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技巧课件PPT钟书能 9787 81134 853 8英汉翻译技巧 第四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40804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汉翻译技巧课件PPT钟书能 9787 81134 853 8英汉翻译技巧 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英汉翻译技巧课件PPT钟书能 9787 81134 853 8英汉翻译技巧 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英汉翻译技巧课件PPT钟书能 9787 81134 853 8英汉翻译技巧 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英汉翻译技巧课件PPT钟书能 9787 81134 853 8英汉翻译技巧 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英汉翻译技巧课件PPT钟书能 9787 81134 853 8英汉翻译技巧 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汉翻译技巧课件PPT钟书能 9787 81134 853 8英汉翻译技巧 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翻译技巧课件PPT钟书能 9787 81134 853 8英汉翻译技巧 第四章(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汉翻译技巧,主编:钟书能教授,第4章 英汉翻译中词义的选择 Dictio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一、概述,英汉翻译中词义的选择(Diction)是影响译文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前提,而词义的选择离不开上下文语境、文体差异、审美感受以及文化心理等众多因素。只有准确把握和理解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词义,然后用准确的词义去翻译,才能再现英语原文的信息进而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正如译学泰斗尤金奈达等宣称的那样,翻译即译意(Translation is translating meaning)。翻译表达过程中如未能首先完成词义定位,尤其是词义的判断和选择

2、、引申和变通,翻译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形式转换得再巧妙也无济于事。因此,很多译者认为词义的选择正是翻译过程中的“瓶颈”所在,只有在依据语境作出正确判断并选择词义的基础上,再对词义进行适度引申和变通,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译文。,由于一个词语不是孤立的,而是置身于篇章中的。而任何篇章都是上下密切相关的有机体,因此要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譬如同样一个人,在父母面前是儿子,在子女面前是父母,在领导眼里是职员,在下属面前又成为领导等等,他的称呼就会在不同的场合发生相应的变化。,英国哲学家Wittgenstein说“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its use in th

3、e language.”(词义取决于它在语言中的使用)。Firth则更进一步说“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每个单词在一个新的上下文里就是一个新的单词)。让我们先来看看英语中的常用核心词dry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所呈现出来的不同词义:,1. I want my martini dry. (not sweet),译文 我的马丁尼酒不要甜的。,2. There are still some dry st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译文 在美国尚有几个州禁酒。,3. She prefers dry b

4、read. (without butter),译文 她喜欢无奶油的面包。,4. The cows are dry. (not supplying milk),译文 这些母牛缺奶。,英语中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那么,如何从这些纷杂的含义中选择出既符合上下文语境又切合文体与修辞特点的词义出来呢?简单来说,在翻译中只要围绕中心意义(central meaning),通过上下文的语境和文体、修辞等特点来调整它的次要意义(secondary meaning)。根据词汇学的理论研究,次要意义的变化通常有词义的扩大、缩小、升格、降格、转移、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互相转化、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名词等方法。

5、从英汉翻译的角度来说, 我们可以根据文内因素(intralingual variables),如词性确定词义、结合上下文与前后搭配确定词义,根据词的褒贬性确定词义, 通过适度引申确定词义等。当然还要顾及文外因素(extalingual variables),如作者所处的社会及接受的文化、宗教,甚至他所拥有的百科知识来确定某些词语的真实意义。总之,我们切忌孤立地理解一个词,以免出现误译。,5. He gave us a dry lecture yesterday.,译文 昨天他给我们作了一个枯燥无味的讲演。,6. I am sure what he presented was a dry fac

6、t. (plain, undisguised),译文 我相信,他所列举的是铁一般的事实。,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意义分成三类: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 or ideational meaning),言内意义(intralingual meaning),以及语用意义(pragmatic meaning)。 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包括句子)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或事件之间的关系。对应“玫瑰”这样客观世界里存在的物,英语里命名为“rose”,而汉语命名为“玫瑰”。“rose”与“玫瑰”都是语言符号(不同的语言符号),对应客观世界某一物时获得的就是指称意义或概念

7、意义。 句子成分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构成言内意义,言内意义涉及语篇的韵律节奏,衔接连贯以及修辞效果等,因此言内意义也称为语篇意义。决定语篇意义的因素主要是句子的上下文。,语言符号与语言的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构成语用意义。决定语用意义的因素往往需要从言外寻找,如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百科知识等。 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如何做到准确达意、灵活绝非易事,因为我们必须同时考虑意义的三个类型,它们独一或同时对词义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翻译中通过“心悟”与“力行”去理清英汉词汇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这样才能从忠实与通顺上做好翻译工作。,二、翻译示例,翻译过程中词义的选择是任何翻译工作者自始至终需面临的一个现

