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与质量管理第9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7388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卫生与质量管理第9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食品卫生与质量管理第9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食品卫生与质量管理第9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食品卫生与质量管理第9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食品卫生与质量管理第9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卫生与质量管理第9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卫生与质量管理第9章(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第一节 食品安全性评价 一、食品安全性评价概述 对食品生产中的各种原料及添加剂进行安全性分析是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进行安全性评价的对象主要有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和保藏的化学和生物物质,如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用微生物等。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保藏过程中产生和污染的有害物质,如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及其毒素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加工食品。,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食品安全性与食品中所含的有害成分的毒性作用分不开,因此,食品安全性评价是以毒理学评价为基础,必要时还要进行化学性评价、微生物学评

2、价和营养学评价。食品安全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毒理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化学、生物统计学、微生物学、计算机模拟、人体试验等,其中毒理学和流行病学较为重要。目前,食品安全性评价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其原理和方法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二、毒理学评价程序 进行毒理学评价时首先要对毒理学试验设计进行方法学评价,包括试验项目、顺序与方法等。然后进行毒理学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解释与评价,分析资料包括被评价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纯度、动物毒理试验数据等。最后根据被评价物质的作用强度、残留动态、靶器官和人类可能摄入量作出对人体的安全性评价并说明被评价的物质允许存在于

3、食品中的限量。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有必要对食品安全性评价进行规范管理。因此,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毒理学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中国也于1994年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国家标准。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程序和具体方法,简要介绍如下。,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1准备工作 (1)受试物的要求 受试物是能代表人体进食的样品,必须是符合既定的生产工艺和配方的规格化产品。受试物纯度应与实际使用的相同,在需要检测高纯度受试物及其可能存在的杂质的毒性或进行特殊试验时,可选用纯品,或以纯品和杂质分别进行毒性检测。 对受试物的用途、理化性质、纯度、所获样品的代表性以及与受试物类似的或

4、有关物质的毒性等信息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以便合理设计毒理学试验、选择试验项目和试验剂量。,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2)估计人体可能的摄入量 经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对人群摄入受试物的情况作出估计,包括一般人群摄入量、每人每日平均摄入量、某些人群最高摄入量等。掌握了人体对受试物的摄入情况,即可结合动物试验的结果对受试物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2.毒理学评价试验程序的选择 毒理学评价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急性毒性试验;第二阶段包括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和短期喂养试验;第三阶段为亚慢性毒性试验(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第四阶段是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并非所有受

5、试物均需做四个阶段的试验,不同受试物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选择。,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1)凡属国内创新的化学物质,一般要求进行四个阶段的试验。特别是对其中化学结构提示有慢性毒性或致癌作用可能者,或者产量大、使用面积广、摄入机会多者,必须进行四个阶段试验。同时,在进行急性毒性、90d喂养试验和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试验时,要求用两种动物。 (2)凡属与已知物质(指经过安全性评价并允许使用者)的化学结构基本相同的衍生物,则可根据第一、二、三阶段试验的结果,由有关专家进行评议,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第四阶段试验。,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3)凡属已知的化学物质,如多数国家已允许使用于食品,并有

6、安全性的证据,或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日许量(每人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者,同时国内的生产单位又能证明国产品的理化性质、纯度和杂质成分及含量均与国外产品一致,则可先进行第一、第二阶段试验。如试验结果与国外相同产品一致,一般不再继续进行试验,否则尚应进行第三阶段实验。 标准中对农药、高分子聚合物、新食品资源、辐照食品等各有更详细的要求。,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3.毒理学试验及其结果判定 (1)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是指一次给予受试物或在24h内多次给予受试物,观察引起动物毒性反应的试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了解受试物的毒性强度和性质,为蓄积性和亚慢性试验的剂量选择提供依据。急性毒性

7、试验一般分别用两种性别的小鼠或大鼠作为受试动物,进行LD50的测定。 LD50(median lethal does),即半数致死量或称致死中量,指受试动物经口一次或在24h内多次染毒后,能使受试动物有半数(50%)死亡的剂量,单位为mg/kg。LD50是衡量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的基本数据,其倒数作为表示在类似实验条件下不同化学物质毒性强弱的参数。但LD50不能反映受试物对人类长期和慢性的危害,特别是对急性毒性小的致癌物质无法进行评价。,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2)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和短期喂养试验 试验目的及方法 遗传毒性试验的目的是对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以及是否具有潜在致癌作用进

8、行筛选。遗传毒性试验需在细菌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率测定或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小鼠精子畸形分析和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等多项备选试验中选择四项进行,试验的组合必须考虑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生殖细胞与体细胞、体内和体外试验相结合的原则。 致畸试验。了解受试物对胎仔是否具有致畸作用。 短期喂养试验。对只需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的受试物进行短期喂养试验,目的是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30d短期喂养试验,进一步了解其毒性作用,并可初步估计最大无作用剂量。,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结果判定: 遗传毒性试验的四项试验中如其中三项试验为阳性,则表示该受试物很可能具有遗传毒性作用和致癌作用,一般应

