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简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34051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克纳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克纳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克纳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克纳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克纳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克纳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克纳简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介: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美国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其主要脉络是这个县杰弗逊镇及其郊区的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系中共6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在各个长篇、短篇小说中穿插交替出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福克纳也是一位出色的推理小说作家,出版过一系列的犯罪小说马弃兵(Knights Gambit)。1949年,福克纳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斯德哥

2、尔摩发表的得奖感言是诺贝尔文学奖最精彩的感言之一。他说道:“我拒绝认为人类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能够忍受艰难困苦,也终将会获胜。”这席发言和他的性格十分吻合。他捐献了自己获得的奖金,要“成立一个基金以支持鼓励文学新人”,最后建立了国际笔会福克纳小说奖.福克纳从1957年起担任弗吉尼亚大学的驻校作家,直到1962年去世.家族人物:威廉福克纳生于1897年9月25日,出身名门望族,全名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支配这个家族想象力的是福克纳的曾祖父威廉克拉科福克纳老上校。他既是种植园主,又是军人、作家、政治家。他还是经营铁路的企业家,他修的铁路是当地唯一的铁路。牛津小镇留下老上校鲜明的痕迹。老上校死后,坟头矗

3、立起一座8英尺高的意大利大理石雕像。讲老上校的传奇故事成为人人参与的一项仪式。州内一个镇也是以他的名字福克纳来命名。他还著有几本小说和其他一些作品,这种文学传统一直在家中传承了下来。福克纳作品中的“约翰萨托里斯上校”就是在他曾祖父的基础上创作而来的。 但是威廉福克纳的父亲却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不肖子孙,他的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却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但福克纳为他的母亲自豪,她意志坚定,自尊心强。屡屡失败的父亲与坚强自尊的母亲势不两立。在童年,母亲经常强迫他在“软弱”和“坚强”中做出选择,让他从小就体验到深深的分裂和痛苦。威廉福克纳比同龄人长得矮小,整个童年都在希望自己能长得高大些。曾祖的荣

4、耀与父亲的落寞构成的巨大反差,家庭的分裂加上身体上的劣势,促使他对想象力从喜欢发展到依赖。福克纳逐渐远离集体活动,甚至逃学。威廉福克纳把自己看作是曾祖父的孩子,从儿童时代就模仿老上校生活。他拒绝用父亲的名字卡斯伯特,而把家族巨人的名字威廉看成是自己真正的名字。9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说,“我要像曾祖爷爷那样当个作家”这句话他一再重复,变成一句口头禅。编剧生涯后来他搬到好莱坞,开始了编剧的生涯,为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1946)和海明威的犹有似无(To Have and Have Not)改编电影剧本,导演都是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福克纳和霍克斯的秘书梅塔卡彭特还有

5、一段恋情。 出名的酒鬼:他也是个出名的酒鬼,纵贯一生都浸泡在酒精之中。据传他在喜事之后会更豪饮,一喝就会持续很久。而且经常躺在床上喝,还要家人带酒来陪他。 情感世界福克纳的小说泄露他一生努力掩饰的一切:他把分裂和痛苦的肇始与势不两立的父母的所作所为联系起来。押沙龙,押沙龙中罗莎克尔德菲尔德小姐在母亲的死亡和父亲的生存之间进退两难,发现自己的童年还没领略就消失了,这出悲剧其中就有福克纳的痛苦身影。福克纳和埃斯特尔青梅竹马,“小情人”的关系持续多年。但是因为他是一个没出息的父亲生下的不成器的儿子,他看来是个无望的求婚者。双方的父母都不同意他俩的结合,认为他无固定职业,无前途可言,没有资格谈婚论嫁。

