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34442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目录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 二、小池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三、风是邮差转的练习四、小星星印度舞手眼练习五、采桑谣傣族舞六、俏兰花安徽花鼓灯七、小兵风格及队形练习八、最美的花季表演组合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1、训练目的: 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柔韧性,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2、主要动作及规格: a. 把下踢前腿:虎口掌双山膀准备,身体直立,主力腿收紧直膝,动力腿经过擦地绷脚,以脚尖带动整条腿走最远路线向上踢起,快踢轻落。b.拳形:四指握紧拇指压于中指上。c.虎口掌:五指在伸直的状态下,虎口尽力张开,指根压紧上翘。掌外侧用力外推,掌心呈涡形。手腕与手背呈弧状,切不可呈直角状,

2、俗称“折腕子”。e. 踏步位端掌:在丁字位基础上,胯向2点方向,身向一点,右脚自然虚踏于后,身体重心微向前。左手背于身后,右手保持虎口掌形,肘部外旋呈圆臂状,掌心向上对胸前,眼视一点方向。f.点步位顺风旗:在丁字位基础上,左脚向前脚虚点于2点方,重心在后,右手托掌位,左手山膀位,形成顺风旗位,眼视一点方向。g.大八字位抱拳:身体面向一点,双脚成大八字位,双手抱拳礼。h.抱拳礼:右手握拳,左手掌形,合拢在胸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左掌四指并拢伸直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i亮相

3、:一连串动作之后突然静止,眼睛定格。g.扬掌:手心向上,整个手臂在斜上方约45度。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面向5点,丁字位,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背手位。准备音乐:(朗诵+两个八拍)朗诵部分,可分组朗诵,也可集体朗诵。朗诵前由面对五点转身面对一点,可自由安排。(1)1-4 上前一步,抱拳礼5-8 屈膝碎步后退(2)1-4 同(1)5-8 5-8 双背手第一段:(四个八拍)(1)1-2右脚向三点方向跨步,左脚跟随,右臂经下向左划立圆,左臂随右臂划立圆3-4正步位对3点屈膝团身,腹前砸拳5-8左脚点步,顺风旗亮相眼视一点。(2)1-2双晃手,经正上位落至旁平位四点方向,右腿屈膝,左

4、腿勾脚直膝向8点伸出,眼视手的方向。 3-4左脚8点方向落地,右脚跟至踏步位,晃手右手至端掌位,左手背手,眼视手。5-8端掌亮相,眼视一点方向。(3)1-2正步位半蹲,腰间握拳 3-4顺风旗,双腿跳开大八字位蹲,眼视3点中位 5-8重复1-4做反面动作(4)1-4腰间握拳,屈腿团身,碎步向后退5-8脚下自然位,双山膀 ,最后一拍左脚上步第二段:(四个八拍)(1)1-2踢右前腿3-4脚尖点地5-6正步位半蹲,腰间握拳7-山膀位8-右脚上步(2)重复(1)动作踢左前腿(3)-(4)交替大踢腿四次第三段:(四个八拍)(1)1-正步位半蹲,腰间握拳 2-大八字位,胸前抱拳 3-4 重复1-2 5-8三

5、点方向跨步,左前点步,右手经过体前平抹,指尖带动穿手到扬掌位,左手胯旁按掌(2)1-4重复(1)1-45-8 腰间握拳,屈腿团身,碎步向后退(3)-(4)重复第一段(1)-(2)动作 结束段(两个八拍+5拍)(1)1-正步位半蹲,腰间握拳2-大八字位,胸前抱拳3-4 重复1-25-8 腰间握拳,屈腿团身,碎步向后退(2)1-4继续腰间握拳,屈腿团身,碎步向后退 5-8胸前抱拳碎步向前(5拍)1-4继续碎步向前 5-自由造型4、教学提示: a. 有感情朗诵,熟记朗诵内容。b.踢腿注意身体中正,直膝绷脚,主力腿直立,上身控制住,快踢有控制的落下。c.交替踢腿时,注意重心的转换。5、教育意义:让孩子

