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药基础知识(第二版课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虎松艳 主编04第四章 人体控制系统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4984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8.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医药基础知识(第二版课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虎松艳 主编04第四章 人体控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实用医药基础知识(第二版课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虎松艳 主编04第四章 人体控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实用医药基础知识(第二版课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虎松艳 主编04第四章 人体控制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实用医药基础知识(第二版课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虎松艳 主编04第四章 人体控制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实用医药基础知识(第二版课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虎松艳 主编04第四章 人体控制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医药基础知识(第二版课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虎松艳 主编04第四章 人体控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医药基础知识(第二版课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虎松艳 主编04第四章 人体控制系统(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人体控制系统,学习目标 1掌握突触结构、神经递质生理作用以及神经受体的效应。 2掌握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掌握甲状腺、胰岛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4熟悉神经系统的分类。 5熟悉脊髓和各部分脑的功能。 6熟悉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 7了解脊髓的结构和脑的构造。 8了解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9了解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10了解激素的概念及作用机制。,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一、神经系统组成,组成,脑 脊髓 周围神经,分类,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2.周围神经系统一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脑或脊髓相连,另一端

2、与身体其他器官、系统相联系。,二、周围神经系统的分类,按分布分类,躯干神经 内脏神经,按传播方向分类,传人神经 传出神经,第二节 脊髓和脊髓神经,一、脊髓解剖学 1.脊髓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椎管内,上端与延髓相连,下端(成人)至第1腰椎体下缘 1.两条纵沟,前沟后沟 2.侧面有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 3.后根有脊神经节,2.脊髓的内部结构,中央管,前角,后角,前正中沟,后索,外侧索,前索,二、脊髓的生理功能 (一)感觉传导功能 浅感觉传导通路:传导痛觉、温度觉和轻触觉 深感觉传导通路:传导肌肉本体感觉和深部压觉,(二)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中的灰质是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以反射方

3、式进行的 屈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 牵张反射:腱反射、肌紧张,(三)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脊髓是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 血管张力反射 排粪排尿反射 发汗反射 勃起反射,三、脊神经的分布组成 与脊髓相连的神经称为脊神经。 组成:脊神经共有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端脑,中脑,脑桥,延髓,小脑,延髓,间脑,一、脑的构造 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髓 中脑、脑桥、延髓合称为脑干,1.脑干 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构成 呼吸、心跳和血压等维持生命的重要中枢。,2.间脑 主要包括背侧丘脑、后丘脑和下丘脑三部分 调节:体温、摄食、生殖、水盐

4、代谢和内分泌活动,3.小脑 位于延髓和脑桥的背侧 调节肌肉紧张和维持身体平衡,4.端脑 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 半球表面的灰质称大脑皮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称基底核 是人类各种精神、神经活动的高级中枢,5.脑室 脑内间隙,内充脑脊液,各脑室连通 侧脑室(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 第三脑室(间脑内) 中脑水管(中脑) 第四脑室(脑桥与小脑之间),二、脑神经 与脑相连的神经称脑神经 共12对,主要分布于头面部,三、脑脊髓被膜、脑脊液、脑屏障 1.脑脊髓被膜 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至内,分三层: 硬脑(脊)膜 脑(脊)蛛网膜 软脑(脊)膜,2.脑脊液 充满于脑室、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隙 有减震、营养脑和脊髓、化

5、学缓冲等作用 维持正常颅内压 3.脑屏障 在毛细血管与脑组织间隙、脑脊液之间存在的一些屏障脑屏障 脂溶性大的物质可通过,极性大的物质不可通过 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以及脑脊液-脑屏障,第四节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神经传导通路是大脑皮质与感受器或效应器相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路 分为:感觉传导通路和运动传导通路,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浅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感觉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 通路:脊神经节脊髓灰质后角脊髓丘脑束丘脑大脑皮质躯干和下肢的感觉区。 2.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传导通路:三叉神经传入脑桥三叉丘系丘脑丘脑皮质束大脑皮质感觉区,(二)深感觉传导通路 感觉神经元

6、位于脊神经节内 (三)感觉传导通路的特点 三级神经元: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或脑神经节内;第二节神经元位于脊髓后角或脑干内;第三节神经元位于丘脑内。,二、运动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是通过椎体系和椎体外系下传的神经冲动来实现的。 (一)锥体系 功能:是管理各种随意远动,尤其是四肢远端肌,如手肌的精细运动。 (二)椎体外系 功能:协调肌群的运动、调节肌张力、维持和调整姿势等,三、协调系统 大脑皮层能机体有适宜的肌张力 小脑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及协调运动,第五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一、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 1.神经系统有大量的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仅表现为彼此互相接

7、触,但无原生质连续。 2.神经纤维和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构成神经。,二、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1. 突触 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作用: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结构。,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成分-突触前膜 突触后成分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2.突触传递 传递过程: 神经元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的受体,三、神经递质和神经受体 (一)神经递质:是在神经末稍的动作电位下,由突触前膜释放的一种化学信使。 1.外周神经递质 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E)。 (1)乙酰胆碱:兴奋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称为胆碱能神经。

8、(2)去甲肾上腺素:兴奋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称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2.中枢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 (2)单胺类 :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 (3)氨基酸及肽类 3.递质的释放和失活 (1)递质的释放 (2)递质的失活,(二)神经受体 受体指在突触后膜或效应细胞上能与某些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部分。,1.胆碱能受体 分类: .毒蕈碱受体(M型受体):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便可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兴奋地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胃肠平滑肌的收缩、膀胱逼尿肌和虹膜环形肌的收缩、消化腺分泌的增加等。 .烟碱型受体(N型受体):

