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2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0840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2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2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2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2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2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2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第三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马春文 张东辉02章(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早期经济发展思想 第二节 当代发展理论 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2,第一节 早期经济发展思想,一、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 二、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 三、“静态的插曲” 四、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五、早期经济发展思想的缺陷,3,一、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1.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经济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萨缪尔森认为,斯密的国富论是“一部可以题为如何使GNP增长的实用手册”。,4,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国民财富的增长由劳动生产率

2、的高低与从事生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决定。,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1.亚当斯密,5,人口数量一方面影响从事劳动人的数量,另一方面影响分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资本的用途对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有很 大的影响。,国际贸易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一、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1.亚当斯密,6,人口数量一方面影响从事劳动人的数量,另一方面影响分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资本的用途对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有很 大的影响。,国外贸易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一、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1.亚当斯密,7,李嘉图也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数量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积累的扩大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根

3、本原因; 李嘉图和斯密一样主张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并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与斯密不同,李嘉图十分强调报酬递减律,因此经济增长将逐渐放慢 ,而且越来越慢,最终进入停滞状态。,一、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2.大卫李嘉图,8,一、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3.罗伯特马尔萨斯,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 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能遏止人口增长并使人口数量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9,一、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3.罗伯特马尔萨斯,要使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保持较好的平衡,根本途径是控制人口增长; 土地、财产和收入的

4、过度集中会降低有效需求,导致资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过剩状态; 资本家和工人阶级都不可能为全部商品价值的实现提供足够的需求。,10,二、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运用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具体解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乃至灭亡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除去对社会经济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的动态分析外,还分析了既定制度下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问题,11,小穆勒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后,经济增长问题逐渐退隐。 1870年开始,经济学界出现了“边际革命”,资源配置成为经济研究的主题。从这时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间被称为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静态的插曲”(the static interl

5、ude)。,三、“静态的插曲”,12,熊彼特(J. A. 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有其独特的一面,这种独特性首先表现在基本概念的定义上。,经济增长主要是一种数量上的变化。,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 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四、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13,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家。 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企业家精神。,增长是发展的条件,但不能创造发展。,四、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14,发展中国家此时还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出现,所以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还不可能出现。这些早期发展思想实际上研究的是发达国家本身的增长问题,在较为严格的意义

6、上还算不上是发展理论。,五、早期经济发展思想的缺陷,15,第二节 当代发展理论,一、当代发展理论的分类 二、发展理论的演变 三、发展经济学的特点,16,狭义结构主义: 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中心的生产结构是同质和多样化的,外围的生产结构是异质和专业化的,国际贸易的收益更多由中心获得。外围国家只能靠工业化来改造本国的经济结构。,一、当代发展理论的分类,1.结构主义,17,广义结构主义: 这个世界并不是可以灵活调整的,变迁总是遇到阻碍。这种情况在第三世界尤为明显。因此,价格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结构主义者主张国家干预。,一、当代发展理论的分类,1.结构主义,18,新

7、古典经济学一直是西方经济思想中的正统。作为一种与结构主义相对立的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新古典主义者认为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一、当代发展理论的分类,2.新古典主义,19,发展经济学在这一阶段的基本论点有这样三个: 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发展理论的演变,1.发展经济学的形成阶段,20,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传统西方理论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发展中国家劳动资源又比较丰富,因此,资本匮乏是束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因。如何提高资本

8、形成率成为紧迫问题。,二、发展理论的演变,1.发展经济学的形成阶段,21,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部门是传统农业,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别之一。因此,工业化被认为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工业化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城市化,被认为是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途径。,二、发展理论的演变,1.发展经济学的形成阶段,22,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苏联的示范效应与凯恩斯理论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产生直接影响的是英国战时资源动员的经验以及战后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二、发展理论的演变,1.发展经济学的形成阶段,23,二、发展理论的演变,2.20世纪6070年代

9、的发展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的复兴 新古典主义的复兴首先表现在对经济计划化和市场作用的重新评价上;其次,新古典主义的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24,二、发展理论的演变,2.20世纪607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激进主义的兴起 激进经济学家也把世界分为外围与中心,他们认为,中心国家通过种种方法来控制外围国家,外围国家受制于中心国家。以中心外围论为基点,激进经济学家又提出了依附论 。,25,20世纪6070年代发展经济学的新特点 经济发展目标更为丰富; 重新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发展作用; 重新强调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发展理论的演变,2.20世纪607

10、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26,二、发展理论的演变,3.发展经济学的危机与重建,新古典主义一统天下。 持单一经济学观点的人日益增多,结构主义有合并到新古典主义理论框架中的趋势。发展经济学逐渐变为正统经济学的一个分支。,27,二、发展理论的演变,3.发展经济学的危机与重建,发展理论中的“反革命”。 1993年,狄佩克拉尔在发展经济学的贫困一书中,对发展经济学进行了批判。鲍尔、李特尔、巴拉萨等人也是“反革命”的代表人物。,28,发展理论的现状和趋势 发展经济学对如下三组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 宏观问题组; 政策问题分析技术的发展; 经济现象的微观经济学研究,二、发展理论的演变,3.发展经济学的危机与

11、重建,29,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各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混合产物;,与许多学科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对发达国家历史的研究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比较分析是其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三、发展经济学的特点,30,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一、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 二、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历史使命,31,发展经济学进入中国已有20余年,目前,对西方发展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在中国已颇具规模。一些学者还试图在西方发展经济学衰亡这一背景下,拓宽和深化发展研究,建立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一、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32,目前,中国经济学正处于“繁荣中的窘困”。在目前尚不够清晰的经济学科分类表上,作为一级学科的经济

12、学缺位,也就是说,作为统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尚不存在。与此相联系,多种多样的应用经济学科缺乏共同的理论基础。,二、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历史使命,33,在这种情况下,已有学者指出:要推进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在目前应将注意力集中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论生长点之一,无疑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二、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历史使命,3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在对我国基本国情阶段性特征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三、科学发展: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