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16、17讲巩固练(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1630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16、17讲巩固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16、17讲巩固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16、17讲巩固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16、17讲巩固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16、17讲巩固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16、17讲巩固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16、17讲巩固练(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17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1“光荣革命”后初期,议会对英王权力制约有限2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3内阁与议会的关系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温和性51832年议会改革的必要性6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制定的原则7制宪会议代表人员身份局限8总统的权力9修订宪法的法律依据10分权与制衡原则111787年宪法的作用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8安徽合肥一模)“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这里的“它”是指()A.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B.“光荣革命”的胜利C.责

2、任内阁制度的形成D.议会制度的改革解析:B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在1640年,期间出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与材料“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不符,A项错误;“光荣革命”实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结束君主专制,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保留了国王,B项正确;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前期,行政权从国王转移到内阁,C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使代议制完善而不是遏止君主专制,D项错误。2.(2018山东菏泽月考)“光荣革命”后,英国两党领袖在联合政府中争执不休。1694年,威廉三世罢免了一批托利党大臣,建立了辉格党占优势的政府,其中由最受威廉三世宠爱的几个辉格党大臣组成内阁。这一史实

3、说明当时英国()A.君主立宪制已名存实亡B.国王的行政权没有受到约束C.内阁是国王的秘书机构D.议会对王权仅起到有限制约解析:D1689年的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确立了相对稳定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根据权利法案对王权从财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限制与制约可知,国王的行政权是受到制约的,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严格意义上的内阁还并未完全形成,且内阁并不是国王的秘书机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英王威廉三世可以不经议会批准而直接任免阁员,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议会对王权的制约还很有限,故D项正确。3.(2018山东济南期中)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二条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

4、,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此法令宣誓加冕。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这反映了()A.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B.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D.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解析:D王位继承法主要是对可能继承王位者的要求,A项错误;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权力中心的转移,B项错误;英国的王位继承影响英国的民主政体,用明确的法律规范王位继承制度是资产阶级为了巩固民主制度的一种手段,而非为了完善王位继承制,C项错误,D项正确。4.(2018吉林长春一模)下表为英国政府议

5、案在议会中被修正情况的统计,材料中数据的变化表明英国()时间被修正总数年平均数18671869年17项5.7项18801885年11项1.8项18961900年1项0.2项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B.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D.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解析:A据统计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的数量不断减少,说明这一时期议会对政府监督减弱,英国政府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A项正确;材料是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不能反映议会上院与下院势力的变化,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英国议会仍掌有立法权,内阁握有行政权;材料中虽然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议

6、案在议会被修正的数量不断减少,但是仍旧存在分歧,D项错误。5.(2018江西上饶二模)下图是18世纪后期英国铜版画漫画(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的对比法国是“战争的诅咒”,英国是“和平的祝福”)。该漫画表明()A.英国工业革命进程领先于法国B.肯定英国政治势力间的“妥协”C.英国社会生活水平远高于法国D.反对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解析:B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通过政治势力间的“妥协”建立稳定的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而18世纪后期法国处于大革命时期,各派别尖锐对立,革命的浪潮愈演愈烈,局势逐渐失控,英国漫画家对此做了无情的嘲弄,B项正确;“1793年”“

7、法国惨况”表现为政治动荡,不涉及经济方面和生活水平,A、C两项错误;1793年法国已不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故D项 错误。6.(2018四川雅安摸底)下图是英国农民(a)、工人(b)和资产阶级(c)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了()A.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B.农村经济的衰败C.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D.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解析:A随着工业革命不断开展,农民人数不断下降,工人、资产阶级人数不断增长,资产阶级壮大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重要条件,A项正确;材料不能根据农民减少判断农业凋敝,B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C项错误;由工人人数增长不能得出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D项错误。7.

