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评估名词解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3206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体健康评估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身体健康评估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身体健康评估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身体健康评估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身体健康评估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身体健康评估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体健康评估名词解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肌力 解释 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检查方法 检查时令患者作肢体伸缩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两侧比较。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0-5级,共六个级别: 0级 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 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 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但不完全。 5级 肌力正常。 临床意义 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可以分为完全瘫痪和不完全瘫痪(轻瘫)。 不同部位或不同组合的瘫痪可分别命名为:单瘫:单一肢体

2、瘫痪,多见于脊髓灰质炎;偏瘫:为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常伴有一侧颅神经损害,多见于颅内损害或脑卒中;交叉性偏瘫:为一侧肢体瘫痪及对侧颅神经损害,多见于脑干病变;截瘫:为双下肢瘫痪,是脊髓横贯性损伤的结果,多见于脊髓外伤,炎症。 等级 级别 名称 标准 相当正常肌力的% 0 零 (Zero,0)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 1 微缩 (Trace,T)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10 2 差 (Poor,P) 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25 3 可 (Fair,F) 能杭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 4 良好 (Good,G)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75 5 正常 (N

3、ormal,N)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100 ADL 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在康复医学中指日常生活能力,反应了人们在家庭(或医疗机构内)和在社区中最基本的能力,因而在康复医学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 ADL是在童年期逐步形成获得,并随着实践而发展,最终趋于完善。这些活动对健康人来说是简单易行的,但对于病、伤、残者来说,则可能变得相当困难和复杂。残疾人若无力去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就可能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丧失,进而又会加重生活能力的丧失。 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受挫,常可损害个体形象,影响患者与他人的联系,亦可影响到整个家庭和社会。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最大限度

4、的自理,构成了康复工作的重要领域。要改善患者自理能力,首先就必须进行ADL的评定。 定义 ADL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 、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范围 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运动、自理、交流及家务活动等。运动方面有:床上运动、轮椅上运动和转移、室内或室外行走、公共或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自理方面有:更衣、进食、入厕、洗漱、修饰(梳头、刮脸、化妆)等。交流方面有打电话、阅读、书写、使用电脑、识别环境标志等。家务劳动方面有:购物、备餐、洗衣、使用家具及环境控制器

5、(电源开关、水龙头、钥匙等)。 评定目的 ADL的评定对确定患者能否独立及独力的程度、判定预后、制定和修订治疗计划、评定治疗效果、安排返家或就业都十分重要。 分类 (一)基本的或躯体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基本或躯体ADL(basic or physical ADL,BADL or PADL)是指每日生活中与穿衣、进食、保持个人卫生等自理活动和坐、站、行走等身体活动有关的基本活动。 (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工具性ADL(instrumental ADL,IADL)是指人们在社区中独立生活所需的关键性的较高级的技能 ,如家务杂事、炊事、采购、骑车或驾车、处理个人事务等,大多需借助工具进行。 评

6、定方法 ADL提出至今已出现了大量的评定方法。常用的标准化的PADL评定方法有Barthel指数、Katz指数、PULSES、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等。常用的LADL评定有功能活动问卷(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ary,FAQ)、快速残疾评定量表(rapid disability rating scale,RDRS)等. (一)标准化的PADL评定量表 1、Barthel指数评定 Barthel指数评定(the Barthel index of ADL)由美国Florence Mahoney和Dorothy Barthel设计并应用于临床,是国际康复

7、医学界常用的方法。Barthel指数评定简单,可信度高,灵敏度也高,使用广泛,而且可用于预测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预后。 Barthel 指数评定内容及记分法 ADL项目 自理 稍依赖 较大依赖 完全依赖 进食 10 5 0 0 洗澡 5 0 0 0 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刮脸) 5 0 0 0 穿衣(包括系带) 10 5 0 0 控制大便 10 5 0 0 控制小便 10 5 0 0 上厕所 10 5 0 0 床椅转移 15 10 5 0 行走(平地45m) 15 10 5 0 上下楼梯 10 5 0 0 特别提示: 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正常总分100分,60分以上者为良,生活基本自

8、理;60-40分者为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者为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Barthel指数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效益最大。 (二)IADL评定量表(略) 评定的实施及注意事项 (一)直接观察 ADL的评定可让患者在实际生活环境中进行,评定人员观察患者完成实际生活中的动作情况,以评定其能力。也可以在ADL专项评定中进行,评定活动地点在ADL功能评定训练室,在此环境中指令患者完成动作,较其他环境更易取得准确结果。且评定后也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在此环境中进行训练。 (二)间接评定 有些不便完成或不易完成的动作,可以通过询问患者本人或家属的方式取

