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3243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权劝学司马光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 )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 )当涉猎( ),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 )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肃遂(su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

2、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一词多义当: 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当涂掌事(动词: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文章道理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

3、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11)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士别三日。 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整体把握本文写的是吕蒙在

4、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孙权的循循善诱,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问题研究1本文是怎样以对话表现人物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

5、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

6、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

7、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一、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 ,是 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 史书。记载了从到1362年间的史事。二、根据语段内容回答。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3、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5、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6、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7、文中孙权善劝,请结合本文略加分析。三、翻译下面句子。1、士别三日,

8、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卖油翁欧阳修原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原文中解释加点字)译文康肃公陈尧咨

9、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10、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文章把握: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第一段:写陈尧咨善射,卖油翁略表赞许。 文章开头就对陈尧咨作概括介绍,他”善射”,”当世无双”并”以此自矜”。射技高超,以常理而论,定然是人人赞赏,射者自命不凡也是常情。这就为下文做了伏笔。但是,卖油老头对其”发矢十中八九”,却只”但微颔之”。这里以极其精练的笔墨提出了矛盾,在读者心中产生了悬念,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第二段: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康肃公一

11、贯”自矜”,对卖油老头对其箭术所表示的不以为然的态度,是不会轻易放过的,自然要追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老头回答:”无他,但手熟尔。”这一问一答,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熟能生巧”。康肃公一时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反认为是”轻吾射”,至此矛盾更加激化,卖油老头只好现身说法”以我酌油知之”。又用具体事实证明”熟能生巧”,”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作了这一番表演之后,卖油老头为解除康肃公的疑虑,说道:”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个回答很重要,既回答了并非”轻吾射”,又再次说明道理。康肃公心中豁然开朗了,由”忿然”到”笑而遣之”结束了全文。 本

12、文以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这件小事,说明了”熟能生巧”这个普通的道理。 一般说理文章,常常要发议论,说为什么应该这样,为什么不应该那样。而这篇文章并没有高谈阔论,只是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对答和卖油翁酌油的经过,来说明道理。本文着重写的是射箭和酌油都可以由于手熟达到高超的技艺,而不是写陈尧咨的射箭。所以写陈尧咨的射箭只用了”矢十中八九”五个字,写得十分简略。这样繁简得当,突出文章的重点。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

13、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一、给加点字注音自矜()家圃()睨()之微颔()之忿然()酌()油二、回答下面问题1、“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什么?用原文中的两个字回答。2、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为什么久而不去?对其箭术持何态度?3、在文中找出表现陈尧咨傲慢无礼的语句。4、康肃由“忿然”到“笑而遗之”说明了什么?5、卖油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6、写出两句勤奋成才的名言警句_ 7、卖油翁作者是_ ,北宋著名_家。唐宋_ 之一。8、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9、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10、哪两个字表现了

14、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11、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12、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13、 中说陈尧咨善射,试举两点说明他善射的情形。1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15、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三、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以: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射: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去: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自: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四、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无他,但手熟尔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五、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爱莲说周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