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_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7讲 生物的变异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299027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_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7讲 生物的变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_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7讲 生物的变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_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7讲 生物的变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_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7讲 生物的变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_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7讲 生物的变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_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7讲 生物的变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_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7讲 生物的变异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讲 生物的变异,考试要求 1.基因重组(a/a)。2.基因突变(b/b)。3.染色体畸变(a/a)。4.染色体组(a/a)。5.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a/a)。6.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a/a)。7.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b/b)。8.转基因技术(a/a)。9.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c)。10.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b)。,考点1 结合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1.下列过程可能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A. B. C. D.,解析 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

2、构变异中的易位;表示等位基因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表示受精作用,即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答案 C,2.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解析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链霉素通过与野生型枯草杆菌的核糖体的结合,抑制翻译过程,进而起到杀菌作用,突变型枯草杆菌中核糖体S12蛋白氨基酸序列改变,使链霉素

3、不能与核糖体结合,从而对链霉素产生抗性,A正确、B错误;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只是一个氨基酸的不同,因此是碱基对的替换造成的,而非缺失,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链霉素只是对突变体起筛选作用,D错误。 答案 A,(1)基因重组 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交叉互换实现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实现重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以及Aa自交形成aa均不属于基因重组。 (2)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考点2 围绕染色体畸变考查生命观念 3.(2018浙江11月选考)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4、的是( ) A.染色体断片发生了颠倒 B.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 C.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 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解析 图示两条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易位,A错误;图示两条染色体先发生断裂,后发生了片段的重新组合,B正确;染色单体分离异常将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而非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未发生重复和缺失,D错误。 答案 B,4.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

5、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可知,图a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A错误;如果图b生物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图b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如果图b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图b代表的生物是三倍体,B错误;图c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该细胞所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C正确;图d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可能是由雄性配子或雌性配子发育而成的,D错误。 答案 C,(1)易位与交叉互换,(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变化引起的,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但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

6、均不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的改变,这一片段可能含有若干个基因,从而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3)“两法”确定染色体组的数量 染色体形态法 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基因型法(此法只适于无染色单体时) 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不分显隐性)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 (4)“两看”区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考点3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及转基因技术 5.(2018浙江4月选考)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这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 ) A.杂交育种 B.转基因技术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7、解析 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使其表达的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 答案 B,6.(2018嘉兴3月选考)西瓜育种流程的某些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所用试剂一般为秋水仙素 B.过程和中品种乙授粉的作用相同 C.过程一般只作为育种的中间环节 D.过程后一般要经过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育出品种c,解析 过程中品种乙授粉的作用是进行受精作用以获得三倍体,过程中品种乙授粉的作用是刺激子房发育为果实。 答案 B,(1)生物育种的常用方法,(2)生物育种实验设计思路 明确育种目的确定育种材料选择育种方法设计育种程序。 育种的目的 育种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抗逆性好、生活力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基因组成上看,目标基因型可能是纯合子,可防止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便于制种和推广;也可能是杂合子,即利用杂种优势的原理,如杂交水稻的培育、玉米的制种等。,不同需求的育种方法 将两个亲本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可利用杂交育种;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则可用诱变育种;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用多倍体育种;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则用单倍体育种;若要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性状,则可用转基因技术育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