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1253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2019南昌一模)下图为我国总人口及年龄组成变化趋势图(不考虑国际人口迁移),2021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峰值。据此完成13题。1我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的年份是()A2007年B2017年C2021年 D2032年22013年,我国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到目前为止,下列人口数量变动受其影响的是()总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A BC D3与其他年份不同的是,2021年我国()A劳动年龄人口多,就业压力大B总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C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较接近D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数量较接近解析:1.A2.D3.C第1题,由图

2、可知,2007年至2032年我国014岁人口数呈缓慢下降趋势,2007年014岁人口最多,约2.6亿;2007年至2032年我国总人口先增加后减少,但2007年人口总数最少,约13.2亿,因此,2007年是我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的年份。第2题,2013年,我国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了生育二胎的限制,人口出生率增加,止住少儿人口数量快速减少的趋势,人口总数增加,对;由于2013年至2019年只有6年时间,这一段时间内的出生人口不可能成为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没有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也不会影响老年人口数量,错。第3题,2021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之后人口总数下降,这说

3、明2021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即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当把人口中的所有成员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为年龄中位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读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完成46题。4上图国家中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小的是()A巴西 B瑞典C俄罗斯 D中国5人口年龄中位数主要反映()A人口增长数量 B人口增长速度C人口年龄结构 D人口老龄化程度6应对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对策不可行的是()A鼓励农村人口增长,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B引入市场机制,发展老龄产业C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D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解析:4.B5.D6.A第4题,读图,根据各国家的人

4、口年龄中位数比较,变化最小的是瑞典,变化幅度小于6岁,B对。巴西、俄罗斯、中国年龄中位数变化幅度都超过10岁,A、C、D错。第5题,年龄中位数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中位数越大,说明老龄人口数量越多。人口年龄中位数主要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D对。不能反映人口增长数量、人口增长速度,A、B错。不能分年龄段显示人口年龄结构,C错。第6题,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是增大的很快,鼓励农村人口增长,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会导致人口增长快,加剧人地矛盾,A不可行。引入市场机制,发展老龄产业,B可行。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C可行。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计划生育,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问题,D可

5、行。人口抚养比是14岁及以下人群加上65岁及以上人群,与1564岁的劳动力人群之间的比。下图为中国人口抚养比随时间的变化及预测曲线图。四条曲线是按照高、不变、中等和低人口出生率所做的预测。据此完成79题。7推测对应高出生率的预测曲线可能是()A BC D8我国的人口抚养比曲线若按线发展,短期内会()A影响劳动力人口数量B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C降低了人口的抚养比D加剧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9关于图中曲线,正确的说法是()A20世纪60年代高抚养比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战争B20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C2013年前后我国被抚养人口比例达到最大D未来40年左右,老龄化可能使人口抚养比达到

6、新高解析:7.D8.B9.D第7题,高出生率(线)短期内会使人口抚养比升高最多,从长期看(数十年后)则会导致人口抚养比降低最多。第8题,人口抚养比按照线发展,短期内对劳动力数量无明显影响;新生儿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如保育员、婴幼儿教师等),也会增加人口抚养比;会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第9题,20世纪60年代的高抚养比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高出生率导致的;B项所述内容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2013年前后我国人口抚养比达最低,被扶养人口比例达到最大。(2019常德调研)读影响某地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权重示意图,完成1011题。10下列国家中当前与图示影响因素权重基本相符合的是

7、()A日本 B南非C丹麦 D新加坡11若图示内容表示我国的情况,则其对应的时期可能是()A远古时期B唐、宋时期C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D2020年以后解析:10.B11.C第10题,读图可知,影响该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土地、矿产等资源,四个国家中只有南非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第11题,对于我国来说,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土地主要反映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矿产主要反映在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上。图示的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影响力均较小,因而可能对应我国的时期为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二、非选择题12(2019福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

8、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下图示意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1)指出苏北老龄型人口类型的变化。(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

9、响。(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解析:第(1)题,直接结合图例与图示信息分析即可,注意要体现“变化”。第(2)题,图示苏中老龄化最严重,说明老年人口多,则要从大气环境角度分析老年人口多、比重大的原因。注意“世界长寿之都”的信息提示。第(3)题,首先明确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苏中,则省内必然存在人口迁移现象。再结合三地老龄化空间差异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经济、文化及社会保障体系角度分析。答案:(1)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A1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的为A2型

10、;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或苏北地区G型、A1型向A2、A3、S型转变;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2)南通市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轻,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龄型人口。(3)苏南经济的发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同时苏南高等教育的集中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都市圈内部出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心。(4)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完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建构完善的养老

11、体系;弘扬优秀的敬老文化。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2010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 535.951 705.681 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 460.991 543.031 596.84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 788.51 8701 841.51 9351 894.52 000(1)读图甲,

12、说明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4)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人口金字塔读出数据即可,从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第(2)题,该时段劳动人口数量较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也带来就业、住房压力较大的问题。第(3)题,1990年至20

13、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又出现增加的趋势;近郊、远郊人口增多。第(4)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水资源对人口容量的影响较大,因此上海应该开源、节流;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口容量。答案:(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7.6%9.6%均可)、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2%(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9.6%10.6%均可)。人口老龄化。(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住房、就业等压力大。(3)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4)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