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第5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陆剑中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教学大纲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7631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第5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陆剑中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第5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陆剑中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第5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陆剑中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第5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陆剑中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第5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陆剑中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第5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陆剑中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第5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陆剑中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教学大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J006Z教材: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陆剑中,孙家宁;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1-06237-0总学时:72授课对象:数控专业学生一、 课程教学目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是研究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与应用、标准刀具的选型与使用、非标准刀具设计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是机械制造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验、并配合生产实习,应达到下列要求:1、 在基本理论方面,掌握金属切削及磨削过程中的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及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破损以及砂轮磨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2、 在基本知识方面,掌握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范围;

2、掌握材料加工性及加工表面质量的评定标志、影响因素和提高加工性及加工表面质量的主要措施等知识;掌握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的选定原则,并初步了解切削液的种类、作用和选用。3、 在基本技能方面,应具有根据加工条件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的能力。二、 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基本内容】金属切削加工与刀具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金属切削发展简史;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及学习方法。【学时分配】1学时第一章 基本定义【基本内容】切削运动,工件上的加工表面,切削用量和切削参数。车刀的组成,车刀在静止坐标系中的正交剖面系、法剖面系、假定工作平面坐标系,背平面坐标系中的几何角度及定义。刀

3、具的工作坐标系及工作角度。切削层参数计算及切削方式。【学时分配】6学时【重点难点】1、切削运动的区分;2、切削用量三要素的计算;3、车刀正交平面参考系角度的画法及标注;4、切削层参数的计算。【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少而精,采用启发式与形象化相结合,通过各种车刀实物展示,挂图、多媒体演示等方法使同学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加深理解,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和区分切削运动、车刀组成以及加工表面的基本概念;2、 掌握常用的车刀角度,并能完成车刀正交平面坐标系角度的画法和标注;3、掌握切削用量三要素以及切削层参数的计算。第二章 刀具材料【基本内容】常用刀具材料的性能与种类;

4、高速钢、硬质合金的组成、性能、常用的牌号及应用;陶瓷刀具、PCD及CBN刀具的性能与应用。【学时分配】5学时【重点难点】1、高速钢的牌号、性能及其选用;2、硬质合金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其选用。【教学方法】本章内容与学过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有联系,可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加以区别和联系,是学生掌握刀具材料的性能特点,容易理解。【教学要求】1、熟悉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2、掌握常用刀具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的性能、常用牌号及选用;3、了解新的刀具材料,如涂层硬质合金、陶瓷材料、超硬刀具材料的性能及应用;4、对刀具材料在金属切削中的重要作用有所了解。第三章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内容】切削变形的特点

5、;切屑形成与切屑类型;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前刀面上的摩擦特点;积屑瘤、加工硬化的产生机理以及预防和抑制措施;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切削力的来源、合力及分力;切削功率及单位切削力;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切削热的来源与传散;切削温度的测定及温度分布规律;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刀具的磨损类型、过程;刀具的磨损标准;刀具的磨损机理;刀具寿命的概念;影响刀具寿命的因素;刀具寿命方程式及刀具寿命的确定原则。【学时分配】12学时【重点难点】1、切削变形过程分析;2、切削力的合力、分力及作用点;3、切削温度的分布规律;4、积屑瘤、加工硬化产生机理及预防抑制措施;5、刀具磨损类型及机理;6、刀具寿命的确定原则及表示方式

6、。【教学方法】本章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较为抽象,而且涉及知识点非常多。教学中切削变形原理结合材料力学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讲解,使学生从根本上对知识理解。通过模型、挂图、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抽象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要求】1、掌握切削变形过程及三个变形区的变形特点;2、理解切削变形的表示方法;3、掌握积屑瘤、加工硬化的产生机理及预防抑制措施;4、掌握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5、掌握切削温度的分布规律;6、掌握切削温度的影响因素;7、掌握刀具磨损类型、过程及磨损机理;8、掌握刀具寿命概念及确定原则。第四章 切削基本规律的应用【基本内容】切屑形状分类;切屑的流向和折

7、断;断屑措施。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指标;常用材料切削加工性;改善切削加工性的措施。切削液作用、种类和应用。已加工表面质量因素;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刀具角度的功用及其合理选择;刀尖的修磨形式;刃口的修磨形式。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现代切削新技术简介。【学时分配】12学时【重点难点】 1、切屑分类、断屑措施;2、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指标及其改善措施;3、刀具几何角度及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本章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内容比较杂,适当采用课堂讨论和习题课,加深学生的理解。对于参数选择,采用实例教学,通过例子详细讲解,同时让学生参入讨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要求】1、掌握

8、切削分类、流向、断屑机理;2、掌握几种断屑措施;3、掌握切削加工性指标及改善措施;4、了解常用材料的切削加工性;5、掌握切削液的分类及应用;6、掌握已加工表面质量因素及措施;7、掌握刀具几何参数合理选择原则;8、掌握切削用量选择原则;9、了解几种现代切削新技术。第五章 车刀【基本内容】车刀的类型和用途。焊接式车刀。可转位车刀。机夹车刀。【学时分配】4学时【重点难点】确定车刀的种类和选用结构,并能正确的选用刀片结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实物,了解车刀的类型使学生对车刀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逐渐掌握其选择与应用。【教学要求】1、熟悉各类车刀的用途和结构;2、会根据使用条件和要求,确定车刀的种类和选用

