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31366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来自:http:/ 我常常发现,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鲁、卑俗,有时候这一切才是教育更为具体、尖锐的问题,但是它 往往被各种任务、指标、困难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2、我们帮助孩子获得知识,我们学习和孩子共同生活,也许只有在这样的一体感中,孩子们才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真挚的希望,这种希望不是外在的对他们的馈赠,而是,这就是共同生活的意义我们彼此葆有希望,这样的信念是生活的动力也是价值所在。3、 不言而喻,教师要有一颗教育的心灵,敏感、细

2、腻、坚强、执著、明确、美好,教师甚至“要比热爱自己的党派、教会更热爱自己的学生”,教育确实要以爱为底 色,谈起教育就是谈论我们的孩子和未来然而,只要一静心我们就知道自己实在被扭曲得太厉害了,也许更需要询问的就是我们还有多少真挚的热情,承担的勇 气,能够在各种困难中坚持应当坚持的执着,可是我知道这样的询问很多时候也是苍白无力的,莫名的焦灼与恐惧盘踞了我们的生活,太多的指标、任务、功利已经 控制了我们的心灵,我们渴望着美好,内心都变得越来越无望与冷漠坚冰时期仍然延续着,有时我们几乎无法越过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来。4、 常常我会清晰、明确而又不无痛苦地意识到自己思想和创造力的衰竭,同时我明白这种

3、衰竭绝非是一个人的事。也许,我们还必须正视这样的事实:这是一个思想和 创造力枯竭的时代,无论从历史的纵向和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横向加以审视,情况都大抵如此,它是一个令人沮丧与气绥时代。持久的战争、政治运动、屈辱的生活耗 尽了一代代人的智慧和活力。有时我们甚至一辈子都无法挣脱作为“平淡无奇”的“被压迫者”(弗莱雷语)的思维模式。我们自足、庸常而耐心地生活在一个奇怪 而漫长的过渡时期这是一种比较乐观的表达。5、有所坚持、有所放弃、有所抗争也是困难的,当你真的去尝试时,你就明白了,更多时候我们似乎只能“自然而然的”选择顺从、沮丧、怨恨和焦虑。我不得不说,内心的苦楚是很难诉说、甚至是无处诉说的。焦虑不是一

4、种心情,而是一种感受世界的方式。一些“渺小的思想”,正在贯穿我的一生。一些散乱的念头正在引导着我。6、 我们正在普遍地感受到“新课改”遇到了困难,有各种各样对困难的原因的探讨,我认为真正的困难是,现实的状况再一次证明了,“制度优于技术”,制度才是第 一推动力,某些制度的“不对接”才是一切改革与创新真正的障碍,“新课改成于教师,败于领导”说对了一部分,它是某些现状的描绘,这些现状背后令人恐惧、 无所作为的是,在坚硬、冷冰的制度面前,个人与新理念几乎是没有价值和力量的。“渐进”思想从根本处而言,并没有多少生长的空间。7、 我甚至有点惶恐地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最大的错误其实是前提错了,你无法乐

5、观起来,经常你就是白费劲,最后的结果常常是你所有的努力中只有极少的部 分有正面的价值,每一次为了这极小的正面价值你必须连带着也为“负价值”而付出心力,很多所谓正面的“教育行为”若细加审视,就发现“邪恶”和“不光明” 的一面也都会“如影随形”。8、我几乎没有勇气说,不是因为“新课程”有太多的缺陷,而是即使有这样那样缺陷的“新课程”,对我们而言,也仍是奢侈品,也许新课程缺少的是生长它的土壤,这种缺少不是靠意志、热情与执着能够解决的。现在是坚持还是放弃,都是一个问题。9、 我们面对的教育实际上就是缺乏平等、威权管束、没有多少自由和独立性、以应试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取向的,我们面对的教育同时还存在着严

