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5.10.25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34593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5.10.2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5.10.2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5.10.2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5.10.2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5.10.2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5.10.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5.10.2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中医药大学本(专)科课程教学大纲精神科护理学(供护理学专业用) 执笔人:李梅枝 审定人:王金爱 学院负责人:田雪飞一、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精神科护理学是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精神疾病的防治和护理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制度的一门学科。掌握精神疾病患者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精神疾病护理的开展以及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精神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专业课。本门课程内容分为十一章。分别为绪论、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精神科护理技能、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神经症患者的护理、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

2、的护理、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科治疗观察与护理。教学内容以精神科的基本原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护理知识为重点,对其中理论难点,要循序渐进,讲深讲透。 二、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了解包括精神因素在内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了解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能初步对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讲课内容以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为主,并讲授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等。见习主要帮助学生将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见习过程中学会如何收集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史,掌握常见精神疾病患者的整体护理

3、,了解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如下:(一) 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工作内容以及精神科护理的常用工作方法。2.掌握精神科护理的护理程序,精神科各种常见疾病护理的相关概念、目标和内容,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精神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3.了解精神科各种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等。(二) 能力培养目标1.熟练掌握精神科护理工作实用技术,如精神科安全护理、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护理等。2.具备精神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能力,并能根据精神疾病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患者及其家属不同的健康指导。(三) 素质教育目标由于精神

4、科护士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承担者,她们要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服务与照顾,精神科护士所从事的工作要求她们不仅要熟练掌握精神科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掌握预防医学、社会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和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与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相互沟通的技巧,并将精神卫生保健知识传递给普通民众,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其向精神疾病患者及普通民众提供护理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绪论【教学内容】1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及主要任务。2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5、。3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精神医学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目的要求】1.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2.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3.熟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精神医学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4.了解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参考学时】 2(理论)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1.精神病和精神疾病的概念。2.精神疾病的病因学。3.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4.精神症状的本质和特点。5.认知障碍的概念及主要内容。6.情感障碍的概念及主要内容。7.意志障碍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目的要求】1.掌握精神病和精神疾病的概念、精神症状的本质和特

6、点。2.重点掌握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障碍、自知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与行为障碍及意识障碍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学会对精神症状进行评估。3.熟悉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4.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病案分析【参考学时】 5(理论)第三章 精神科护理技能【教学内容】1.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建立。2.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与记录。3.精神科康复训练护理。4.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5.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概念。6.精神科专科监护技能。【目的要求】1.掌握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过程及技巧治疗性沟通。2.掌握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内容

7、、方法与记录。3.掌握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概念及种类。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出走行为、噎食和吞食异物患者的征兆特征、预防以及发生时的紧急处理。4.掌握精神科安全护理措施。5.熟悉木僵患者的表现及护理措施。6.熟悉精神科的分级护理、精神科病房相关制度及护理常规。7.了解精神康复的基本内容和康复训练的目的、措施与步骤。8.了解精神科患者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参考学时】 5(理论)第四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教学内容】1.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2.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阿尔

8、茨海默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4.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5.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6.颅内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7.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8.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9.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与护理。10.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程与预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11.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和精神

9、活性物质的分类。1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基本概念。2.掌握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和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3.熟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护理。4.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5.了解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6.了解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程与预后、诊断、治疗。7.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10、8.了解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9.了解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10.了解颅内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11.了解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12.了解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病案分析【参考学时】 3(理论)第五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教学内容】1.精神分裂症的概念、致病因素。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及特点。3.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及预后。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案例。【目的要求】

11、1.掌握精神分裂症的基本概念、临床分型及特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2.熟悉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3.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与治疗原则。4.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能作出评估与护理诊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病案分析【参考学时】 4(理论)第六章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教学内容】1.心境障碍的概念。2.心境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心境障碍的临床症状、诊断标准、治疗与预防。4.躁狂状态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5.抑郁状态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目的要求】1.掌握躁狂状态、抑郁状态的临床特点和相应的护理措施。2.熟悉心境障碍的概念、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护理问题。3.了

12、解心境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与预防。【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病案分析【参考学时】3(理论)第七章 神经症患者的护理【教学内容】1.神经症的概念。2.神经症的共同特点与分类。3.常见神经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4.神经症患者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5.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和共同特点。6.应激相关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症的概念、临床表现。2.掌握神经症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3.熟悉神经症的共同特点、分类与治疗原则。4.熟悉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和共同特点。5.熟悉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6.了解常见神经症

13、的病因与发病机制。7.了解应激相关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教学方法】理论教授、课堂讨论、病案分析【参考学时】4(理论) 第八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教学内容】1.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的概念。2.进食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常见类型的临床表现、病程及预后、治疗与护理。3.睡眠与睡眠障碍的概念。4.常见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5.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目的要求】1.掌握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的概念。2.熟悉进食障碍常见类型的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3.熟悉睡眠与睡眠障碍的概念。4.熟悉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5.了解常见睡眠

14、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6.了解进食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程及预后。【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病案分析【参考学时】1(理论)第九章 儿童及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教学内容】1.精神发育迟滞的概念、病因、精神发育迟滞的四个等级、治疗原则与预后、护理。2.儿童孤独症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与预后、护理。3.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与预后、护理。4.青少年品行障碍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与预后、护理。5.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与预后、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常见疾病类型。2.熟悉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的概念。3.熟悉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4.熟悉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及四个等级,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5.了解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的治疗与预后。【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病案分析【参考学时】 1(理论)第十章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教学内容】1.概念:人格、人格障碍。2.人格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共同特征3.常见人格障碍的临床特点。4.人格障碍的诊断与分类5.常见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