9、结构,并能正确的选用刀片结构。第六章 成形车刀【基本内容】成形车刀的种类和用途。成形车刀的几何角度。成形车刀的截形设计。成形车刀的装夹和刀体结构。成形车刀的使用。【学时分配】2学时【重点难点】1、成形车刀的几何角度;2、成形车刀的截形设计。【教学方法】成形车刀要比普通车刀复杂一些,在前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介绍,使学生能够容易理解。【教学要求】1、了解棱体成形车刀、径向圆体成形车刀的用途、装夹方式及其调整;2、会用图解法求棱体或圆体径向成形车刀的刃形。第七章 钻削与钻头【基本内容】麻花钻的组成,麻花钻的几何角度及刃磨角度。钻削用量与切削层参数;钻削过程特点;钻削用量选择。钻头的修磨方法。几种先

10、进钻型与结构特点。几种深孔钻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学时分配】4学时【重点难点】1、麻花钻的刃磨角度;2、钻削用量与切削层参数。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教学方法,使学生对麻花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要求】1、掌握麻花钻的结构组成及几何角度;2、了解钻削基本规律、钻削力和功率;3、合理选用钻削用量。第八章 扩孔钻、锪钻、镗刀、铰刀和复合孔加工刀具【基本内容】扩孔钻、锪钻、镗刀结构特点及应用。镗刀类型与应用;铰刀的种类与用途;铰削过程特点;圆柱机用铰刀设计。复合孔加工刀具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学时分配】4学时【重点难点】铰削过程特点【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教学,并结合多媒体,使学生了解孔加工刀具的类型,并对

11、铰刀等孔加工工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逐步掌握其选择与应用。【教学要求】1、了解扩孔钻、锪钻、镗刀、铰刀结构特点及应用;2、掌握铰削过程特点;3、了解圆柱机用铰刀设计。第九章 拉刀【基本内容】拉刀的种类及用途。拉刀的组成及拉削方式。拉刀的合理使用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重点难点】1、拉刀的种类与用途;2、拉刀各部分组成及作用;3、拉削方式。【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拉刀组成、加工方法及合理使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并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教学效果良好。【教学要求】1、掌握拉刀的种类与用途;2、掌握拉刀的组成与拉削方式;3、明确拉刀的合理使用方法;4、明确拉刀的保管方法

12、。第十章 铣削与铣刀【基本内容】铣刀的类型和几何参数。铣削要素;铣削力;顺铣与逆铣。常用尖齿铣刀的结构特点与应用范围。硬质合金面铣刀和铲齿成型铣刀。铣刀的刃磨。【学时分配】6学时【重点难点】1、铣刀的几何角度;2、铣削的基本规律;3、成形铣刀、铲齿铣刀的结构。【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教学,给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铣刀,并演示铣削加工过程,使学生掌握铣刀的类型、铣削加工方法及铣刀几何参数,并逐步掌握其选择与应用。【教学要求】1、了解铣刀的种类和用途;2、熟悉铣刀的几何角度;3、掌握铣削的基本规律;4、了解尖齿铣刀及硬质合金端铣刀的结构;5、掌握成形铣刀的铲齿基本概念。第十一章 螺纹刀具【基本内容】螺纹刀

13、具的分类及用途;丝锥的基本结构。【学时分配】2学时【重点难点】丝锥的使用方法和结构。【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丝锥的使用方法,结构及加工特点,进而掌握其选择与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丝锥的使用方法和结构;2、了解一些常用的螺纹刀具。第十二章 切齿刀具【基本内容】切齿刀具的分类。齿轮铣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应用。插齿刀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应用。齿轮滚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应用。涡轮滚刀与飞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应用。【学时分配】4学时【重点难点】1、齿轮加工刀具的分类;2、各种齿轮加工刀具的加工机理。【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14、使学生了解切齿刀具的分类,掌握滚齿与插齿刀加工的原理,并能选择合适的精度等级的齿轮刀具。【教学要求】1、掌握齿轮加工刀具的分类;2、掌握各种齿轮加工刀具的加工机理、特点及加工范围。第十三章 数控刀具及其工具系统【基本内容】数控刀具应满足的要求;刀具尺寸的控制系统。【学时分配】3学时【重点难点】数控刀具的工具系统【教学方法】本章内容与现代机加工新技术结合紧密,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适当结合课堂讨论,从而增强学生对数控刀具及其工具系统的感性认识,加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要求】1、明确加工中对数控刀具的要求,掌握数控刀具的快换、自动更换和尺寸预调;2、掌握车削类和镗铣类数控刀具

15、的工具系统刀架形式、刀具类型、动力驱动及应用;3、掌握刀具尺寸的控制系统与刀具磨损、破损检测。第十四章 磨削与砂轮【基本内容】磨削运动。砂轮组成要素;砂轮的形状、尺寸和标志;人造金刚石砂轮和立方氮化硼砂轮。砂轮形貌;磨削过程分析;磨削力;磨削阶段;恒压力磨削与恒功率磨削;磨削温度;砂轮的磨损与修整。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磨削表面烧伤;磨削表面残余应力。先进磨削方法。人造金刚石磨具。刀具刃磨与重磨。【学时分配】4学时【重点难点】1、砂轮的组成要素;2、磨削过程;3、磨削加工表面质量。【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砂轮的组成,掌握磨削运动,并与前面所学的其他加工方法比较学习,增强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教学要求】1、掌握磨削运动及砂轮的组成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