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写人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3172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写人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写人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写人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写人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写人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写人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写人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写人篇一、“写人”与“记事”的区别1、写人的文章要多用描写,注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摹写人物的肖像、言行、心里,使读者能与文中的陌生人一见如故;而记事的文章多用记叙,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经过以及前因后果叙述出来。2、记事的文章一定要把事情记叙完整,不能有头无尾;而写人的文章,事情固然要叙述清楚,然而更应注意的是要突出人物的形象,使之鲜明、丰满。3、记事文中的写人,可轻描淡写;在写人的文中,则应围绕中心,浓墨重泼。二、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1、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

2、得尤为关键了。(1)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新颖、深刻的中心。 有人说,写人要写“魂”,这里所说的“魂”是指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写人的记叙文就是通过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刻画来表现中心思想的。你在写作前就要先给你要写作的人的思想定位:他是一个思想高尚的人,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一个有着高瞻远瞩的伟人,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凡人等等,只有你确定了这个中心,你才能更有目的的根据这个“魂”去恰当的选择材料。 (2)运用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既摹其“形”又状其“神”。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抓住这个人的性格特征,而要想逼真的刻划出这个人物的形象,就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丁玲曾说过:“有许多人物是我们

3、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 把这个人物画出来,让读者认得,理解,体会,引起自然的爱憎,是需要许多手法的。”我们在写作中可以用外貌描写抓住人物的特征去绘形传神,显示其灵魂;可以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的身分、地位、职业、年龄、文化层次等等;可以用具有生动性和典型性的动作来彰显人物个性;可以对人物作入木三分的内心精神世界的精细描摹和刻画;可以采用有多种用途又带动全局的细节来为文章增添光彩,使读者如观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这样既“摹形”又“传神”,形神兼备,人物性格尽显字里行间。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可以抓住

4、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人物的年

5、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祥,或睿智深邃。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眼睛可写满渴望写满期待,希望工程的代表宣传画魏明娟的大眼睛,无数少女少妇的望穿秋水;眼睛可写满兴奋写满激动,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眼睛也可写满绝望,吸毒者无神的眼睛;写满忧郁感伤眼睛,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鲁迅所说的刻划眼睛的写法,他笔下的祥林嫂有三处集中的以眼睛说话从而揭示其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的描写。我们改变一下课文中的描写顺序,按时间先后体会

6、一下肖像描写的独特魅力:初到鲁镇年纪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二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三到鲁镇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弱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三次描写,都反映了人物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说得很对。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示例:“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7、反复出现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用以塑造刘和珍美丽的形象,更为了戳穿段政府的无耻谰言。“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我们借助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也可以参照一些小说作品中的选段来加深对行动描写作用的认识:a.药写刽子手康大叔,主要就是用行动描写来对他进行具有流氓反动性格刻画的。例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

8、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贪婪的一面)“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流氓形象)b.类似的行动描写在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上也有充分的体现,那就是我们熟知的“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一个简单的动词,包含了多么丰富的内涵!这也是寓繁于简写人物的典型实例。语言描写:言为心声,描述人物语言,能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能自然地揭示人物身份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同样内容的话,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人,说出来也会不一样。有一个同学做过这样的观察

9、:马路边,一个个体自行车修理摊刚开张,主人是个瘸子。一位老工人见了说: “残疾人有这个本事,难得!唉,天无绝人之路啊!”一个待业青年见了,说法不一样:“天不灭曹,该他有碗饭吃!我们四肢俱全倒还不如他呢!”一位街道老太太的感想又不同:“老天爷饿不死瞎眼雀儿。”三种说法都有同情主人的意味,但老工人更多赞赏,待业青年有点不服,老太太只是可怜;在表述上都用了格言谚语,却反映了不同的风格。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还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应求简洁,

10、切忌拖泥带水。心理描写: 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大致有以下几种:a.直接描写心理。往往表现为“想”“他觉得”。b.动作表情写心理。如“他拖着铅一般重的腿。”“母亲用手摸了摸箱子的冰冷的皮,将臂肘靠在上面,很满意地望着大家。”c.环境写心理。如“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d.内心独白写心理。“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e.幻觉写心理,也可以通过梦境写心理。祝福结尾: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

11、的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荔枝蜜中作者化为蜜蜂的描写也属此类。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一般用第一人称写文章,较多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但要注意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暖”之类,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示例:当“我”看到车夫扶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按正常的视觉应是越远越

12、小,而在“我”的感觉里,却刚好相反,是“愈走愈大”,这就写出了“我”的内心震撼,自渐形秽。 -鲁迅一件小事言为心声,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要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3)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塑造典型的人物。写人离不开事,事因人生,人因事显,但要清醒的认识到,写事是为了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即写事是为写人服务的,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对中心思想而言,能够充分表现中心思想、突出人物性格的事件,就是典型事件。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这种典型事件不一定非得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

13、事,正所谓“小中见大”吗。当然,这些事例不要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在具体安排详略时,可以围绕中心,比较每个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最能突出中心的,要详写,次之较详,再次之较略。要注意的是一般至少有一件事应当详写。(4)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个性特征体现在细节上,细节描写能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细节是事情的细小环节,在叙事文学里,细节又是情节的单位。情节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人物性格的刻画靠情节来完成,情节又靠一组组细节的构成。因此,细节对于个性特征的表现尤其重要。它一般由富有个性特征的表情、语言和行动做标志。“我真傻”的语言重复,则说明祥林嫂已痛苦到痴呆的程度;“我的叔叔于勒”在游

14、轮上剖“牡蛎”,说明他被菲律普夫妇赶出家门后并未发财;赵本山一般用“腿泛软、坐不住凳子”的细节表演来表现拘谨的内心世界。俗话说,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这“一滴水”就是一组组细节,这太阳,就是人物的个性,就是文章要表现的主题。示例:地冻天寒,娘老远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来。娘愣住了。海子看着爹娘,怯生生地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娘猛地搂住了海子,紧紧地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外,外面很冷,爹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刘卫回家) 少年海子在距家2余里的一所中学读书,为了节省每趟8分的车票钱,每周都跑着回家,甚至为了不磨破鞋子,光着脚跑着回家。 这

15、个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在冰天雪地里跳动着的热气腾腾的赤子之心。时间、空间、严寒、贫苦都不能阻隔海子对老家、对慈母的思念和向往,裹一身严寒的海子,血管里奔流着亲情的热血。搂着海子流泪的母亲,兀立寒风中的父亲,心中同样翻腾着亲情的波涛,其中却有阵阵的心痛和丝丝缕缕的辛酸掠过。3、 典型事例筛选1、 准-紧扣中心 材料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与中心关心最密切的要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要略写,与中心无关的要一概不写。所以选材一定要准确,不能偏离中心,即“跑题”或“离题”。要做到根据中心的需要,从不同方面选材,突出人物的不同品质。2、 小-小事入笔 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竟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平凡再也不能平凡的小事,从中挖掘主题。只要你留心观察,用情感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草一木,一举一动,一哭一笑,都可信手拈来,皆成文章。3、 真-真事真情 有人说“文章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体现,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我们要有勇气冲破自己设定的心底防线,勇敢的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让文章装上一个秘密,写出一段心事,道出一种苦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