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_3.7 地形和地形图(第1课时)课件 浙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308799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上册_3.7 地形和地形图(第1课时)课件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_3.7 地形和地形图(第1课时)课件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_3.7 地形和地形图(第1课时)课件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_3.7 地形和地形图(第1课时)课件 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_3.7 地形和地形图(第1课时)课件 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上册_3.7 地形和地形图(第1课时)课件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_3.7 地形和地形图(第1课时)课件 浙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的高、有的低、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你能说出地形的类型吗?,相对高度大,坡陡顶尖,连绵起伏,海拔在500米以上。,山地,高原:海拔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积较大,起伏小。,高原,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起伏较小的地区,一般相对高度小于50米。,盆地,四周为山脉、高原环绕的中部相对低陷地区。海拔四周高,中间低。,小,3000米以上,大,500米以上,很小,200米以下,500米以下,较小,地表

2、起伏较小,坡度较缓.,地势起伏小,平坦。,顶面较大,地势起伏小,平坦,但海拔高,边缘陡峭.,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周围为山脉、高原环绕,中部相对较低平。,各种不同地形的特点:,思考: 1、什么叫海拨?,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2、什么叫相对高度?,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1987年规定将青岛验潮站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算面。,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是属于哪一种地形呢?这样的地形对当地的经济有何影响?简单讲讲你的理由。,思考与讨论,我们的家乡余杭主要地形

3、及对经济的影响:,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可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耕地资源不足。,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珠穆朗玛峰,活动:,1、用马铃薯块做一个山峰。 2、在山峰 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如1厘米)依次画上等高线。 3、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4、俯视山峰,观察上面的 等高线所呈的形状。 5、将山峰上的等高线按

4、原 来的位置绘到白纸上。,11:20,用_来表示山地的起伏。,等高线地形图: 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形。,等高线,11:23,等高线重叠处,自学填表: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点,0,200,400,600,单位:米,653,672,A,B,C,D,山谷,山脊,鞍部,山顶,峭壁,11:29,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时,等高线重叠处,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11:30,11:33,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请你来谈谈:,1: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D,智力快车,2、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绘制平面图 B.绘制等高线图 C.绘制政区图 D.绘制旅游图,B,3右图是某地形等高线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在位置地形名称: A_, B_, C_, D_。 (2)从图中可知 C点的海拔是_, 与最高峰的 海拔相差_。,峭壁,山脊,山顶,鞍部,900米,200米,4、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形:,山地为_ 高原为_ 平原为_ 丘陵为_ 盆地为_,甲,乙,丙,丁,戊,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