6、重的投入不足,不 少学校挣扎在贫困线上,谈论教育怎么能不正视这一切呢?这些状况的改变才是教育改革要致力的核心问题。这些前提性的问题从根本而言严重阻碍了教育迈向人 性,迈向对个性和想象力的尊重,甚至成为教育中一切困难与灾难的源头,我们有多少的心力就白白耗费在这种种无法改变的困局之中呢?没有这些前提性状况的变 革要谈论创新和创造力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10、因此,我也明白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无计可施”、“难有作为”,这是真实的状况,并非我们脆弱、无所用心,不够坚韧。教育改革确实就是寻路之旅。11、 但是,我仍然要说,为微小的美好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这是因为,教育基于真善美,直抵人的心灵,教育直接面对

7、每一个正在生长中的生命,教师个人的美好无 论何时都弥足珍贵,也许正是它,构成了童年最有意义的“希望的生态”,只有它,才能播撒与邪恶对恃、并积蓄最终摧毁邪恶的力量。同时我还要补充一句,今 天,正是这些身上葆有美好元素的教师保存了教育最后的价值。12、幸运的是,教育总是具有潜在的、不断积骤的巨大的力量,从来都是如此如果我们有耐心去体察,有信念去促进,我们就更有可能回到自己从自我生命的反省中返回教育,回到一种更多元更具开放性的自我认同中,从而能够避免再一次的迷失。13、 当我们谈论教育时,往往语调会变得激昂或消沉,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我总是尽快让自己的情绪调整回日常化的状态:用生活着的方式的理解、表达

8、,我并不是另外 一个人,也没有什么力量在我心灵深处爆发了,每个人都是过程,每个人都只能看到一小部分,我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14、 刘铁芳先生以下几句话说得对极了,我觉得有必要认真抄录一遍,以表敬意和强烈的认同: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论、方案、谋略说得天花乱坠者,皆不可信;凡动辄言 称“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动辄宣称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奥义说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 信;凡把教育的改革发展说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即言称教育改革如探囊般容易者,也许乃是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刘铁芳用简单、有力的句式,明确不二的立场洞见了纷繁复杂的

9、各种表象背后的教育真相!15、 许多年来,叶澜教授持之以恒的躬行“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无论到哪所实验学校,她必定要先上教室听课(而且每次都是聚精会神地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她说这样 才看得清楚每个学生的“动态”),必定要先和实验教师对话,为他们“捉虫”、指路。如果没有外出,她几乎每周总会安排一天时间,早上六点多钟就出发到一所 学校,上午一听就是4节课,中午简单用餐后,就开始评课、交流,然后则是讲座和对学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她家里人告诉我每次“这样的活动回到家往往要到 晚上六七点了”。叶澜老师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教育学者,她的“田野作业”方式同样令人赞叹、敬佩,启人心智! 接着我要用刘铁芳的句式(他则

10、得之于作家王蒙)这样说:凡从不进教室,从不听课,从不与教师细致交谈,每到一地必作大报告的那些“学者”的高论,皆不可信。16、 当代教育有一惊人现象,就是有越来越多所谓的“名师”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教研会上“走穴客串”“现场送艺”,而且若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他们反反复复“操练”的 也就是那么几节“经典”“做课”有位“名师”这样说,不是我们上不了别的课,而是实在输不起但是,你“不能不叹服”的是几乎每次都是观者人头攒 动,群情高昂,嘉评如潮,真的堪称教育艰难时世中的最壮观的一幕悲喜剧。17、美国教育家博 耶说,学校还是小的好。那么“小”到什么程度为好呢?“小到学校所有师生都能彼此叫出对方的名字,亦即人数控制

11、在二三百人内为最佳”,博耶又说:当班生数 超过30个人时,教师的注意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这些见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一定想不到,在中国有那么多“名师”可以在叫不出一个学生 名字的情况下也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厉害的“名师”竟可以在体育馆数千名观众面前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情况下把“课做得神采飞 扬”,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中国教育胜过美国教育“难能可贵之处”。18、苏霍姆林斯基是个有伟大毅力的教育家,他长期的对学生细致的观察,对思考与写作的坚持,甚至每天一定要境。听两节课的习惯,都是令人景仰的风范,这些行为本身也就是一种教育家的精神。我们也能有勇气与

