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_1.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梳理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308996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_1.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梳理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_1.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梳理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_1.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梳理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_1.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梳理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_1.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梳理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_1.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梳理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_1.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梳理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学习目标,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 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3. 学会使用地球仪,认识经线与纬线的特征,理解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4. 理解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5. 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课前预习,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我国古代的天圆地方,到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直到_船队环球航行成功,才证实了地球是一个_。20世纪,人类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_。 2.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千米,最大周长约_千米,

2、表面积约_平方千米。,麦哲伦,球体,球体,6 371,4万,5.1亿,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_,按照一定的_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_。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_,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_。 4. 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_。事实上,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它是人们_的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_。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_,它是地球上的最_点。与之对应的点叫_,是地球上的最_点。,形状,比例,模型,面貌,分布,地轴,假想,两极,北极,北,南极,南,三、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5.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3、,叫_。所有与它平行的圆圈叫_。_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指示_方向。 6. 赤道的纬度为_,是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_,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_”和“_”表示。 7. 全球_为低纬度地区,_为中纬度地区,_为高纬度地区。 8.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也叫_,指示_方向。,赤道,纬线,赤道,东西,0,90,N,S,030,3060,6090,经线,子午线,南北,9.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_,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_,称为_和_,分别用“_”和“_”表示。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10.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_。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

4、度位置,就是某条_和某条_的交点。 11. 利用_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0,180,东经,西经,E,W,经纬网,经线,纬线,经纬网,精巧点拨,1. 纬线和经线的比较。,2. 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正确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的前提是能判断出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判读依据是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如图1-1-1和图1-1-2所示)。,南北纬、东西经的判读:北增北纬(用“N”表示),南增南纬(用“S”表示),东增东经(用“E”表示),西增西经(用“W”表示)。,3. 重要的纬线和经线。 4. 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0)为

5、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半球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范围是160E18020W。20W向东至0经线虽是西经却在东半球,160E向东至180虽是东经却在西半球(如图1-1-3和图1-1-4所示)。 5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即其中一条为东经度,另一条为西经度,其经度之和必为180,并可组成一个经线圈。,同步训练夯实基础,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读图1-1-5,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 B. C. D. ,2.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正圆球体 B. 地球最大周长约8万千米 C. 地球表

6、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 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3. 地理课上,老师经常带领学生用一些模拟实验来揭示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图1-1-6中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 A. 天圆如张盖 B. 地球是个球体 C. 地方如棋局 D. 地球是正方体,4.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 A.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C. 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D. 流星现象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5. 中国地球仪的制作始于元代,明、清两代制造的地球仪现仅存3件,其中2件存于故宫博物院,1件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下列情

7、况不能从地球仪上获知的是( ) A. 北京某天的天气情况 B. 中国的位置 C. 太平洋的位置 D. 地球的形状,6. 根据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做成的形状应为( ),知识点: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7. 下列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 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D.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8. 在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的长度相比( ) A. 两条线一样长 B. 0经线比0纬线略长 C. 0经线是0纬线的一半长 D. 0纬线比0经线略长,9. 小梅说她去旅游时拍了一张非常有意义的照片,照片上她两只脚分别踏在南北半球上,这个地点可能在(

8、 ) A. 北极 B. 本初子午线 C. 赤道 D. 南极 10. 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知识点:利用经纬网定位 11. 一位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道:“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图1-1-7中的(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12. 某地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该地是( ),13. 读图1-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 甲、乙两地均在同一条经线上 D. 甲、丙两地均在同一条纬线上,读图1-1-9

9、,位于甲点的小亮与位于乙点的小明通过微信讨论地球仪上的经纬网问题。据此完成1415题。 14. 下列关于小亮与小明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亮20N,110W B. 小亮20S,110W C. 小明40N,170W D. 小明40S,170W,15.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亮在东半球、北半球 B. 小亮在东半球、南半球 C. 小明在东半球、南半球 D. 小明在西半球、北半球,同步训练能力提升,16. 读图1-1-10,完成下列各题。 (1)A点的经度是_,纬度是_;B点的经度是_,纬度是_。,70W,40N,50E,20S,(2)A、B、C、D四点所在的纬线圈最

10、长的是_。 (3)分别从A、C两点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_(填“能”或“不能”)在北极会合。 (4)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有_和_;位于西半球的有_;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有B。 (5)国际上习惯用_和_两条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能,20W,160E,17. 读图1-1-11,完成下列各题。 (1)判别图中“+”号是指_极。 (2)写出图中A点、C点的坐标。 A:(_,_); C:(_,_)。,北,70N,150E,60N,120E,(3)从东西半球来看,C点位于_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A点位于_半球。 (4)从纬度位置来看,B点位于_纬度地区,D点位于_纬度地区。(填“高”“中”或“低”) (5)纬线指示的方向是_方向,所有纬线中最长的是_(度数)纬线,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东,北,中,高,东西,0,思维导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