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环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昭 第六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7629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5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环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昭 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能源环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昭 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能源环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昭 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能源环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昭 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能源环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昭 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环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昭 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环境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昭 第六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能量系统与生态环境 6.1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普利高进教授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于20世纪70年 代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科学,他在较大程度上综合了能源、环境 和生态几方面的要素。 其要点: 1)研究的系统都是非孤立的,并且处于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 2)当一参量增长到一定阈值时,原定态失稳,出现临界状态,达到新 的定态。过程是自发进行的,称为自组织。 3)新的定态相对于旧的定态更为有序,是无序到有序的突变,称为非 平衡状态下的有序转变。 4)系统通过临界点后形成有序结构,其对称性降低,称为对称破缺。 5)涨落在临界点处起到重要作用,微小的涨落可使系统离开热力学分 支而进入更为有

2、序的耗散结构分支(如“蝴蝶效应”) 6)新的有序结构靠能量流和物质流来维持,这种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普利高津认为,只有在非平衡系统中,在与外界有着 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情况下,系统内各要素存在复杂 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时才可能产生自组织现象,并且把 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自组织有序态称为耗散结构。一个 典型的耗散结构的形成与维持至少需要具备三个基本 条件:一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孤立系统和封闭系 统都不可能产生耗散结构;而是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 衡的非线性区,在平衡区或者紧平衡区都不可能从一 种有序走向另一更为高级的有序;三是必须有某些非 线性动力学过程,如正负反馈机制等,使系统要素之 间产生协同动作和相干效

3、应,从而使得系统从杂乱无 章变为井然有序。 生态学 我国古代的先民对生态早有朴素的认知,把生 态简称为“天”,有天生万物唯人为贵的说法。 现代的生态(Eco)来源于古希腊语,指住所 火人们的环境,生态学在创建之初就表达为研 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栖息场所之间相互关系的科 学。 生态学是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甚至是生物圈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生物圈是指 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 它包括地球表面的岩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 气圈的下层。 环境及环境生态学 环境是指人们周围所在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或 者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 和发展的各种自

4、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环境本底值 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分部值,如大气的组分、水体 的组分、土壤的祖坟、环境温度、大气压力等; 2)环境容量是指人类生存不致受害、自然环境结构保持稳定的前 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3)环境自净能力是指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环境对进入其内部的物 质和能量,具有一定的迁移、扩散、同化、异化能力,恢复或 者接近环境本底值的能力。 环境的三大特性:稳定性、变化性、公有性 6.2 地球的能量环境 煤炭的形成与分类 6.3 生物与能量环境间的作用 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引进 “负熵”的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他说:“一个生命

5、有 机体不断地增加他的熵你或者可以说是在增加正 熵并趋于接近最大值的熵的危险状态,那就是死 亡,就是说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里不断 的汲取负熵。我们马上就会十分明白,负熵是十分 积极的东西。有机体就是靠负熵为生的。或者,更 确切的说,新陈代谢中本质的东西,乃是使有机体 成功地消除了当它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熵” 粮食的负熵作用,不仅具有能量还有人类不可或缺 的各类营养。粮食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其转换效 率是非常低的,只有1%2%。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采煤过程常有的问题有两方面,一个是开 采工人的事故与职业性伤亡;另一个就是 地面或地面生态系统的破坏。前者以井下 采煤最

6、为严重,后者则以露天采矿最为明 显。如果是露天开采,这样的地区有可能 变成永久的沙漠。此外,煤矿中排出的大 量酸性废水也是不能忽视的。露天开采 1106t煤要破坏土地800亩;排出矿坑污 水9.615.3104t(矿井)。 非化石能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能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土地淹没、库区移民、影响鱼类的回 游,影响局域气候等。 风能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占用土地、影响景观、干扰候鸟迁徙。 太阳能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高耗能 过程对环境产生影响。 地热能利用:开采技术的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污染地下水。 生物质能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机械化耕种的能源成本,粮食酒 精的不合理性。 核能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核废料的处理,以及潜在的核电站泄 漏性危害 氢能利用对环境的影响:高温或者电能制氢造成能源消耗影响 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