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讲座课件31800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2594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5.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讲座课件31800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师德讲座课件31800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师德讲座课件31800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师德讲座课件31800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师德讲座课件31800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德讲座课件318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讲座课件31800(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mail QQ:641768178,加强师德修养 做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新乡学院 侯玉印 教授,个人简介,侯玉印,男,1963.12月生。河南省辉县市人,1986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系,现任新乡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06年评为教育学教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5项(省级重点课题2项),参与课题研究12项,主编教育学教材2部,教育学专著1部。获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其他各类科研奖励13项。2003年获新乡市文明教师称号,2004年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05年优秀党务工作者,2006年获河南省文明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获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

2、现代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1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 2具有现代教育理念 3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理论 4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5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其中,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讲 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师德观,1、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师的道德修养问题。有不少人本身就是师德模范。,

3、康有为,他提出小学教师“当选任德性仁慈,威仪端正,学问通达,诲诱不倦者完之。” “中学之师,尤当妙选贤达之士,行谊方正,德性仁明,文学广博,思悟通妙,而又诲人不倦,慈幼有恒者方当此任”。 针对不同教育对象而提出不同的师德要求。,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ji)民,“小学教员在社会上的位置最重要,其责任比大总统还大些” 要求教师的行为和品质成为学生的楷模。 “什么是师范?范就是模范,为人的榜样。” 要求教师为人师表,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化为泥土”、“俯首甘为孺子牛” 要求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以自己的思想、知识、感情和和信念去影响青少年。他特

4、别关心儿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他极为重视师德的影响作用,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行知 ,绍兴会稽 人,师德的标准:“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教师应该具备健康的体魄;农民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的精神。” 认为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接受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荀子,认为教师是礼义的化身,有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乾,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要成为道德卓越的人,要做学生的表率;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职业的社会意义,无限热爱自己的工作,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导师应

5、以身作则”,“不可使儿童受到不良榜样的影响”,“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德行和智慧,其中德行最重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人,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教师应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儿童,把培养和教育他们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奖惩制度都不可代替的一种力量”。,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的师德观,认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施教”,便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育家蒙台涅认为教师要有高尚的、坚强的心灵,“放弃暴力和强制,不要使儿童习惯于羞辱”,要

6、有民主作风,倾听和尊重学生的意见。,徐特立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张思明 47岁,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模范教师。,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张思明:,一群优秀的教师一群优秀的学生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 师德就体现在对学生深深的、不图回报的爱。廉价的爱是要什么给什么,真正的爱,不是你帮他点火取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让他自己去打柴;给他火柴,让他自己去点燃生命的火焰。

7、,2、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与师德观,老子谈师德,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撰述道德经,主张“道法自然”,因此,感悟自然之理是老子思想的灵魂,同时也奠定了老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认为真正的教师的道德修养应该如水之性:善利万物;为而不争;居下守拙,这是人生所要达到的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修养境界。 水的本性之一就是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就

8、是奉献,就是默默无闻地给予别人关爱,就是做有利于别人的事。就是做好事、做善事 。,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如果把这段话意译为:,做教师的人没有自己的欲望(私心),以学生的心为心。好学生,我善待他;不好的学生,我也善待他;这样做可使人人向善。守信的学生,我信任他;不守信的学生,我也信任他;这样做可使人人守信。教师的师德表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程度。,老子说:“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完全是自觉自愿地自然地奉献行为,而不会自恃己能;有所成就而不会居功自傲。,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

9、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教师要阳光普照,对每个学生负责,要善于做到人尽其才,不能遗弃任何人。,他主张质朴、简单,主张无欲、俭啬。这是老子辨证思想的具体体现。祸福相依、相互转化。“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就教师而言,最需要培养的师德就是包容学生的缺点、幼稚、甚至于是错误。这既是一种品德修养,又是很好的教学艺术。具体来讲,就是说教师不需要常常体现自己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本领,在学生面前最需要居下,即“善用人者,为之下。”教师低了,学生就高了;反之,如果教师始终居于高位,好

10、为人师,学生很难超越先生。所以会做教师的人,首先是会当学生的人,这样才能启发诱导学生超越自己。,孔子谈师德,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师德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安贫乐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直道而行】 【与人为善】 【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讷于言而敏于行】 还有:“其身正,不令而行,

11、其身不正,虽今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 “爱之,能勿劳乎?” 等,第二讲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内涵、规范及构成,1、概念: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2、就其内涵而言,师德通常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

12、观念、情操和品质。,主要包括: (1)忠诚于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 广义的师德包括对教师个人道德的全面要求。,教师之所以要遵守职业道德,主要是因为,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师职责上,它强调教书育人是根本,主张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反对只教书不育人。 在教师职业态度和情感上,它提倡爱岗敬业,以育人为乐。 在教师职业形象上,它要求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在教师职业行为品质上,它要求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社会公德与师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公德是人们为了维护公共生活、

13、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联系表现在: 师德表现和影响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依靠多种渠道约束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与家庭美德同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表现在:师德则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等。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3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其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依法执教,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和法律制度之间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4、依法执教是最根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没有爱岗敬业,就谈不上热爱学生,严谨治学、联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也不可能实现。,(三)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调整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师生关系是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人际关系。作为教育活动的双方参与者,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和效果。,(四)严谨治学,严谨治学是处理教师和教学业务之间相互的道德规范。严谨治学是教育工作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必须的道德规范。,(五)团结协助,团结协助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等教育主题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教育实质上是整体劳

15、动,是教师、学校领导和职工群体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六)尊重家长,尊重家长是处理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这是教师必备的主要道德规范。,(七)廉洁从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情操方面的要求,调整教师与物欲之间的道德规范。它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八)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必备的主要的道德规范。,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1 .教师职业理想,忠于人民的教育

16、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它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热爱教育事业; 第二,热爱学生; 第三,献身教育事业; 第四,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第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2 .教师职业责任,所谓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 第四,对社会负责.,3 .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教师劳动态度. 首先,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第二,具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 第三,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4 .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第二、认真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