11、9 23.95 65.95 8.24 19871991 34208 6841.6 331.79 66.36 167.53 33.51 19921996 241317 48263.4 416.98 833.60 1515.36 303.0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4、1997 年以来的调整阶段 19972000 年,面临国内外环境的极为严峻的挑战,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 速 明显放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2001 年以后,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受我国的入世的影响,利用外商直接 投 资恢复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见表 93),外商投资鼓励类项目明显增多,投资结构持 续 优化,服务业成为外商新的投

12、资热点,在华跨国公司追加投资剧增。 表 9-3:1997 年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年份项目数 (个) 协议外资金 额 (亿美元) 实际外资金 额 (亿美元) 实际外资金 额 增长率(%) 1997 21001 510.0 452.6 8.5 1998 18746 512.3 455.8 0.7 1999 17101 415.4 404.0 -11.4 2000 22532 626.6 407.7 0.9 2001 26140 692.0 468.8 15.0 2002 34171 827.7 527.4 12.5 2003 41081 6150.7 535.05 1.

13、44 资料来源:外经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统计数据计算而得。网址: http:/ (二)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 1、外商直接投资规模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 2003 年 12 月底,我国累计批准各类外国投资企业 465277 家,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合同金额达到 9431.3 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达到 5014.71 亿美元。 2、外商直接投资方式 在各种外商直接投资方式中,合资企业占有绝对优势。但从1992 年起,外商独资企 业所占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成为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 表 94:截止 2002 年外商直接投资分方式一览表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方式项目数 (

14、个) 比重 (%) 合同金 额(亿 美元) 比重 (%) 实际使 用金额 (亿美 元) 比重 (%) 总计424196 8281 4480 合资经 营企业 225883 53.25 3275 39.56 1922 42.91 合作经 营企业 52965 12.49 1633 19.72 828 18.48 外资企 业 145165 34.22 3325 40.16 1656 36.97 资料来源:商务部统计。 3、外商直接投资来源 外资来源日趋多元化,已遍布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于港澳台的资金最 多。 表 95:截至 2002 年 15 国对华投资情况 资料来源:商务部统计。 4、

15、外商直接投资主体结构 在中国建立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港澳台中小企业一直占绝大多数,所占比重超 过 80%以上。但近年来,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大幅增加。投资主体正由港澳台的中小 资本转变为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5、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 (1)产业结构 在中国,外商投资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投资于第三产业的比重次之,投资于第 一产业的比重最小。 表 96:截至 2002 年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情况表 资料来源:商务部统计。 (2)行业结构 表 97:截止 2002 年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结构 资料来源:商务部统计。 图 91: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结构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图 9

16、2: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结构 7、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结构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吸收的外资非常有 限。 1993 年以前,东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占全国的 90%以上,1993 年以后基本维持在 87% 左右。 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外商投资直接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 1、弥补了我国生产要素的不足,为进出口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补充 2、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力军 表 98: 我国历年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口规模对比(%) 年份 进出口出口进口 国有企业 占全国比 重 外资企业 占全国比 重 国有企业 占全国比 重 外资企业 占全国比 重 国有企业 占全国比 重 外资企业 占全国比 重 1997 50.3 47.0 56.2 41.0 42.8 55.0 1998 52.7 48.7 52.7 44.1 42.8 54.7 1999 47.9 50.8 50.5 45.5 44.8 5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