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施工工艺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308567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线电视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线电视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线电视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线电视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线电视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线电视施工工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卫星/有线电视系统1.1.1 系统主要施工方法一、相关规范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GY/T 209-2005 数字电视系统中的数据广播规范GY/T 148-2000 基于时分复用数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YD/5048-1997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YDN 065-1997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6510-8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94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 6510-1996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系统技术要求GY/T 106-1999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

2、法Y/T 200.12004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 2012004 CATV行业标准GY/T121-1995 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稀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135-1998二、系统安装工艺流程有线电视系统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天线位置选择天线安装前端设备安装传输部分安装用户终端安装系统接地系统调试三、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1设备安装(1)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做好防雷接地处理:屏蔽层及器件金属接地:为减少对有线电视系统内器件的干扰(包括高频干扰和交流电干扰)和防止雷击,各设备金属外壳要求接地良好,全部连通;金属管路及线槽应与建筑防雷接地连为整体的接地。(2)对

3、成品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屋面安装开路天线、主杆及卫星天线时,不得损坏屋面防水及装修;在吊顶内的箱、盒安装部件时,不得损坏龙骨和吊顶;修补浆活时,应对器件加强保护,防止器件损坏;使用高梯时,不得碰坏门窗和墙面。(3)加强安全保护,做好环保措施风力大于四级或雷雨天气,严禁进行高空或户外安装作业;高空作业时,必须做好人和物的安全处理措施;施工现场的垃圾、废料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运;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噪声处理。2 器材检查要求(1)工程所用缆线器材形式、规格、数量、技师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或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2)经检验的器械应作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

4、理。(3)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4)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1.1.2 前端机房设备的安装前端设备与控制台的安装应按机房平面布置图进行设备机架与控制台定位。机架和控制台到位后,均应进行垂直度调整,并从一端按顺序进行,几个机架并排一起时,两机架间的缝隙不得大于3mm。机架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应大于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应大于5mm。机架和控制台的安装应竖直平稳。前端设备(如调制器、频道处理器、混合器)一般都组装在结构坚固、防尘、散热良好的标准箱、柜或立架中,固定的立柜、立架背面与侧

5、面离墙面距不小于0.8m。立架中应留有不少于两个频道部件的空余位置。前端机房可设置控制台,控制台可安装卫星接收机、调制器、DVD等。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小于1.2m;侧面与墙或其它设备的净距不小于0.5m,主要通道不小于1.5m,次要通道不小于0.8m。机房内电缆采用地槽布放时,电缆由机架底部引入。布放地槽的电缆应将电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排列顺序放入槽内,顺直无扭绞,不得绑扎。电缆进出槽口时,拐弯处应成捆绑扎,并符合最小弯曲半径要求。采用架槽布放时,电缆在槽内布放可不绑扎,并留有出线口。电缆应由出线口从机架上方引入;引入机架时,应成捆空绑。采用电缆走道时,电缆也应由机架上方引入。走道

6、上布放的电缆,应在每个梯铁上进行绑扎。上下走道间的电缆或电缆离开走道进入机架内时,应距起弯点10cm处开始,每间隔100200cm绑一次。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应顺直无扭绞,不得使电缆盘结,引入机架应成捆绑扎。电缆的敷设在两端应留有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各种电缆插头的装设应按产品特性的要求,并做到接触良好、牢固、美观。前端机房内的电缆敷设采用地槽。对改建工程或不宜设置地槽的,也可采用电缆槽或电缆架,并置于机架上方。采用电缆架敷设时,应按分出线顺序排列线位,并绘出电缆排列端面图。电缆从室外引入引出,在入口处加装防水罩。电缆向上引时,应在入口处做成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电缆的最小弯度半径。电

7、缆沿墙上下引时,应设支撑物,将电缆固定(绑扎)在支撑物上;支撑物的间距可根据电缆的数量确定,但不得大于1m。机房布线除了要整齐美观外,特别需要注意防止互相干扰。如220V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架设,不要相互平行走线;视频、音频、射频、和天线馈线尽量垂直交叉等。1.1.3 电视分配箱安装线路放大器、分配器按设计图纸标注楼层安装,集中放于电视设备箱内。放大器可采用UPS供电,供电线路中安装lA熔断器。电视分配箱内的放大器、分配器等器件安装位置要合适,走线合理、美观。SYWV-75-9主干电缆要留400-500mm的余量。电视设备箱安装远离强电磁干扰地区,底边距离地面 1.5m,便于系统测试与维护。分支