6、眼看着埃斯特尔与人订婚,“他的世界破碎了。” 英雄无用武之地个人世界的崩溃,外在世界也在濒临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统治西方近一个世纪的和平、繁荣和进步濒临末日。也许自己能在世界的崩溃中有所作为?他梦想实现曾祖父那样的荣耀,他决心当飞行员。他找到兵站,但被退了回来。人家嫌他身材矮小,体质羸弱。他接连遭受到情人、亲人和家乡征兵站的抛弃,无法在牛津再呆下去了。他踏上了去纽黑文的英国征兵站的征程。到那儿,他编造身份、伪造文件作为英国人威廉福克纳被接收了,受训当皇家空军飞行员。他练习柔软体操、急行军、学习航空和飞行原理。眼看就要驾机参战了,孰料战争于1918年11月11日结束了。 他于12月初回到牛

7、津,没有受伤,没有奖励和表扬。失恋加上英雄无用武之地,福克纳体味了自己命运的多舛。 创作的冲动碌碌无为的生命,虽然让他一事无成,但他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福克纳独坐书房时,默然眺望窗外,在日渐消失又日渐兴起的世界中,他既看到了荣华富贵,也看到了残酷无情:为了让地上长出可供牟利的东西来,可以不惜奴役一个民族,毁坏一片原野。他看到了庸俗、卑鄙、不择手段和旺盛的精力。他更看到他自己:一个羞怯苦恼的人,疑虑、恐惧、担忧,失落感和黑暗感步步逼近,对种种生活问题一筹莫展。若想要在今后的人生中保持自尊,必须有所作为,他对自己说。这时,他的内心涌动着两种互相矛盾的冲动,创造的冲动和破坏的冲动,他回忆,同时进行

8、审判、剖析。这种双重性日渐成为他处理经历和往事的惯用方式和特征。他通过想象和模仿的策略,从伟大的祖先身上吸取精神动力的题材。成年以后,他屡次想起那些讲到曾祖父的故事,常常激动不已。他的曾祖父成了他生活中的伟大人物,精神向导。像曾祖父那样成就军功是不可能了,这时对他来说,小时候“我要像曾祖爷爷那样当个作家”这句话响彻耳根。活在世上,只有写作,写虚构小说,才能驾驭这个鱼龙混杂的世界,才能超脱困惑,跨出死胡同,走向宁谧的天地。对于他来说,只有另一个世界才能成为这个世界的治疗。他决定把天才全部贡献给艺术。 拒绝毁灭1950年,福克纳终于出大名了,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功来了,有名有利了,他反而感觉空

9、虚了。这时他更加感到,他真正需要的是创作本身。多年来,他建立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即一直抱住自己虚构的世界不能松手。一旦对通向虚构世界的路和虚构世界的联系失去把握,他生活的信心便会动摇。出人头地固然比被人冷落好,但是,却不能给他持久地满足。写作中,总有一个个声音对他歌唱。就像写第一篇小说坟墓里的旗帜时,写吉本的声音呼唤出他最喜爱的凯蒂的形象。一个个独特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把空荡荡的工作室变成热闹的王国,把生活中的寂寞和痛苦融化掉。什么也缓解不了福克纳写作的欲望,金钱、爱情、名誉都不能。 他需要不断地扩大他的王国,把不同的部分联系起来。写完一部书后,短暂的舒适、喜悦和完成感,很快被空虚淹没了。他的创作

10、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也是拒绝毁灭的办法。去吧,摩西是他最后一部重要的小说,他进一步探索了“荣誉、真理、怜悯、体贴和忍受悲痛、不幸的能力”等他熟悉的题材,刻画了一个个努力奉行的人。 作品特点福克纳笔下的剧情浸染着人物的复杂心理变化,细腻的感情描写穿插其中。他的作品最大的外在特点是绵延婉转及结构极为繁复的长句子和反复斟酌推敲后选取的精巧词汇。他一生多产,令很多美国作家艳羡不已,不过也有很多人对其持批评态度。他和风格简洁明了、干脆利落的海明威更是两个极端。一般认为他是1930年代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现代主义作家,与欧洲文学试验者乔伊斯、伍尔芙、普鲁斯特等人遥相呼应,大量运用意识流、多角度叙述和