6、们在音乐、诗词、舞姿的感召下,树立民族责任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6、歌词: 朗诵部分: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歌词部分:那天上网看到了少年中国说,我的心里震撼了,我在做什么?中国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少年中国将由我们主宰。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我是中国少年,我有责任感,我们要有志向我们站起来.我是中国少年,我有责任感,我们要有志向我们站起来。二、小池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1、训练目的训练古典舞身韵的

7、动律元素,强化气息连接动作的重要性,以及胸腰的练习。2、主要动作及规格要领a、提:在“沉”的基础上,深吸气,感觉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而带动腰椎由微弯状一节一节直立,感觉头部顶向虚空,提至胸腔之气不能静止憋住,同时眼皮也有微松状逐渐张开,瞳孔以气之力放神。b、沉:在坐的姿态上通过呼气使气息下沉,感觉气没丹田,以沉气之力带动腰椎从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在此过程中眼皮随之沉气而徐徐放松。c.冲:吸气“提”准备,在沉的过程中用肩和胸大肌向8点或2点方向水平冲出,肩与地面要保持平行线,腰侧肌拉长,眼神和冲的方向一致。d.靠:吸气“提”准备,在沉的过程中用肩后部及后侧肋带

8、动上身向4点或者6点靠出,感觉前肋往里收,后背侧肌拉长。要求肩与地面保持水平拉出,上身如向右靠头则微左转,眼放神,头及颈部略向下梗。e.扬掌:手心向上,整个手臂在斜上方约45度。f.盘腕:腕部为轴,由指带动腕关节做8字圆运动,组合中是向外做盘腕动作,要求由食指的外沿引领,指尖带动盘平圆的路线。盘腕时,腕关节松弛,路线盘平,肩肘关节松弛,不可架肘。g.卧云:在踏步蹲的基础上,双膝重叠,盘坐地面。h.小荷尖尖:在双手合掌的基础上,双膝重叠,盘坐于地面。3.组合顺序与节奏准备位置:卧云对1点,左旁移,双手在左胸旁,右手兰花掌,左手兰花掌,手腕相贴,转头对2点,眼视2点下方。准备音乐:(两个八拍)(1

9、)1-8 保持准备位置不动(2)1-2 身体回正,双手经盘腕到对腕,手型保持兰花掌,眼视1点3-4 合掌到小荷尖尖,眼视1 5-8 沉,同时双手经斜下位到双背手。第一段:(两个八拍四拍)(1)1-2 提,吸气,同时右手按掌位,提腕,眼视1点3-4 沉,呼气,同时右手按掌位,压腕,眼视下方5-6 提,吸气,同时右手提腕经上到2点斜上位,眼随手动7-8 靠,呼气,同时右手落至2点斜下位 (2) 1-2 提,吸气,同时右手经上弧线,似轻托蜻蜓飞走 3-4 冲,呼气,同时右手至按掌位,眼视2点下方 5- 靠,经吸气到呼气,同时右手到单扬掌, 6-7 停住舞姿 8 -欲上先下的反律,沉同时右手松腕柔指(

10、3)1-2 提,同时右手向外盘腕,眼随手动 3-4 沉,同时右手收回背手,眼视下方第二段:(两个八拍四拍)重复第一段(1)(3)反面动作第三段:(两个八拍四拍)(1)1-左手单扬掌对8点,右手旁斜下位点地,体对1点,转头对8点,眼视8点上位。似看突然向上空飞走的蜻蜓 2-4 停住舞姿 5-拧身至2点,同时左脚划至燕式盘坐,左手经8点抹手到2点斜上位,眼视2点上位,右手旁点地 6-8 停住舞姿(2)1-4 沉,同时左脚收回双跪坐,双手收回体侧,眼随手动 5 -提至胸腰,右手兰花掌经身前提至上位压腕 6 -保持胸腰,左手兰花掌经身前提至上位压腕,与右手形成对腕 7-保持胸腰,双手合掌,眼视手尖,似

