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二版 —高职电子信息—王扬帆第13章 继电器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37736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二版 —高职电子信息—王扬帆第13章 继电器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二版 —高职电子信息—王扬帆第13章 继电器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二版 —高职电子信息—王扬帆第13章 继电器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二版 —高职电子信息—王扬帆第13章 继电器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二版 —高职电子信息—王扬帆第13章 继电器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二版 —高职电子信息—王扬帆第13章 继电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二版 —高职电子信息—王扬帆第13章 继电器(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主编:王扬帆 主审:栾良龙,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 组编,继电器的基础知识,继电器实训,继电器使用实训指导,13.1,13.3,13.2,第1章 继电器,学习继电器的分类、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作用。 掌握继电器的符号和典型用途。,正确识别继电器,准确检测常见的继电器。 掌握继电器的选用原则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 学会电磁式继电器、干簧管继电器、固体继电器的使用方法。,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1章 继电器,13.1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它可以用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的电流,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

2、用直流电控制交流电等,是一种“自动开关”,并且可实现控制电路与被控电路之间的完全隔离,在自动控制、遥控、保护电路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常见继电器外形如图13-1所示。,13.1.1 继电器,13.1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图13-1,(1) 按作用原理分,有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风速继电器、加速度继电器、光继电器、声继电器、热继电器等。,继电器的分类,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2) 按照其结构与特征分,有电磁式继电器、干簧式继电器、湿簧式继电器、压电式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步进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等。,(3) 按照工作电压类型的不同分,有直流型继电器、交流型

3、继电器和脉冲型继电器。,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4) 按外形尺寸分,(5) 按触点负载分,微型继电器,超小型继电器,小型继电器,1,微功率继电器,2,弱功率继电器,3,中功率继电器,4,大功率继电器,5,节能功率继电器,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6) 按继电器接点的形式与数量分,有单组接点继电器和多组接点继电器两类,其中单组接点继电器又分为常开接点(动合接点,简称H接点)、常闭接点(动断接点,简称D接点)、转换接点(切断接点,简称Z接点)3种。继电器的文字符号一般用“K R,表示,电路图形符号如表13-1所示。,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1.1 集成电路

4、的基础知识,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如图13-2所示。 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

5、,图13-2,13.1.2 继电的应用及主要技术参数,1.继电器的使用原则,(1)首先必须了解继电器的工作条件 (2)确定使用条件后,查阅继电器厂家的相关资料,根据参数确定选用的继电器型号 和规格。 (3)注意继电器的外形和尺寸与设备安装环境空间是否匹配,还有电路板安装布局是否符合设计要求。,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另外,在选用继电器时,对被控对象(负载)也要给予充分的考虑,不同的被控对象(负载)对继电器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负载主要有白炽灯、电机负载、感性负载、容性负载、直流负载、低电平负载等。,2.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3.继电

6、器的基本作用,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间接控制,(2) 隔离控制,(3) 保护二极管的作用,图13-4,图13-5,图13-3,1.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开关器件。它实际上是一个带有接点的电磁铁,由电磁系统与接点系统两部分组成。典型的电磁式继电器的外形及结构如图13-6所示。,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13.1.3 继电器的基础结构,图13-6,2.单簧管继电器,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图13-7,干簧管继电器也是最常用的继电器之一,它由干簧管和线圈组成,如图13-7所示。,3.固体继电器,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固体继电器简称SSR,是一种新型的电子继电器。固体继

7、电器采用电子电路实现继电器的功能,依靠光电锅合器实现控制电路与被控电路之间的隔离。,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1) 直流式固体继电器,如图13-8所示。,(2) 交流式固体继电器,如图13-9所示。,图13-8,图13-9,1.2 继电器实训,13. 2. 1 继电器的识别,第一部分:用字母“”表示继电器的主称 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继电器的功率或类型 第三部分:用字母表示继电器的外形特征 第四部分:用12位数字表示序号 第五部分:用字母表示继电器的封装形式,1.继电器的命名方法,继电器的型号命名一般由5部分组成: 字母 字母 数字 字母,1.2 继电器实训,密封继电器通常将型号和引出端示意

8、图标示在继电器上,如图13-10所示。,2.继电器的引出端,图13-10,1.2 继电器实训,图13-11,3.继电器标识举例,如图13-11所示说明。继电器交流参数为:3A-120V,直流参数为:3A-28V。JZC 21F/006 1Z21中各项的含义为:J:继电器主称;Z:中功率;C:超小型; 21:序号;F:封闭式;/006:额定电压6V; 1Z:一组转换接点;2:防尘罩式(1:塑封式) ;1:纯银镀金接点(2:纯银接点)。,1.2 继电器实训,13. 2. 2 继电器的检测,1.电磁式继电器检测,(1)检测继电器线圈 继电器可以用万用表进行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X 1k”挡或“R

9、X 100”挡,两表笔(不分正、负)接继电器线圈的两引脚,万用表指示应与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基本相符,如图13-12所示。如阻值明显偏小,说明线圈内部局部短路。如阻值为零,说明两线圈引脚间短路。如阻值为无穷大,说明线圈已断路。以上三种情况均说明该继电器已损坏。,1.2 继电器实训,图13-12,1.2 继电器实训,图13-13,(2)检测继电器接点 给继电器线圈接上规定的工作电压,用万用表“RX 1k“挡检测接点的通断情况,如图13-13所示。,1.2 继电器实训,未加上工作电压时,常开接点应不通,常闭接点应导通。 当加上工作电压时,应能听到继电器吸合声(喀哒、喀哒声),这时,常开接点应导通,常

10、闭接点应不通,转换接点应随之转换,否则说明继电器损坏。对于多组接点继电器,如果部分接点损坏,其余接点工作正常,则仍可使用。,1.2 继电器实训,2.干簧管的检测,(1)静止状态检测,如图13-14所示。 (2)当磁铁靠近到一定程度,万用表指针指零时,说明干簧管的两个触点接通,如图13-15所示。,1.2 继电器实训,图13-14,1.2 继电器实训,图13-15,1.2 继电器实训,4.继电器的应用实例,3.继电器的测量练习,准备各种类型的继电器,用万用表检测其性能。,继电器远程控制电灯电路如图13-16所示,在电路中,一组12V的电池,经过两条很短的电线L(每条电线的电阻极小,忽略不计)来点

11、亮一只12V/25W的灯泡(所需电流约为2 A)。若灯泡点亮时的电阻为6,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12V/6 =2A,所以灯泡发光。,1.2 继电器实训,图13-16,1.2 继电器实训,如果因实际需要,把灯泡装到离开关很远的地方,则电线必须要加长,电线的电阻也相应增大了许多,这就再也不能忽略不计了。假定每条电线上电阻增加到60,那么经过电灯的电流变化为=12V/(60+60 ,+6 )=0. 1A,结果因为电流太小导致电灯不亮。 如何使电灯亮起来呢?如果用提高电源电压(由12V提升到252V)的办法,让通过灯泡的电流达到2A也能发光,如图13-17所示。 继电器远程控制应用电路,如图13-18所示。,1.2 继电器实训,图13-17,1.2 继电器实训,图13-18,1.3 继电器使用实训指导,(1) 掌握继电器、干簧管的检测技能 (2) 掌握继电器、干簧管在实际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3) 巩固三极管的检测和应用技能 (4) 巩固语音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5) 巩固集成电路与分立元件电路连接的基本技能,实训目的,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