9、放弃该受试物应用于食品,毋需进行其他项目的毒理学试验。 如其中两项试验为阳性,而且短期喂养试验显示该受试物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一般应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如短期喂养试验显示有可疑的毒性作用,则经初步评价后,根据受试物的重要性和可能摄入量等,综合权衡利弊再作出决定。,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如其中一项试验为阳性,则再选择其他两项遗传毒性试验;如再选的两项试验均为阳性,则无论短期喂养试验和传统致畸试验是否显示有毒性与致畸作用,均应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如有一项为阳性,而在短期喂养试验和传统致畸试验中未见有明显毒性与致畸作用,则可进入第三阶段毒性试验。 如四项试验均为阴性,则可进入第三阶段毒性

10、试验。,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3)亚慢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包括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和代谢试验。 试验目的及方法 90d喂养试验主要是观察受试物以不同剂量水平经较长期喂养后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性质和靶器官,并初步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 繁殖试验可了解受试物对动物繁殖及对仔代的致畸作用,为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的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代谢试验可了解受试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速度以及蓄积性,寻找可能的靶器官,为选择慢性毒性试验的合适动物种系提供依据,同时了解有无毒性代谢产物的形成。,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对于我国创制的化学物质或是与已知物质化学结构基本相同的衍生物,至少应进行以下几项试验

11、:胃肠道吸收;测定血浓度,计算生物半减期和其他动力学指标;主要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排泄(尿、粪、胆汁)。有条件时可进一步进行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对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已认可或两个及两个以上经济发达国家已允许使用的以及代谢试验资料比较齐全的物质,暂不要求进行代谢试验。对于属于人体正常成份的物质可不进行代谢试验。,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结果评价。根据这三项试验中所采用的最敏感指标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进行评价,原则是: 最大无作用剂量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 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100倍而小于300倍者,应进行慢性毒性试验。 大于或等于3

12、00倍者则不必进行慢性毒性试验,可进行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4)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实际上是包括致癌试验的终生试验。试验目的是发现只有长期接触受试物后才出现的毒性作用,尤其是进行性或不可逆的毒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对最终评价受试物能否应用于食品提供依据。 试验项目:可将两年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结合在一个动物试验中进行。用两种性别的大鼠或小鼠。根据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进行评价,原则是:,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如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以mg/kg体重计)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

13、予放弃。大于50倍而小于100倍者,需由有关专家共同评议。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则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并制定每日允许量。如在任何一个剂量发现有致癌作用,且有剂量反应关系,则需由有关专家共同评议作出评价。 慢性毒性试验是到目前为止评价受试物是否存在进行性或不可逆反应以及致癌性的唯一适当的方法。,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4. 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人的可能摄入量:除一般人群的摄入量外,还应考虑特殊和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及高摄入量人群)。 人体资料:由于存在着动物与人之间的种族差异,在将动物试验结果推论到人时,应尽可能收集人群接触受试物后反应的资料,如职业性接触和意外事故接触

14、等。志愿受试者体内的代谢资料对于将动物试验结果推论到人具有重要意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可以考虑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必要的人体试食试验。,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 动物毒性试验和体外试验资料:本程序所列的各项动物毒性试验和体外试验系统虽然仍有待完善,却是目前水平下所得到的最重要的资料,也是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在试验得到阳性结果,而且结果的判定涉及到受试物能否应用于食品时,需要考虑结果的重复性和剂量反应关系。 由动物毒性试验结果推论到人时,鉴于动物、人的种属和个体之间的生物特性差异,一般采用安全系数的方法,以确保对人的安全性。安全系数通常为100倍,但可根据受试物的理化性质、毒性大小、代谢特点

15、、接触的人群范围、食品中的使用量及使用范围等因素,综合考虑增大或减小安全系数。,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代谢试验的资料:代谢研究是对化学物质进行毒理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不同化学物质、剂量大小,在代谢方面的差别往往对毒性作用影响很大。在毒性试验中,原则上应尽量使用与人具有相同代谢途径和模式的动物种系来进行试验。研究受试物在实验动物和人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生物转化方面的差别,对于将动物试验结果比较正确地推论到人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评价:在进行最后评价时,必须在受试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其可能的有益作用之间进行权衡。评价的依据不仅是科学试验资料,而且与当时的科学水平、技术条件,

16、以及社会因素有关。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结论也不同。随着情况的不断改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工作的不断进展,对已通过评价的化学物质需进行重新评价,作出新的结论。,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对于已在食品中应用了相当长时间的物质,对接触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大意义,但往往难以获得剂量反应关系方面的可靠资料,对于新的受试物质,则只能依靠动物试验和其他试验研究资料。然而,即使有了完整和详尽的动物试验资料和一部分人类接触者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由于人类的种族和个体差异,也很难作出能保证每个人都安全的评价。所谓绝对的安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根据上述材料,进行最终评价时,应全面权衡和考虑实际可能,从确保发挥该受试物的最大效益,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最小危害的前提下作出结论。,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食品风险分析,第二节 食品风险分析 一、风险分析 风险是指某种特定危险事件(事故或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实际上风险是由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危险概率)和危险事件(发生)产生的后果两个因素组合而成。比如飞机失事是严重后果,但是危险概率仅仅是二十五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