11、陈述中时间推移等富有创新性的文学手法。福克纳深受家庭传统和南方风土人情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有南方人特有的幽默感,深入刻画黑人与白人的地位、相处、矛盾等敏感问题,生动描绘出惟妙惟肖的南方人形象。写作生涯早期,一位编辑错将他的名字拼为“Faulkner”,福克纳本人也决定将错就错使用下去。福克纳的犯罪小说马弃兵(Knights Gambit),主角为律师加文施蒂芬斯(Gavin Stevens,也出现在福克纳其他一些小说内),他对约克纳帕塔法郡的人情世故了如指掌。福克纳的很多小说都设在这个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郡(Yoknapatawpha County)中,原型是他故乡所在的拉斐特郡(Lafayett

12、e)。约克纳帕塔法是福克纳作品的标志,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虚构地点之一。他在牛津)的故居也改成了博物馆,由密西西比大学管理。 影响:福克纳逝世后,美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对他的研究本身已经成为一门学问。各国不断翻译、介绍他的作品,有些地区(特别是拉美)的作家的创作明显受到他的影响。福克纳已经成为一个现代经典作家,被认为既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历史,同时又是个现代意识很强的作家。他写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沟通与疏远,人如何追求、保持自己的“人性”;揭示了西方社会中人性受扭曲与异化的问题。评论家还认为,福克纳是挖掘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高手。在许多情况下,他是通过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来塑造人物与

13、表现时代精神的。他还根据自己对现代哲学、现代心理学对人的更深层的理解,形成了一种认知生活的独特眼光。并根据这种独特的眼光,相应地创造与采用了一系列新的小说技法,帮助他充分表现出现代人与现代生活的复杂性。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创作上,福克纳也堪称大师。他的语言丰富多彩,能提供多种风格的艺术珍品。 生平创作福克纳一共写了20部长篇小说与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其主要脉络是这个县杰弗逊镇及其郊区的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系中共6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在各个长篇、短篇小说

14、中穿插交替出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声音与疯狂。 批评家普遍认为,从发表喧哗与骚动的1929年到出版去吧,摩西的1942年,这13年是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全盛时期。喧哗与骚动与沙多里斯有类似之处,两本小说都反映了南方世家的没落。但喧哗与骚动已摆脱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人物的内心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追溯蓄奴制种植园制度的消极影响。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又一力作,写农妇艾迪本德仑弥留至死后10天之内的事。八月之光写一个在社会里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孤独者被不合理的社会法则支配,受到命运的播弄,终于悲惨地死去。押沙龙,押沙龙!通过几个人的叙述来表现庄园主汤马斯塞德潘的兴衰史。该作品是福克纳创作中最

15、具史诗色彩的一部。它跌宕多姿,有声有色,悲壮激越,从中可看到古希腊与莎士比亚悲剧的影响。 喧哗与骚动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作家花费心血最多、本人最喜欢的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因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恨疚交加,竟至溺水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能。本书通过这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则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作一补充,归结全书。小说大量运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手法,

16、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福克纳采用“复合式”意识流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性格、不同遭际、不同品质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意识流动来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始末,造成了一种意识复合流动的效果。其中虽有部分重复,却毫无雷同之感,原因在于作者描写的重心不在凯蒂母女堕落的故事本身,而是该事件在不同人的内心产生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心灵变化。故事化为三个人物意识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读者引入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未按时序展开叙述,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参与创造,把事件的全过程拼装完整,这说明表面颠倒混乱的时序下发生的故事有着内在的秩序。作品的叙述角度是由内向外的,叙述者头脑思绪的不断变化成为作品内容延展的主线。文中跳跃变幻的思绪不用清晰的文字作交待,而是采用诸如变换字体、口气、称谓等手段,需要读者细心辨别。 喧哗与骚动的介绍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