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八下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1616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八下物理期末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2017八下物理期末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2017八下物理期末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八下物理期末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八下物理期末试卷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严桥中心学校 物理组 试卷分析无为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严桥中心学校一、基本情况分析参加考试学生基本情况简述:八年级学生总人数: 161人;参加考试人数: 161人。本次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实验探究试题的考查,非常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本卷分别以填空、选择、实验、计算与推导等四大题型对学生进行考查,试卷注重了对物理学科中的观察、判断、分析、理解、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试卷比较注重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试卷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对他们是有用的。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日

2、常的教学中注意联系身边的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值分布如下表题 型 考 查 章 节总 计力和机械运动和力压强浮力与升力粒子与宇宙填 空 题7646225选 择 题9936330实 验 题41006020计算与推导题15046025总 计352511245100从上表可以看出,此份试卷的覆盖面广,涵盖了本学期的所有知识点,符合期末检测试卷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都能有效的考查,我认为试题的最大特点是基础性、灵活性非常突出,且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不足之处是前半学期考查的内容偏多,后半学期考查相对较少。二、本次质

3、量检测成绩统计(1)、物理(保留一位小数)年级考试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良率%备注 816158.254.031.1(2)、物理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年级总人数85分以上84-75分74-60分60分以下 81613119 3774从分段表上可看出,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很明显。当然这也符合初中物理分化的总体趋势,由于本学期物理教学开始从现象的认识进入定量的分析与计算,难度加大了,思维的程度加深了,部分学生对物理逐渐失去了兴趣,久而久之就沦为“学困生”。所以说八年级下学期的物理教学是整个中学物理学习的分水岭,直接导致了学生高中学习的方向发展。三、试卷内容分析 本次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

4、钟。试卷共有四大题型,分别是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与推导题。题型正常,题量适中,试卷总体的难度属于中等偏上,试卷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具体分析如下:1、填空题:(第113题,共13小题,25小空,每空1分,计25分)第 1、2、3、7、13题考查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第1题考查分子动理论,要求学生分清扩散是宏观现象,分子热运动是微观原因,有部分学生往往混淆不清,导致填空出现错误。第2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于限速到底指的是平均速度还是最大速度的考查具有现实意义,本空的错误率较高。第7题通过一幅漫画考查惯性知识的应用,要求修改广告词,题型较新颖。第13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及滚动摩擦

5、比滑动摩擦要小。第4、5、6、8、9、10、11、12、13题考查物理公式及计算能力。如第6题考查运动学公式V=S/t的两个变形公式,同时还考了两个速度单位的转换。第8题是运用液体压强的特性公式和压强的定义式和浮力产生的原因进行公式推导,本题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推导,有的学生只是写出了基本表达式而没有继续推导,没有用题中的已知量进行表示,得出最后的结果,甚是遗憾。第9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水平位置时动力的大小计算没难度,只要得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例关系就行。难就难在当杠杆在其它位置时,判断动力的大小变化,由于此处要用到九年级相似形的相似比知识,我认为超纲了,希望命题组考虑到农村教学实际。第13题

6、考查求浮力的两种方法,即称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法,此题难度大,用到有关的公式推导,好在期末复习时讲过类似的题型,优等生几乎都能做出来,学困生几乎做不出,所以本题的试卷区分度大。上述计算过程中都牵涉到各物理量的单位转换 ,部分学生在单位转换中出现了差错,虽然公式用对了,由于单位转换做错了,实在令人痛心。2、选择题:(第1423题,共10小题,每题3分,计30分)选择题共有10小题,主要考查运动和力的关系,阿基米德原理及压强的有关问题。本次选择题中没有计算,主要考查的是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错得最多的是23题,研究拉或压同一根弹簧时比较弹簧的长度,造成干扰的时有两图弹簧固定在墙壁上,有两图是用

7、另一个手拉或压,很多同学认为用手拉或压时使弹簧伸长或压缩的力会变大。选择题看似简单,拿高分却是不易,教师在考前指导中要多加强选择题的考试方法方面的指导,力求学生少失分。3、实验题:(第2426题,共3小题,计20分)第24题考查通过图表分析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此题来源于基础训练,只要平时基础训练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都能做对该题。第25题为作图题,考查画用最小的力时的力臂,当用最小的力时它的力臂为最大,当在B点用力时,最大力臂为OB而不是CB。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进行方法的指导,应告诉同学如何找最大力臂,即连接支点与力的作用点,过作用点作垂直于上述直线的垂线,并考虑它的方向。 第26题为探究实验题,考

8、查万有引力,此题为信息给予题,属于初高中的衔接知识。该题更多考查的是物理实验方法,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此外也渗透了理想实验法的思想。4、计算与推导题:(第2729题,共3小题,计25分) 第27题为理论推导题,把动滑轮变形成杠杆,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推导利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由于该题直接来源于课本,学生基本能做出来,得分率较高。 第28题为滑轮组的组装,多数同学能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判断出滑轮组承重的绳子股数为三股,但有部分同学忽略该题有一句话“程跃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这样导致该部分学生最后绳子的自由端用力向上而不是向下。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抓住题目中的每一细节。 第29题

9、为一道浮力计算题,该题的综合性强,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平衡时的受力分析,压强公式及有关单位换算。该题有三小问,第1小问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全浸在水中的浮力大小,只要单位转化正确,难度不大。第2小问求拉力的大小,属于同一直线上三力平衡问题,向上浮力大小等于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的大小之和。第3小问求剪断细线后,木块会上浮最终静止在水面时木块下方受水的压强。该问出现的错误最多,很多学生得不出此时的压力等于此时的浮力大小的错误结论,实际上此时的浮力是等于木块的重力,但并不等于第一问中的浮力大小。以上只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的问题所做的试卷分析,综合来看,失分率高的是选择题和计算题最后

10、一题最后一问,得分率最高的是填空题。此外通过分析这张试卷,还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三、存在的问题1、双基掌握不牢:基本物理概念常弄混淆,基本规律掌握得不牢固。如对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速度无关,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作用等认识不透。2、题目审阅不清:学生答题时见到做过的熟面孔题目,就急于答题,造成学生未能仔细审题,把题目看错或不能准确、全面地解答相关问题。特别是在解答选择题时把要求选出错误选项看成选出正确选项,导致出现比较遗憾的失分。 3、应用能力不强:学生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对相关知识缺乏联系,对相近知识缺乏辨析,平时教师讲过的,练习中做过的,学生答题

11、情况较好,若试卷中题目变换角度问问题、选择题选项范围略有变化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4、语言表达不准:不能够用物理专业术语准确地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表达叙述往往是答不到点子上。四、今后教学方式、方法及建议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反思我们的物理教学,使我们对未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充满希望。针对这次试卷分析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利用集体备课共同理解教学总目标及三维的课时目标,明确一、二级主题对教学的要求,弄清教材中每个具体问题编排的指导思想及意义,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手段、实验探究等主要方面及策略达成共识,每位教师也可根据自己及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教

12、学方式及方法,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潜在因素,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问题,教师之间要通过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2、注重双基教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现有效学习夯实基础是教学工作不变的主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和核心,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分析,处理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才能冲击深层次的物理问题,才能谈到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学习的根本,在平时教学中,当天学的知识当堂消化,并配以适量的练习训练,练出速度,练出高分!3、强化科学探究,注重实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策略,务必使学生掌握这一科学思维程序;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处于无可取代的作用,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执笔人:俞能生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