9、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产生兴奋性突出后电位和终极电位,导致节后神经元和骨骼肌兴奋。,2.肾上腺素能受体 .型肾上腺素能受体(受体):儿茶酚胺类递质与a受体结合后产生的平滑肌效应主要是兴奋的,包括血管收缩、子宫收缩、虹膜辐射肌收缩等,也有抑制的,如小肠。 .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受体):儿茶酚胺类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平滑肌效应是抑制的,包括血管舒张、子宫舒张、小肠舒张、支气管舒张等,但对心肌产生的效应是兴奋地。,第六节 自主神经系统,概念:内脏神经中的传出神经支配的平滑肌、心血管和腺体的运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控制,这一部分称为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 分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一、自主神经的结

10、构特征 从中枢发出的自主神经在抵达效应器前必须先进入外周神经节,此纤维在神经节换元后再发出纤维支配效应器官。由中枢发出到神经节的纤维称为节前纤维,由神经节发出到效应器的纤维称为节后纤维。,二、自主神经的生理功能 功能: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消化腺、汗腺、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 三、脑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1.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功能:许多基本活动(循环、呼吸等)的反射调节在延髓水平已能初步完成。 2.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体温调节;摄食行为调节;水平衡调节;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3.大脑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一、脑电图和脑诱发电位 1.皮层自发脑电活动

11、:大脑皮层经常具有持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自发脑电活动。 2.脑电图:在头皮上安置引导电极,通过脑电图仪可记录到皮层自发脑电活动的图形。,二、学习和记忆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 记忆:是将学得的信息“储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1.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先天固有的反射。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机体后天获得的。 2. 人类的学习与记忆过程 3.学习和记忆的机制,三、觉醒和睡眠 1.觉醒状态的维持 一般认为,觉醒状态的维持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作用 2.睡眠的时相 慢波睡眠、快波睡眠 3.睡眠发生的机制,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

12、,一.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系统 人体主要的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松果体、胸腺、性腺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分泌化学活性物质(激素)的传递系统称为内分泌系统。,一、,二、激素 激素:是内分泌腺或组织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特点:分泌量少,效能很高 1.激素的分类 含氮类激素:肽、胺、蛋白质 固醇类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腺激素,2.激素的作用途径 (1)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称为远距分泌。 (2)有些激素经组织液扩散到邻近的细胞而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 (3)神经激素可通过神经轴突内的轴浆流动运送到神经

13、末梢释放,作用于所连接的组织,称为神经分泌。,3.激素功能概述 第一,通过调节蛋白质、糖和脂肪等三大营养物质以及水、盐等代谢 第二,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确保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更新与衰老 第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以及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 第四,影响中枢神经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发育及活动,与学习、记忆及行为的关系 第五,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调节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三、下丘脑与垂体 (一)垂体的位置、形态与结构 位置:悬垂于脑的底面,通过漏斗柄与下丘脑相连 形态:卵圆形小体,呈淡红色 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下丘脑与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的联系非常密切,(二)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1.下

14、丘脑与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联系 (1)下丘脑促垂体区和下丘脑调节肽 下丘脑基底部的“促垂体区”的神经细胞分泌九种下丘脑调节肽 (2)垂体门脉系统 作用是将下丘脑分泌的调节肽输送到腺垂体,调节腺垂体分泌细胞的活动,2.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分泌包括生长激素(GH)等7种 其中TSH、ACTH、GTH分别作用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和性腺,(三)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1.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结构和功能联系 神经垂体没有腺细胞,催产素和升压素储存在神经垂体 2.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 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四、甲状腺 位置:位于气管上端两侧,甲状软骨的下方。 结构: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较窄的峡部相连,呈“H”形。,

15、(一)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有: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1.促进生产发育 甲状腺激素主要促进骨骼、脑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2.对代谢的影响 (1)产热效应 (2)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三)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甲状腺激素在血中的浓度,经常反馈调节腺垂体分泌TSH的活动 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通过感受器,经传入神经传到中枢,促进或抑制下丘脑分泌TRH,进而再影响甲状腺素的分泌 甲状腺自身对碘供应的多少而调节甲状腺素的分泌,五、甲状旁腺、降钙素 位置:上、下两对,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后缘内。 分泌的激素:甲状旁腺素 生理功能: 调节钙磷代谢。 维持

16、血钙平衡 。,六、胰岛 胰的内分泌部 位置:散在胰腺腺泡之间的细胞团。 主要的细胞:A细胞和B细胞 分泌的激素: 胰岛素(B细胞) 胰高血糖素(A细胞),(一)胰岛素 胰岛素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 (二)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1.糖代谢 2.脂肪代谢 3.蛋白质代谢,(三)胰高血糖素 是一种多肽 (四)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 是一种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 它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异生作用,使血糖明显升高。,七、肾上腺 位置:位于肾脏上方,左右各一。 结构:外周部分为皮质,占大部分,中心部位为髓质,占小部分。,(一)肾上腺 皮质 分泌调节体内水盐代谢的盐皮质激素、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糖皮质激素、影响性行为和副性征的性激素 。 (二)肾上腺髓质 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