8、实问题。由于英汉分属不同的语系,所以在翻译时源语与译语之间往往没有相对固定的词义对应关系。刘宓庆在文体与翻译一文中用对比的方式归纳了英汉词字层面上的五种对应情况:1. 完全对等,2. 多词同义,3. 一词多义,4. 词义交织,5. 无对等词语。在词义辨析的基础上还归纳了英汉词语翻译的8种常用技巧:1. 推演法,2. 移植法,3. 引伸法,4. 替代法,5. 释义法,6. 合并法,7. 图形法和8. 音译法。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针对原文的内容对词义进行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词性确定词义、结合上下文和前后搭配确定词义、根据词的褒贬性确定词义、也可以在语言产生空缺现象的情况下通过适度引申来确定词义。

9、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进行分类学习:,词组,(1)round tables (adj. 圆的) (2)round-trip tickets (adj. 往返的) (3)turn round (adv. 朝另一方向) (4)come round (adv. 到某处) (5)a round of applause (n. 一阵) (6)a round of toast (n. 一整片) (7)make ones rounds (n. 巡查) (8)round the world (prep. 在周围) (9)round sb up (v. 集合) (10)round on sb (v. 抨击),1.

10、根据词性确定词义,单词的词性不同,其意义也不同。因此有时可以借助上下文先确定词性,一旦词性确定了, 意义也就确定了。如:,句子,(1) 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 charges attract. (adj.) 译文 相同的电荷相斥,不同的电荷相吸。 (2) Like causes tend to produce like results. (adj.) 译文 类似的原因往往产生类似的结果。 (3) He likes mathematics more than English. (v.) 译文 他喜欢数学胜于喜欢英语。 (4) I like lobster but i

11、t doesnt like me. (v.) 译文 我喜欢吃龙虾,但吃了身体不适。 (5) Like knows like. (n.) 译文 英雄识英雄。 (6) Like attracts like. (n.) 译文 物以类聚。 (7) Like cures like. (n.) 译文 以毒攻毒。 (8) Like for like. (n.) 译文 以牙还牙。 (9) Ive always wanted a garden like theirs. (prep.) 译文 我总想有一座像他们那样的花园。 (10) She acts like she owns the place. (conj.

12、) 译文 她很霸道,就好像那些地方都是她的。,难句分析,I think, however, that, provided work is not excessive in amount, even the dullest work is to most people less painful than idleness. 译文 然而,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工作量不是太大,即使所做的 事再单调也总比无所事事好受。 分析 若把provided 看作过去分词,修饰work,语法上没有问题,但意思不 通,逻辑也不对。如果把它看作一个连词,作“假如”、“只要”解, 意思 就顺了。 (2) We a

13、ssemble thousands of operatives in the factory, and in the mine, of whom the employer can know little or nothing, and to whom he is little better than a myth. 译文 在工厂里,在矿上,我们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工人。(后半句没有翻译) 分析 mine 可以是物主代词(前面不加the),如His specialty is physics; mine is chemistry (他的专业是物理;我的专业是化学) 。mine 也可 以是一个实词,作为

14、名词意为“矿井”、“矿山”。粗看in the factory and in the mine, 可以理解成in his factory, and in my factory 结构。但仔细分析上下文,这里是并没有提及“我的工厂”,而“在 工厂、在矿上有许许多多工人”解是合理的。,一般说来,一个孤立的英语单词,其词义是游移不定的,但当该词处于特定的联立关系中时,它的词义受到毗邻词的制约。因此,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是汉英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可行的办法。,词组,(1) heavy weather 恶劣天气 (2) heavy fog 阴沉的天空大雾 (3) he

15、avy sky 阴暗的天空 (4) heavy storm 暴风雨 (5) heavy road 难走的路 (6) heavy heart 沉重的心情 (7) heavy hand 手段严厉 (8) heavy applause 热烈的掌声 heavy tongue 笨嘴笨舌 (10)heavy market 萧条的市场,2. 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搭配确定词义,句子,(1) That beat me. 译文 真把我难住了。 (2) We can beat him. 译文 我们可以打败他。 (3) He was cursing to beat the band. 译文 他骂了个痛快淋漓。 (4

16、) These constant changes in the weather beat me. 译文 这儿变化无常的天气使我适应不了。 (5) He can beat me hollow he did it. 译文 他的数学比我高明千万倍。 (6) It beats me how he did it. 译文 我不懂他怎么干出这种事来。,难句分析,Suddenly the line went limp. “Im going back.” said Smith. “We must have a break somewhere. Wait for me. I will be back in five minutes. ”,译文 引爆线突然耷拉下来。史密斯说:“我回去看看。一定是某个 地方断了线。等一下,我五分钟就回来。” 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 have a break 常被译成“休息一下”。但是在此句中, 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