12、毅力对自己的信念坚持不懈吗?特别是校长们是否也能试着每天进课堂,就从“最简单”的听课做起?19、 我对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人“受教育过程中负担状况”作一个粗略的比较,我发现童年的边界仍在缩小,教育的负担在不断的加大, “应试”的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有时,我会“消极地”想,改革当然重要,但在改革取得成功之前,我只盼望着教育的生态不要继续恶化。20、 教师的精力与能力如果仅仅能够应用于日常工作,只能用于维持生存的当务之急,那么教师是很难具有反思力,并将自己的思考转向内在生活与思想的。思考、质 疑、在日常教育工作之外的用心,都属于奢侈的消遣,当我们迫于生计,并受制于各种压迫之

13、中,我们的灵魂是粗糙与躁动的,我们的生活更多的是适应与屈从,是 消耗与厌倦,我们的一生也将是飘零和混乱的。21、涂尔干曾经在他的教育思想的演进中写道: 实际上,教育理念的发展和人的所有发展一样,并不是始终很有规则的。历史上,各种不同的观点你方唱罢我登场,发动了一场场争斗,在这些争斗中,颇有一些正 确的观念被扼杀,尽管根据它们内在的价值来判断,它们原本应该留存下来。和别处一样,这里的生存竞争只能产生非常粗略的结果。一般说来,生存下来的也是最 具适应性的,最有天赋的观念,但与此相对的是,在种种情势的偶然凑合之下,又有多少成功并无价值可言,又有多少失败和覆亡令人扼腕叹惜。22、在我的笔记本上记录下了

14、罗马尼亚思想家尼明斯库的一段话: 有时候我不禁会这样想,属于这个时代,并被这个时代的需要与倾向所主宰,成为“成功人士”的那些人,往往是面目可憎的,他们的卑陋和激情恰恰体现了这个时 代所信赖的一种“精神”。而我愿我的目光更多的是注视着那些失败者,人微言轻奋力挣扎的人,找不到方向默默生活的人,日益边缘化望不到尽头的人,因为从 来,我就只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乐于接受这样的处境,并把它看作是自己的命运。23、这些年来 我一直倡说生命化教育,强调“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最近读到佐藤学的著作,看到佐藤学也有类似的观点:“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 言,它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

15、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此外佐藤学还主张教育变革应该是“静悄悄的革 命”,认为它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 自立性和创造的革命,这些都是能给予人启迪的见解。24、其实任何猛烈、“激进”的变革不仅 危险,而且遵循的从来都是自上而下的大一统模式,它所能借助的往往就是“政治优势”,因此“运动模式”也就成了这种所谓的“变革”的常见形态,但是在它的 激情澎湃、轰轰烈烈背后,几乎很难看到有什么新文化、新价值落地生根我们的教育变革还没有一次能跳出这样的处境。25、 现在

16、我坐在教学研讨活动的现场,第一节课要开始了,我也有点紧张。“舞台”上的孩子们正专注地听老师作“最后的布署”,我头脑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句子: “兴奋而可怜的孩子”,诚如一个学者所言,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我们就应该尽量的少开公开课,尤其要少举行大型的、更多为了显示课改、实验实绩的公开教学 活动,就让教学过程尽可能如它所当有的朴素与自然吧。 26、 不管怎么说,在众多傍观者面前上课,老师的兴奋中心在于“表演”,我说的不仅是那些夸张的作秀,而是,即使是比较“朴素、自然”的课,教师仍然受制于“任 务、荣誉、现场的氛围”,他的紧张也全然不同于在自己的教室日常状态下的教学。除了“手段极高明”的“行家里手”外,一般教师上课的过程(从接受任务、反 复准备到上课结束)都是精神的“炼狱”过程。因此,我还要说如果我们真的爱教师,就应该尽量少让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