8、分配器要装在分支器金属箱内,分支器金属箱要按图纸标注位置安装。1.1.4 电缆布线竖井内SYWV-75-12每层装有固定支架,每根电缆平行排列整齐,并与支架固定,稍有余量,避免拉紧。电缆布线折弯时要求有一定弧度,SYWV-75-9最小弯曲半径l2cm, SYWV-75-5最小弯曲半径室内4cm,室外8cm。分支器与分支器之间连接电缆要留有余量,不能拉紧。1.1.5 其他室内安装系统输出口用户面板时,办公区内,面板距地 (楼)面的高度 0.3m,在公共区域内可顶内安装,水平管与垂直管交接处安装一个86金属线盒,便于穿线。暗埋管距离较长时,管内要预留铅丝。1.1.6 系统测试及验收一、系统测试有线

9、电视系统调试,是使系统各部分达到各项电气指标和保证各部分工作状态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是有线电视系统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步骤。本系统的现场调试以“系统出口电平”调试为主,辅以主观评价进行。系统出口电平可视系统而定,即分全频道系统和邻频系统,其标准以“GY/T106-9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为标准。系统调试步骤:传输系统调试、分配系统调试。传输部分调试:传输部分调试是从前端出来的第一个干线放大器开始,依次向后逐一进行。注意:调试中未带负载的出口或尚未调好的出口应接上负载,采用集中供电的干线放大器应把下级干放的电源断掉,以免烧坏测仪器。干线放大器调试主要是按设计要求,调其输入输出电平大小、斜率高低和均衡

10、量。使各频道间电平差值符合国标要求,再调整放大器增益,使放大器输出电平达到标称值,并使载噪比和交互调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分配系统调试:分配系统调试包括楼层放大器电平调试和用户电平调试。分配系统中的放大器与干线放大器调试方法基本相同,只要按设计电平调试就可以了。分配相同调试的大量工作在用户电平调试,本系统用户电平严格控制在644dB。系统联调:传输系统和分配系统调试好后,还要对系统进行联调。联调的目的是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排除出现的所有故障,如交互调、重影、干扰等。统调的过程是一项反复多次的过程,往往会出现某一部分的故障而涉及到系统中的其他部分,有的还涉及到全系统。因此要耐心细致地统调,直到所有

11、的故障都予以排除,系统能正常工作为止。一般只要系统设计合理,设备器材选用适当,安装质量好,经过逐步调试,系统统调还是比较容易的,统调时常用较高档的场强仪进行各级电平调试,并做好记录,为以后检修维护时作参考依据。在系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应立即予以排除,并作好书面记录。二、工程的验收本系统工程的验收应依据SJ2846-88(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验收规则)进行,光纤系统和MMDS系统的验收可参照有关规定进行。主观评价: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表:图像质量损伤的主观评价评分分级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5图像上有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并不令人生厌4图像上有明显的损伤或干扰

12、,令人感到生厌3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2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1客观测试:客观测试应满足“GY/T106-92”参数要求标准测试点应是典型的系统输出口或等效终端,测试点应选择那些噪音、互调失真、交调失真、交流声调以及本地台直接串入等影响最大的点。对于A类和B类系统,每1000个系统输出口应有1-3个测试点,而且至少有一个测试点应位于系统中主干线的最后一个分配放大器之后,对于A类系统,测试点可限制在十个以内。对于C类系统,至少应选取二个测试点,其中一个或多个测试点应接近主干线或分配网络的终点。对于D类系统,至少应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点。1)客观测试项目项目名称系统类别备注图像和调频载波电平A、B、C、D所有频道载噪比A、B、C所有频道载波-互调比,载波组合三次差拍比A、B所有频道交扰调制比A、B每一波段测一个频道载波-交流声比A、B测一次频道内频率响应A所有频道色度/亮度时延差A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A2)类别区分 类别有线电视系统所容纳的输出口数(个)类别有线电视系统所容纳的输出口数(个)A10000以上C300-2000B2001-10000D300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