11、看荷叶卷叶 8-保持胸腰,小荷尖尖,眼视手尖,似看蜻蜓停立在上(3)1-4 呼气,经倾转头向1点,同时屈肘收小荷尖尖到胸前,回到沉,双背手,眼视下方第四段:(两个八拍四拍)(1)1-2 吸气,双跪立,双膝分开与肩宽,同时左手向后划立圆,眼视2点下位,似看树荫映照在明净的水面 3-4 呼气,胸腰,同时右手兰花掌向上,眼视上,似树荫在晴朗柔和的风光中摇曳 5-6右起(1)1-2 7-8 左起(1)3-4(2)1-4 沉,回到双跪坐,同时左手屈肘落回体侧,似树荫遮住水面 5-8 重复第三段(2)5-8(3)1-4重复第三段(3)1-4结束段:(一个八拍)(1)1-4 冲,同时对腕盘手,右手外盘,左手

12、内盘 5-8 保持造型4、教学提示:a、“提沉”是躯干的“上下”动律,一定要结合气息来完成,从动律的角度必然是先“沉”而后“提”。b、“冲靠”是在提、沉基础上躯干的“斜移“运动c、注意气息与动作的配合,要贯穿始终,用气息连接每一个动作。气息讲求“呼吸在先,动作在后,蓄势气藏,收吸放呼;四肢未动气先提,提中有沉、沉中有提,提沉对立统一”的运动要旨。d、遵循身韵的反律规律,逢提必沉、逢冲必靠、逢开必合、欲紧先松。e、将动律元素、眼神以及诗词中描绘 “小荷花蕾”、“涓涓细流”、“树荫摇曳”、“蜻蜓停立”的优美画面有效结合,充分了解身韵中“起于心、发于腰、形于体”的核心审美。d.注意组合中“提、沉、冲

13、、靠”动律元素的规格要领。5.教育意义 a. 通过学习古诗词小池,了解诗词中作者新颖的想象力和拟人的表达手法,感受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并学习运用肢体动作表达,进一步树立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环保意识。 b.通过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学习,感受蕴藏在其中的身体哲学,初步感受阴阳、子午、圆融、流畅、典雅、刚韧等中国传统美学法则。6.歌词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三、风是邮差转的练习1、训练目的:训练原地平脚碎步转,旋转时留头甩头的配合与方向的把握。2、主要动作及规格:a.原地平脚碎步转:双手旁按手位,脚下平脚碎步。以向左转为例,身体转到二分之一处时保持

14、留头、眼视一点为目标点,继续向左转回时,头迅速做甩头,眼迅速找到一点方向的目标点。b.追风:双手拳形曲臂于腰间交替摆动,脚下做跳踢步向前行进,右脚先起,做追逐状.c.吹风:屈膝半蹲平脚碎步,双手胸前曲臂托起掌心向上身体前倾,嘴巴做吹风状。d.接风:身体面向一点方向,上左脚跳并步蹲,双手经体旁落下至前斜下位掌型双手并拢手心向上眼视手,直膝站直双手托到前斜上位眼视手。双手经旁打开落到正下位,平脚碎步身体从一点向左转到五点停住,形成转。e.迎风1:身体面向一点方位,经含胸右手掌型经上弧线打开至旁平位手心向上展胸,双脚由屈膝右腿向旁上步打开移重心。左脚跟回,左手经上弧线到合掌含胸。f.迎风2:右手做穿手,指尖带动手背向上,经下弧线从身体斜下方穿至八点斜上方,眼视手头随动。左手回旁按手位,经蹲移重心左腿向八点上步,右腿绷脚点地。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准备位置:场下7点方向出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手正下位。准备节奏:(四个八拍)(1)保持准备动作不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