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夯基提能作业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305601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夯基提能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夯基提能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夯基提能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夯基提能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夯基提能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夯基提能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夯基提能作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时间:45分钟分值:57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8江苏单科,3,2分)线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 B.夏至C.秋分 D.冬至答案D线与其他两条太阳视运动轨迹相比,位置偏南,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从而推出线出现的节气为冬至,故D选项正确。2.(2018江苏单科,4,2分)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答案B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读图可知,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0,从而可以推算出该地的纬度约为40,故该地所属

2、省级行政区可能是新疆,B项正确。2018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据此回答下题。3.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A.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B.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C.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5的地方D.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答案D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则赤道日出东南方,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故D正确。大雪节气在12月初,则A错误;长城站位于极圈外,无极昼极夜现象,且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正是科考的最佳季节,则B错误;我国最南端纬度为4N左右,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纬

3、度约为21S14S,则我国存在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5的地方,故C错误。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图“天塔”景观照片图“天塔”位置示意图4.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A.5:007:00 B.8:0010:00C.12:0014:00D.15:0017:00答案B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地球运动知识。对比地理景观图和位置示意图可以判定,“天塔”影子此时朝向西北方向,说明太阳位于该地的东南方位,结合太阳一天中的位置变化可知,此时应是当地上午,天津的地方时接近北京时间,故B项正确;图中“天塔”影长较短,说明太阳高度较大,故不应是在日出前后,A项

4、错误;12点以后太阳位于偏西方位,影子应朝向东北,C、D项错误。5.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A.1月15日到2月15日B.3月1日到3月30日C.5月15日到6月15日D.10月1日到10月30日答案C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结合上题分析,“天塔”的影长可以通过比例尺计算得出大约为200米,“天塔”高415米,说明该日天津太阳高度较大,此时并非正午,正午日影应更短,即太阳高度应更大,天津位于40N附近,太阳高度较大的时间应是太阳直射点位置靠近北回归线的时段,即靠近夏至日,C项正确;A、B、D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及其以南,即天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60,影长应长于415/1.732240

5、米,故均不正确。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题。6.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更低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更早答案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三亚和海口同在北半球,但三亚纬度较低,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出方位越偏北,故A正确,B、C错误。三亚经度位置比海口靠西,正午时刻应更晚,故D错误。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下题。7.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6、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答案B本题综合考查地球运动、寒潮等相关知识。最佳测试期为11月至次年4月,该时段内该测试场太阳基本上每天从东南方升起,但春分日当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春分日之后到4月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该测试场纬度在68N以北,且最佳测试期包含冬至,则肯定出现了极夜现象,因此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该测试场主要受北方寒冷气流影响;该测试场冬至日昼长为0时(极夜),春分日昼长为12小时,春分日之后至4月期间,其昼长大于12小时,因此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大于12小时。故选B。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

7、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8.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丁丙甲乙D.甲丙乙丁答案B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四季。据丁发的信息可知,丁位于北极地区且北半球昼短夜长,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甲所在地即将迎来夏天,应位于南半球;乙所在地冬季临近,应该是北半球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丙所在地秋季临近,说明纬度比乙所在地低,B项正确。9.当天可能是()A.4月28日B.6月28日C.9月2日D

8、.11月2日答案D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A、B项错误;北温带地区冬季临近,C项错误,D项正确。我国A市某中学(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图校园局部平面图图二十四节气10.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答案C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及昼夜长短。由材料信息可知,北京时间14:08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计算出该地经度为88E,位于天津西方;该地冬至前后北京时间10:00日出即地方时7:52日出,计算知该地冬至前后夜长为15时

9、44分,天津冬至前后夜长为15时左右(与北京相似),故该地位于天津的北方;则C项正确。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11.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答案A本题考查地图三要素及地球运动。读图可知,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代表日落时杆影指向由东北转为东南,则日落方向由西南变为西北,太阳直射点应该由南半球移动到北半球,结合二十四节气图可知,A项正确。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12.芒种至小暑期间,()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B.塔里木河蒸发量

10、大,出现断流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答案C本题考查昼夜长短、河流特征及中国气温变化规律。芒种到小暑期间处于中国的夏半年,中国夏季受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的影响,南北普遍高温,气温差异小,A项错误;塔里木河主要依赖冰川融水补给,此期间冰川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B项错误;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京比上海白昼时间长,C项正确;此期间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处于极夜,不适合进行科学考察,D项错误。2017年9月35日,第九届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峰会在中国厦门举行。9月3日下午3时30分,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于福建厦门

11、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3.峰会期间()A.厦门昼长夜短,夜渐短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逐渐南移C.悉尼昼长夜短,昼渐长D.地球的公转速度渐慢,近秋分点答案B9月3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逐渐向南移动;厦门昼长夜短,夜渐长;悉尼昼短夜长,昼渐长;地球的公转速度渐快,近秋分点。14.工商论坛开幕时,金砖其他四国首都()A.新德里(77E),旭日东升B.莫斯科(37E),正午时刻C.比勒陀利亚(28E),夕阳西下D.巴西利亚(37W),夜幕深沉答案D结合金砖其他四国首都经度位置,根据地方时计算方法可知,北京时间15时30分时,巴西利亚大约为5时,因为巴西利亚地处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

12、太阳应6时后升起,故此时夜幕深沉。读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回答下题。15.图中有一地位于北半球,该地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B由图示知,甲地夜长为12小时,昼夜平分,位于赤道。乙地昼长为24小时,处于极圈或其以内。丙、丁两地都是昼短夜长,位于同一半球,它们和乙地分处不同半球。据此推测位于北半球的为乙地。二、综合题(共27分)16.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1分)(1)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2分)(2)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

13、半球。(3分)(3)判断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类型,并写出该点的地方时。(2分)(4)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甲图中M点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4分)答案(1)公转速度先逐渐减慢,经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或快慢快)(2分)(2)见下图:(3分)(3)昏线。(1分)18:00。(1分)(4)昼渐长,夜渐短。(2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A表示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需经过远日点,根据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即可判断出该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第(2)题,由图示信息知,甲图所示时间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据此结合光照图相关原理

14、即可完成该小题要求。第(3)题,根据上题可知,Q点所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将随地球自转由昼转为夜,所以该晨昏线为昏线。Q点位于赤道上,根据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可知,Q点的地方时为18点。第(4)题,M点位于南半球,B、C分别表示北半球秋分日和冬至日,因此在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M点昼渐长、夜渐短。17.下图为某时刻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判断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及P点的纬度。(4分)(2)比较A、B、C三点白昼长短。(2分)(3)说出这一天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2分)(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时20分,判断B点所属时区。(2分)(5)说明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及北半球白昼的变化情况。(6分)答案(1)(20N,45W);70N。(2)CA=B。(3)70S及其以南地区。(4)西十区。(5)第一种情况: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变短。第二种情况: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变长。解析第(1)题,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度数相同(20),图中135E地方时为0时,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45W,图中显示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0N,45W)。此时,70N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所以P点的纬度为70N。第(2)题,太阳直射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