8、(2018安徽蚌埠一模)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该观点()A.主张中央集权体制B.体现主权在民原则C.强调法律至上思想D.凸显议会至上理念解析:B材料将美国人民制定的宪法与美国国会制定的普通法律区分开来,认为宪法高于普通法律,这些普通法律不得违宪,说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主权在民,B项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加强了中央的权力,但是,美国不是中央集权体制,A项错误。材料中对比的是宪法与普通法的关系,没有法律与其他权力地位的

9、比较,C项缺乏材料信息支持。材料认为议会权力低于人民,D项错误。【新知生成】 “主权在民”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认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近现代民主国家一般奉行这一国家理论;古代史盛行的观点是“主权在神”或者“主权在君”,这样的国家一般是专制政体。8.下表是学者对出席1787年制宪会议的全部55名代表们财产状况和身份的统计。作为史料,它可以()制宪会议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分布表财产状况和身份拥有公债券土地投机商高利贷者奴隶主从事商业、制造业和航海业小农和技工人数4014241511A.佐证美国宪法内容的局限B.表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C.证明制宪过程的尖锐冲突D.说明美国宪法缺乏权威性解析:A由表中

10、信息可以看出与会代表均为资产阶级,没有工人和小农的参与,因此该法不具有广泛的阶级代表性,其内容也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故A项正确;“从事商业、制造业和航海业”人数较少不能说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故B项错误;材料是对与会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的统计,不能反映制宪过程的状况,也未影响1787年联邦宪法的权威性,排除C、D两项。9.(2018北京四中一模)据统计,从1789年到1970年,美国总统对国会立法共行使否决权2 255次,被国会(复议时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的有75次。这表明此时期美国()A.总统立法能力远远高于国会B.国会分裂导致制衡力量丧失C.分权制衡原则遭到严重破坏D.国会对总统的制约较为

11、软弱解析:D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总统对立法有牵制的权力,同样,国会也有牵制总统的权力,A、C两项错误。国会内部也有不同政党之间和参众两院之间的相互制约,这种制约不能称之为“分裂”,B项错误。国会对总统的制约规定了较高的门槛(三分之二多数),因为国会中很难有一党拥有三分之二的多数席位,推翻总统的否决难度较大,造成国会对总统的制约较弱,D项正确。10.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规定:“国会遇到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这反映了美国()A.国会内部存在权力制约B.联邦政府遵循分权制衡原则C.修

12、订宪法具有法律依据D.州议会拥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解析:C据材料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修订宪法的权力,但修宪要得到国会两院或州议会三分之二的认可,表明修订宪法具有法律依据,故C项正确。11.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在设计这个新国家的政治结构时,认为确保政治稳定的平衡状态可直接模拟维持太阳系平衡的自然引力。正如第28任总统威尔逊所说:“美国宪法臣服于牛顿的理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A.牛顿力学体系是宪法的理论基础B.宪法体现了牛顿力学的理性精神C.宪法的宗旨是确保社会政治稳定D.分权与制衡成为宪法的基本原则解析:D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论基础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而非牛顿力学体系,故A项错误;美国

13、宪法体现了理性精神,但并非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美国宪法从牛顿力学中吸取的智慧,而非宪法宗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认为确保政治稳定的平衡状态可直接模拟维持太阳系平衡的自然引力”可知就像万有引力维持着太阳系的平衡,美国宪法也亟须一种维持稳定的因素,即分权制衡的基本原则,故D项正确。12.(2018全国百校联盟联考)1789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1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的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这说明此修正案()A.明确了宗教对政治的作用B.意在削弱国会立法权C.完善了对国会权力的制衡D.强化了对人权的保

14、障解析:D信仰自由、言论自由、请愿自由是基本的人权,D项正确。信仰自由是个人的权利,但是,美国实行政教分离,不允许宗教干预政治,A项错误。题干中规定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权,并非限制国会的权力,B项错误。制约国会权力的是总统和最高法院,材料中的规定并不对国会的权力形成制约,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山东烟台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监察体系初步建立。魏晋至隋朝,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沿袭唐制,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

15、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实现了高度的严密统一。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监察权力来源于皇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也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其局限性。高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材料二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西方现代监察体制的核心,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