9、得结果。如患者的大小便控制、个人卫生管理等。 (三)注意事项 评定前应与患者交谈,让患者明确评定的目的,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评定前还必须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如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平衡能力等,还应考虑到患者生活的社会环境、反应性、依赖性等。重复进行评定时应尽量在同一条件或环境下进行。在分析评定结果时应考虑有关的影响因素,如患者的生活习惯、文化素养、职业、社会环境、评定时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等。 肌张力 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

10、性肌张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基本概述 肌张力的产生与维持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其反射弧叫做“r-袢“,包括r-袢的传入部分(肌张力反射的感受器是神经肌梭和神经腱梭)和r-袢的传出部分(脊髓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性神经核内的a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r运动神经元发出Ar纤维到达并支配梭内肌)。其反射弧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引起肌张力改变。 分级 被动活动(PROM)肌张力分级标准 轻度 在PROM的后1/4时候,即肌

11、肉处于最长位置时出现阻力. 中度 在PROM的1/2是出现阻力. 重度 在PROM的前1/4,即肌肉处于最短位置时出现阻力. 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 0级 正常肌张力. 1级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级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病因和机

12、理 各种肌病、重症肌无力、末梢神经病、神经根炎或小脑损害等出现肌张力减低,脊髓传导本体感受的神经纤维阻断时也可使肌张力下降。小儿急性偏瘫时在瘫痪早期可有肌张力低下,数日或数周后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增强。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狭倒症、癫痫失张力性发作出现阵发性或间隙性肌张低下。锥体系疾病出现肌张力增高。锥体外系、底节病变肌张力可降低或增高,有时表现为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去大脑强直时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强直,下肢伸直位,上肢屈曲头向后背。 临床表现 肌张力减低 肌肉松弛时被活动肌体所遇到的阻力减退,肌内缺乏膨胀的肌腹和正常的韧性而松弛。可因损害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有异。脊髓前角损害时伴按节段性分布的肌无

13、力、萎缩、无感觉障碍、有肌纤维震颤。周围神经损害时伴肌无力、萎缩、感觉障碍、腱反射常减退或消失。某些肌肉和神经接头病变肌张力降低,肌无力、伴或不伴肌萎缩,无肌纤维震颤及感觉障碍。脊髓后索或周围神经的本体感觉纤维损害时常伴有感觉及深反射消失,步行呈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小脑系统损害时伴运动性共济失调,步行呈蹒跚步态。新纹状体病变时伴舞蹈样运动。 肌张力增高 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见于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病变。 锥体系病变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特点是其肌张力增高有选择性,上肢以内收肌、屈肌与旋前肌为主,下肢以伸肌肌张力增高占优势,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运动患

14、者关节开始时阻力较大,终了时变小即所谓摺刀样肌张力增高。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和“痉挛”无关,后者单指一种不自主的肌收缩。 锥体外系病变表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特点是肌张力的大小与肌肉当时的长度即收缩形态并无关系,在伸肌和屈肌间也没有区别。无论动作的速度、幅度、方向如何,都遇到均等的阻力。这种肌张力增高称为铅管样强直(不伴震颤),如因伴发震颤而产生交替性的松、紧变化,称为齿轮样强直(伴震颤)。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指由于肌张力的改变引起的持续的异常的姿势与正在进行中的动作的阻断,分为全身性,局灶性或节段性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一种不随意运动。是一组由身

15、体骨骼肌的协同肌和拮抗肌的不协调且间歇持续收缩所造成的部分躯体重复的不自主运动和异常位置姿势的症状群。又称为肌张力障碍综合征(DystoniaSyndrome)。可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基底核病变)或引起原因不明,前者称为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后者称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疾病: 扭转痉挛(TorsionSpasm)又名扭转性肌张力障碍(TorsionDystonia)或变形性肌张力障碍(dystoniamusculorundeformans)。临床上以肌张力障碍和四肢、躯干甚至全身的剧烈而不随意的扭转为特征。肌张力在肢体扭转时增高,扭转停止时则正常。 痉挛性斜颈(Spasmodi

16、ctorticollis)是由于颈部肌肉痉挛性或强直性收缩造成的一种头部旋转性姿势,颈部的深浅肌肉均可受累,但以胸锁乳头肌、斜方肌、三角肌及颈夹肌的收缩最为常见。起病缓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年人起病多见。多见于锥体外系器质性损害。 3麦杰综合征(Meigesyndrome)由法国HeuryMeige(1910)首先描述,又称特发性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以双眼睑痉挛和(或)口面部肌肉对称性不规则痉挛性收缩为临床特征。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男女比例为1:23,30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4手足徐动症(athetosis)又称指划运动、易变性痉挛(Mobilespasm),它是一个综合征,为多种神经系统疾患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由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复合在一起的一种异常运动,临床以肌强直和手足发生缓慢不规则的徐动为特征表现。根据其受累部位可分为偏侧性和双侧性。 鉴别诊断 肌张力减低 (一)肌原性疾病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是一组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肌肉急性疾病,表现为不同程度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