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说课稿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304735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日本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日本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日本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日本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本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说课稿大家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日本,我的说课内容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六部分展开。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日本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前半学期的观察,感觉学生的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

2、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另外,学生通过学习本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也积累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以上都为本节课以探究活动为主来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v 根据地图资料,说出日本的位置、组成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v 指出日本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v 分析日本的工业特点及工业地带的形成原因;v 根据资料和图片,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

3、面的情况,以及东西融合的文化。(二).过程与方法v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v 通过分析多日本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的利弊,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的能力;v 搜集日本地形图中的信息,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的方法,然后通过图文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日本工业特点。v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v 培养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感,树立防震减灾的意识,v 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的发展经济方式,对把握经济发展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四、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

4、自然环境特征2.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3.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难点:1.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2.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方法。3.日本工业的分布及其原因。五、教法与学法:【说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指导自学法、谈话法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方法的选择,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基于学生比较活跃,基本功比较扎实,本节课我运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指导自学法等教法。指导自学法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基础的知识,比如日本的位置及组成;讲授法主要是教给学生一些地理问题的分析方法,比如分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的方法;讨论法

5、主要是让学生分小组围绕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日本多火山的利弊,怎样在地震来临时逃生。【说学法】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是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分析地图,读出图中有哪些信息,主要运用于学生学习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方面。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会读图并从中获取信息;合作探究法是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探究问题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这一种方法主要运用于对重难点的突破,如日本的地形及其影响,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另外也运用于让学生自主探究避震的方法。六、教学过程教材处理: 根据课标要

6、求、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心智特点,本节教学的课时安排为2课时。第一部分是日本的自然环境,第二部分是日本的人文特征。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图片富士山和樱花总结:日本和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设计意图:通过感性认识来了解日本,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二)讲授新课:1、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理位置: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一个群岛国家。(1)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3.5N45N的北温带。(3) 海陆位置:日本东部濒临_洋,西北部隔_海与_、_、_及韩国相望。日本的领土组成:日本是主要由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

7、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的一个岛国。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有利影响?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我先给出一幅世界某区域图,让学生从世界的角度支观察日本,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和海洋,锻炼学生组织表达、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展示,学生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的较好。进一步讲解让学生明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空间定位方法,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空间概念。2、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通过阅读“东京、北京两个城市气温和降水量对比表格” 得出日本海洋性气候显著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图、审图以及图表分析能力

8、。探究讨论:日本的地形特点及影响地形通过阅读日本的地形,展示日本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探究讨论:日本的地形特点及影响总结:a.日本山地多,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日本地形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四分之一是平原。所以,日本的森林面积占的比值大b. 岛国曲折的海岸线,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河流通过观察日本地形图,分析日本的河流有什么特点?地形和气候对河流有什么影响?总结:a.日本列岛山地为主,沿海平原狭窄,使得河流大多很短;b.日本列岛山地海拔较高,并且离海边较近,河流落差较大,因此水流很湍急,有较为丰富的水能资源; c.流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

9、大,夏季有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集中而且降水量多,河流流量最大,冬季很少。多火山地震:展示富士山图片,六大板块示意图a) 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b) 火山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火山在非 活动期间,它能为人类造福吗?c) 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总结:a) 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与地震。b) 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科研基地。c) 木质结构民居、防震演习。(三)课堂小结:提问:本节课都学了哪些内容?(四)课堂检测:让学生回答问题(五)课后作业: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那么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选择四

10、个不同的场景:在校上课、在高层建筑、在地下商场、在室外)第二课时(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日本为什么是人口大国、资源小国、经济强国?(二) 讲授新课:经济发展特点:1、 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说明了什么问题?总结:日本大量进口原料2、展示“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百分比” 说明了什么问题?总结: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分析:以上内容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日本的工业原料大部分需进口,而工业产品的出口量很大,说明日本的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强。提出问题:日本为什么要瞄准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原料,而又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呢?小结:日本把眼光瞄准

11、海外市场,这与日本的国情密切相关。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工业原料和燃料。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原材料进口国。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就要求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日本工业分布:企业策划:假设你是日本大公司的企业策划人员,你会把你的工厂建到哪儿?才能保证质量,有利于原料的运进,减少运费,使用最廉价的劳动力,从而降低成本,使你的产品最具竞争力?展示日本工业区分布图,议一议:日本工业区主要有哪些?分布有什么特点?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工业发展变化:小组讨论:a) 日本的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b)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什么问题?c) 日本工业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d)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哪些国家和地区?a) 供水、供电、用地紧张,工业污染加剧。b) 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国内需求减少等。c) 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d) 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分析日本的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三)课堂小结:提问:本节课都学了哪些内容?(四)课堂检测:让学生回答问题(五)课后作业:日本文化东西兼容的特点,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也感受到了异域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