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教案2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37711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锦屏中学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任课教师蒋红英教学对象九年级课时一节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本章的核心内容是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科学发展体能。本节课的主题是科学健身,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使用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的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科学健身的观念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脉搏与运动的关系。技能目标: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学会简单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情感目标:树立合理、科学健身的理念。社会适应目标:学生能踊跃发言,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所授班级为我校高一(2)班,共55个学生,其中

2、大多数学生来自城市,多少了解一些科学健身的知识。身心特点:我班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启发式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和科学健身的重要性,使学生对科学健身的概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基本的了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开始教师:上课!向同学们问好:同学们好!学生起立向老师问好:老师好! 导 入 部分(2分钟)教学内容问答法,导入主题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在体育锻炼中有没有出现过很轻松或者很疲劳的情况?出现过这些情况就说明你没有科学健身,在体育锻炼中太过轻松是运动负荷太小,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3、;而太过疲劳是因为运动负荷太大,影响身体健康。那怎么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呢?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判断自己的运动负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动负荷自我检测的方法。板书: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1.学生认真听教师的提问,并思考教师的问题2.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 主 题 教 学(8分钟)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引导法、讲授法教学内容: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教师活动:1.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学们,通过大家平时的体育锻炼,你们觉得应该怎样检测运动负荷的大小呢?2. 学生展示:教师请学生谈谈个人对于运动负荷的检测方法的猜测及认识。3.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分析和总结:

4、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可以摸到的动脉搏动成为脉搏。脉搏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参加运动时,随着运动负荷的加大,脉搏跳动也随之加快。但经常运动的人,由于心脏机能提高,在承受相同负荷是,脉搏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低,而且恢复也较快。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自己的脉搏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1.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怎样检测运动负荷的大小。2. 小组成员积极回答:自己认为检测运动负荷大小的方法。其他同学认真听展示同学的回答。3.总结检测运动负荷大小的方法。1. 学生认真听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对不明白的问题寻求帮助。2. 思考并操作:将自己适宜的运动负

5、荷与小组成员进行比较、分析。适宜运动负荷的判断及其测定谈论展示法、讲授法教学内容:适宜运动负荷的判断方法及检测方法教学活动:1. 导入:我们知道了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那么我们该怎么把锻炼控制在适宜运动负荷内呢?2. 讲授:教师讲解适宜运动负荷的判断及其测定方法。(一) 个人适宜运动负荷的判断适宜的运动脉率=(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的脉率最高脉率: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每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率可以达到220次每分。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率应该保持在最高脉率的50%80%的范围内。(二) 脉率的测定方法1. 准备一块能计时的表;2. 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3. 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钟的脉搏跳动次数;4. 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以10,就是此时的脉率。讨论教师请各小组讨论,根据以上内容和方法测量出适合自己的运动负荷,并做好记录。3.小组成员展示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思路清晰,普通话标准。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进行评价与表扬。布置作业(2分钟)布置课下思考问题:怎样通过主观感受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合理?结束(1分钟)教师:下课!向同学们再见:同学们再见!学生起立向教师再见:老师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