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2834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报告一、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济南地处山东省中心地区,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

2、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给学校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电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技术。二、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调查组对上述机电类岗位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技术等级及工资收入进行了调研。1、年龄结构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分别如表1所示。表1: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人员年龄结构 年龄(岁)比 例备 注183035%314039

3、%415019%51607%2、学历结构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表2所示。初中毕业的人员一般只能从事简单机械的拆装;高中或中职毕业的人员除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流水线装配工作以外,中职毕业生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可从事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工作,大专或高职以上毕业的人员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担任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的工作。表2:企业机电维修或装配类岗位人员学历结构 学 历比 例备 注初 中13%高中或中职67%大专或高职12%本科以上8%3、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一般都持有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

4、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如表3所示。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一般为大专或本科以上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经实践具备了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员。表3:企业机电维修或装配类岗位人员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技能等级比 例年收入初级以下35%23万中 级43%34万高 级12%45万技 师8%56万高级技师2%8万以上三、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分析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

5、: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中、高级人才;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提出改进意见的人才;四是智能型中、高级技工。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后两种人才。从几个单位调研的产品中看出,产品科技含量愈来愈高,不但包括机械、电子、微机、光电技术,还有激光、通信、各种新型传感器等内容,这些单位的产品已不是某单一技术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已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用人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专业改革和调整正

6、是弥补了这种不足,并突出了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1) 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2) 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3) 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4) 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5) 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6) 生产一线服务人才;(7) 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四、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方式分析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所从事的主要工作,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至少具有以下1-2种职业格证书:1、制图员高级制图员高级与机械制图课程紧密结合,要能利用CAXA(CAD)软件

7、进行计算机制图,要求熟练使用软件并理解制图原理。2、钳工高级钳工高级使学生能熟练操作常用刀具,根据一般零件加工图的技术要求,确定加工工艺并实施加工。3、维修电工高级维修电工高级涉及到的课程有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等。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分为应知、应会两大部分,要求较广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五、山东省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目前山东省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院校有40多所,几乎所有工科职业学院均开设此专业,比如山东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山东省劳动职业学院等,另外部分民办本科院校也开设此专业,比如山东英才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等。相关院校本专业招生一般在40-100人左右,就业

8、岗位集中在机械行业一线生产、技术、销售、车间管理等岗位。本专业教师一般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有相关企业工作经验或企业培训经验,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宽,一次性就业率较高。六、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小结调研结果表明企业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专业技能要好,工作态度端正,人际交往要友善并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所以企业不仅看重知识技能,更看重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团队精神、沟通能力。所以对于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议,课程知识不要太深、但应具有一定的宽度。人才定位应该是具有相关社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对课程设置的建议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

9、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本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都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要目标,打破按照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设课的惯例。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以专业技能为主要项目,每个项目彻底改变原有的教学课程体系。以项目为中心,设置多个技能模块。专业课种类与课时合理配置。对本专业而言,因学生主要从事机电设备安装、维护、维修,故在技能训练的项目应有一定的宽度,而在必备技能上要达到应有的职业资格等级工要求。3、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根据调研,为实现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人才的目标,应打破以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原有的课程内

10、容进行解构和重组,制定全新的课程标准,选择适宜学生发展、适合企业要求的教学内容,并兼顾技能证书的需求。课程内容的实施宜采用项目教学法应特别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如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器的应用等环节的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并有课程大作业及毕业设计作为综合性能力训练的课程,社会能力的培养应在所有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要求专业教师在自己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中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引导,在课程考核中应有对相关社会能力的考核指标。4、对专业师资配置及任职要求的建议本专业教师应具有高等院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与相关行业保持紧密联系,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评价、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具有处理相关公共关系的能力。 5、对专业实验实训资源配置的建议为了达到知识,理论,实践教学在时间上、场所上、教师上均实现一体化,高标准建设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最大程度地建设与生产实际接近的实习环境,对本专业特别加强液压与气动、电气设备维修、PCL、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钳工工场、机械拆装实训室等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并加强校外相关机电类实习基地建设。 2015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