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商业与政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4215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商业与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商业与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商业与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商业与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商业与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商业与政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经济 (一)商业的发展 1、商业发展的表现 (1)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原始商业。 (2)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流动为商,坐地为贾。) (3)周朝时期:“工商食官”,商业为政府服务。 (4)春秋战国: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出现都会,金银成为货币。(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吕不韦资助嬴政他爹。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一字千金,) (5)秦朝:颁布管理“市”的法律。 (6)汉朝:县以上设置管理“市”的机构,通西域,丝绸之路开通。 (7)南北朝:出现“草市” (8)隋唐时期:外国商人来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发达。邸店、柜房、飞钱。 (9)宋朝时期: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严

2、格监控;打破了坊市限制,取消了营业时间、地点限制;出现纸币,集镇、夜市、草市兴盛,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商业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 (隋唐时期,商业的经营范围还在固定区域,长安城有东市和西市,所以现在我们把购物叫买东西跟这有关系。当时是实行宵禁的,黄昏时分击鼓四百下城门就得关闭,做生意就赶紧收拾东西回家,鼓声六百下坊门就得关闭,行人得赶快回家,慢了就要挨板子了。虽然有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感觉当时是夜生活丰富,其实也都是一些官员,他们有特权。到了宋朝,夜市才算是真正红火起来,据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记载,当时临安夜

3、市十分热闹,什么衣帽扇帐,盆景花卉,鲜鱼猪羊,糕点蜜饯,时令果品,应有尽有。) (10)元朝时期:广泛流通纸币,大都成为国际大都会。 (11)明清时期:江南商业市镇兴起并出现专业化趋势(清乾隆嘉定县志记:“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罗店。至新泾镇凉鞋,安亭、黄渡镇蓝靛,亦为商贾所集”。);四大商业名镇位于交通要道(景德镇、朱仙镇、汉口镇、佛山镇)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广泛流通;区域性商人集团出现,如晋商、徽商(乔家大院、胡雪岩。会馆是给商人联络感情,共享商业信息,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等。 (12)朝贡贸易:官方组织,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特点是厚往薄来,政治服从为主,目的是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

4、域奇珍异宝的需求。 (13)货币的发展:商朝:货贝;西周:铜钱;春秋战国:铸币,金银并行,金银为上币,铸币为下币;秦朝:秦半两,从半两钱开始,外圆内方成为我国铜钱的固定形式;汉朝:汉武帝铸五铢钱,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最久的货币;魏晋南北朝:谷帛货币;唐朝:唐高祖铸开元宝通,自此以后我国衡制不再以铢计算,而改为两、钱、分、厘的十进位法,其中一钱指一枚开元钱的重量;宋朝:铜钱、铁钱、交子,“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可以兑换钱,也可以流通;元朝:出现了不兑换的纸币“中统宝钞”并在元代长期使用;明清:以铜钱为主,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2、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 (1)唐代以前:

5、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是商业中心。(唐人写诗赞美:“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3)北宋: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加强。 (4)元朝:大都,杭州,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3、商业发展的特点 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难以发展壮大。 城市发展随商业的发展呈现不同特色。 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全面发展 商业与商人的地位不高,受政府的压迫。 (二)经济发展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 适应自给自足

6、的自然经济需要。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低。 (2)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以商为末,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商业垄断、贬低商人、限制经营、征收重税。) (3)表现:商周:鼓励商业发展;战国: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商鞅变法开始确立;汉朝: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及加重征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中唐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统治者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破坏了工商业的

7、正当经营,以至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影响 前期有利于保护农业正常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税收,巩固政权。 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1)明朝海禁政策: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明太祖下令:寸板不许下海。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 。法律规定严厉惩处办法。明朝中期隆庆皇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史称“隆庆开关”。据估计,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72年间,自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输入明朝的银元,至少在1亿元

8、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明朝国内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也为明朝中国商人积极参与当时已经建立起来的东亚及太平洋贸易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的交流。只留广州十三行与外商进行官方贸易往来。 (2)原因 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东、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倭寇骚扰沿海、葡萄牙占据澳门) 满清统治者前期为防止反清力量与外界联结,乾隆以后清朝政府对自己经济和政治实力的过分盲目自大。(1793年英国马格尼公爵访华,试图与清朝建立平等贸易伙伴关系,被乾隆皇帝拒绝,并发圣旨:“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9、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3)评价 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3、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1)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2)标志:丝织业出现雇佣劳动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按日取钱)。 (3)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因素:自然经济在全国仍占据主导地位;官府的沉重剥削,农民贫困;“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海禁”政策的实行;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根本原因)。 4、近代前夜中国出现的危机 (1)危机:中西国力兴衰易位。 (2)原因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对外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落后的自然经济、重农抑商及海禁闭关政策等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