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_复习课件 粤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305982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_复习课件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_复习课件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_复习课件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_复习课件 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_复习课件 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_复习课件 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_复习课件 粤教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帆船实验:正方体上,先看到船头,再看到船身;球体上,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 3.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先后经过赤道4次,最终回到西班牙,完成首次环绕一周地球的航行。 4.人类首次得到的、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5.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6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二、地球仪 1.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做成的地球模型。 2.地球表面

2、没有经线、纬线、地轴。 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的圆圈,叫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它是一个假想轴。,3.经线和纬线的特点:每条经线只形成一个圆,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长度不等,其中赤道最长,向两极变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0纬线是赤道。 4.0经线在中间,东经西经在两边,东经向东渐增大,西经向西渐增大。0纬线在中间,南纬北纬在两边,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纬度越大线越长,到了两极成了点。,5. 23.5N,23.5S为南北纬回归线 66.5N,66.5S为

3、南北极圈 6.纬度标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8.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20W-160E。20W往东到160E为东半球,除东半球外都是西半球。 三、地球的运动 1.首次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 2.地球绕地轴转叫做自转,地球绕太阳转叫做公转。 3.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两者的周期分别是一天、一年。,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昼夜更替和时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昼夜长短的变化、五代的划分

4、、四季和极昼极夜。 6.二分二至:3月21日前后为春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6月22日前后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昼长夜短;9月23日前后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昼短夜长。 7.划分五带的依据是: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分为热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南北温带(四季分明,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第二章 一、地图的发展 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图是:4500年前古巴比伦人制作的陶片地图 2.地图的发展顺序:陶片地图、羊皮地图、丝织地图、电子地图 3.GPS:全球定位系统,CNSS:北斗卫星导航系

5、统 二、地图的运用 1.辨别地图上方向的方法:经纬网法、指向标法、一般方法 2.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数字、线段、文字表示。,3.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实际距离或实际范围越小,越清晰;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实际距离或实际范围越大,越模糊。 4.阅读地图的步骤:(1)阅读地图的名称(2)了解比例尺的大小(3)确定地图的方向(4)根据图例和注记查找信息 5.常见的地图类型有: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旅游图 三、等高线和地形图的判读 1.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连线,成为等高线,用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 2.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成为绝对高度(也叫海拔)。

6、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成为相对高度。,3.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4.山地等高线的五种基本形态: (1)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2)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成马鞍。 (3)山谷: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高处。 (4)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低处。 (5)陡崖:等高线发生重合的地方。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C(N-1)hC(N+1) 5.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可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6.世界地形图: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长的山脉

7、安第斯山脉 7.五种地形类型: 第三章 一、陆地和海洋的分布,1.地球上,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9,;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71 2.海陆比例:北半球:60、40 南半球:80、20 3.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分布在海洋中的四面环水的陆地。 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大洲: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 半岛:深入海洋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洋水域的较窄水道。,4.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西半球的

8、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横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5.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6.亚洲、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欧洲、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欧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南美洲、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太平洋、印度洋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大西洋:德雷克海峡 二、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大陆漂移的原因是:板块运动,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的魏格纳 3.板块

9、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4.板块张裂作用:大西洋、东非大裂谷、红海 板块挤压作用:太平洋板块、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三、人类与海洋 1.海洋占地球总水量的97%,出现原始生命至今30亿年。 2.海洋五大美称: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 3.天然制氧厂不属于海洋对人类的意义 4.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环球海洋考察,开启了近代海洋科学的序幕。 5.赤潮是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原因是:大量的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第四章 一

10、、天气和天气预报 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段时段内的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况。特点是:短时段、具体、变化大。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特点是:长时间、平均、稳定 2.天气预报的内容:阴晴、气温、降水、风(风向、风级) 3.天气预报的制作步骤: (1)气象站进行气象预测,获取情报 (2)接受气象卫星发送的数据 (3)利用计算机对情报、数据进行加工,制作天气图表 (4)天气预报员对图表进行分析判断,得出预报结论 (5)制作天气预报节目,4.白色表示云层,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5.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二、气温 1.气温的概念是:

11、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冷热状况) 2.一天测量气温时间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3.测量工具是:百叶窗,表示气温变化的是:气温曲线图 4.一天内陆地上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小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气温的年变化总结:,6.气温在时间上的差异用气温曲线图表示,空间上的差异用等温线表示。同一等温线上的各地气温相等。等温线密集,气温变化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变化小。 7.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即从低纬到高纬都呈现逐渐递减的规律。 (2)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年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3)同纬度地区

12、,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4)同一地点,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8.全球性等温线分析:北半球的等温线弯曲,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 1月份:陆地上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各纬度之间温度差异较大。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7月份:陆地上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各纬度之间温度差异较小。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三、降水 1.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的形成条件:(1)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结。(2)有凝结核。(3)云滴增大变成水滴和冰晶降落到地面。 3.降雨的过程:(1)水面蒸发,

13、水汽上升。(2)上升冷却,水汽凝结。(3)水滴降落,形成降雨。(4)云滴增大,云层增厚。,4.测量工具是:雨量器 表示降水量变化的是:降水量柱状图 5.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1)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 (2)全年少雨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 (3)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 (4)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 (5)常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6.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降水量比两极地区多 (2)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回归线大陆的西侧、内陆、亚欧大陆内部年降水量

14、少于200毫米,四、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1.气候包括的两大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2.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第五章 一、世界的人口 1.2011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接近70亿。 2.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3.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 4.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5.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人/千米), 人口密度= 6.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7.世界人口急剧膨胀是当今世界人口最突出的问

15、题,当前人口增长过快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8.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二、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区分人种的依据是:人类体质特征的差异,如肤色、头发形状和颜色、面部特征等。 2.三大人种的特征区别有:,4.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5.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7.世界信奉宗教的人数占总数的50% 8.主要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9.,三、聚落的发展变化 1.聚落是指人们聚居的地方,其基本类型是:乡村和城市 2.从小村庄发展成集镇、小城镇、城市,是聚落发展和演变的一般过程,3.早期聚落分布在:地

16、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目前聚落主要分布在: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河流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 四、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1.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面积最大的5个国家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3.人口数量最多的5个国家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 4.根据国家所在的海陆位置,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临海国、内陆国、岛国 5.世界上大约有130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6.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绝多数集中在北半球;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集中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7.南北对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南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8.地跨两洲的国家有俄罗斯、美国、土耳其等等。 9.世界重要的总部所在地:(前4个) 联合国:纽约(美国) 世界贸易组织(世贸):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