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7 点点突破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298991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7 点点突破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7 点点突破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7 点点突破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7 点点突破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7 点点突破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7 点点突破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7 点点突破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时点点突破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一氮及其氧化物1氮气的结构与性质(1)氮元素的存在与氮的固定(2)N2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溶于水。 (3)N2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N2O22NO与氢气反应N23H22NH3与镁反应3MgN2Mg3N22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氧化物的化学式N2ONON2O3NO2、N2O4N2O5氮元素的价态12345N2O俗称笑气,有麻醉作用;N2O3是亚硝酸的酸酐;N2O5为硝酸的酸酐。(2)NO与NO2性质的比较NONO2氮的价态2价4价物理性质色、溶于水的气体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溶于水化学性质O22NOO2=2NO2

2、不反应H2O不反应3NO2H2O=2HNO3NOH2O、O24NO2H2O3O2=4HNO34NO22H2OO2=4HNO3氧化性有氧化性,但通常情况下表现出还原性强氧化性,在溶液中能氧化S2、I、Fe2等离子对环境的影响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制法试剂Cu和稀HNO3Cu和浓HNO3收集通常用排水法收集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提醒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其中NO2与N2O4存在下列平衡:2NO2N2O4,因此实验测得NO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大于46。验证某无色气体为NO的方法是向无色气体中通入O2(或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3氮氧化物与O2、H2O反

3、应的计算(1)关系式法NO和O2通入水中由2NOO2=2NO2和3NO2H2O=2HNO3NO得总反应为4NO3O22H2O=4HNO3NO2和O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由3NO2H2O=2HNO3NO和2NOO2=2NO2得总反应为4NO2O22H2O=4HNO3NO、NO2和O2三种气体通入水中先按3NO2H2O=2HNO3NO计算出生成的NO体积,然后加上原来混合气体中NO体积,再按计算。(2)电子守恒法当NOx转化为硝酸时要失去电子,如果是NOx与O2混合,则反应中O2得到的电子数与NOx失去的电子数相等。对点训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

4、氮属于氮的固定,是化学变化()(2)氮元素有负化合价、正化合价和零价,因而常温下,N2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H2反应()(3)在实验室里,NO和NO2均用排水法收集()(4)通过灼热的镁粉,可除N2中的少量氧气()2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解析:选A在雷电作用下N2与O2反应生成NO,氮元素被氧化,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合成氨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A项错误,B项正确;由题图可看出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C项正确;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就有碳、氢、氧元素的参

5、与,D项正确。3NO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而奇妙的作用也使其成为“明星分子”。如可用于制HNO3、肥料、炸药、促进血管扩张、促进免疫功能、增强记忆等。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生成NO的是()ACuHNO3(稀)BN2O2CNH4ClCa(OH)2 DNO2H2O解析:选C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能生成NO;N2O22NO,能生成NO;2NH4ClCa(OH)22NH32H2OCaCl2,不能生成NO;3NO2H2O=2HNO3NO,能生成NO。4(2019沈阳模拟)在一定条件下,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 mL气体(同温同

6、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1.2 mL2.4 mL3 mL4 mLA BC D解析:选D4NO2O22H2O=4HNO3若剩余的气体是O2,则V(NO2)(122)mL8 mL,V(O2)12 mL8 mL4 mL。若剩余的气体是NO(2 mL)6 mL NO2。则V(O2)(126)mL1.2 mL。知识点二氨和铵盐1氨的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电子式密度气味水溶性比空气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1700)2氨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3H2ONH3H2ONHOH。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NH3H2O、H2O、NH3、NH、OH、H。NH3H2O为可溶性一元弱碱,不稳定

7、,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NH3H2ONH3H2O。(2)与酸的反应蘸有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有白烟生成。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ClNH3=NH4Cl、HNO3NH3=NH4NO3。(3)与盐溶液的反应如过量氨水与Al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氨气的还原性性质方程式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被CuO氧化2NH33CuO3CuN23H2O被氯气氧化2NH33Cl2=N26HCl或8NH33Cl2=N26NH4Cl被氮氧化物氧化6NO4NH3=5N26H2O6NO28NH3=7N212H2O提醒NH3是中学化学

8、中唯一的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在推断题中作为解题突破口。氨水呈碱性,NH3H2O属于一元弱碱,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按NH3进行计算。3喷泉实验(1)喷泉实验的原理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2)形成喷泉的两大类型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等)与水可形成喷泉。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气体能形成喷泉。常见的能形成喷泉的气体和液体组合。气体HClNH3CO2、Cl2、SO2、H2SNO2NO、O2、(43)NO2、O2(41)吸收剂水、NaOH溶液水NaOH溶液水水水4铵盐及NH的检验(1)铵盐的

9、物理性质铵盐都是色固体,均溶于水。(2)铵盐的化学性质(3)NH的检验未知液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则证明含NH。对点训练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B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变成红色C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的原因是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因NH4HCO3受热易分解,所以可用作氮肥解析:选DNH与NaOH溶液共热生成氨气,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10、蓝,A正确;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生成氨气,氨气是碱性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变成红色,B正确;K2CO3溶于水显碱性,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C正确;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D错误。2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解析

11、:选AB项,NH3与浓硫酸反应;C项,AlCl3、MgCl2等氯化物溶液均可与NH3反应使溶液变浑浊;D项,NH3H2ONH3H2ONHOH,氨水呈碱性,NH3H2O是碱,NH3不属于碱。3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O2都要用纯氧解析:选C化肥主要是含农作物生长所需氮、磷、钾的一些物质,NaHCO3不是常用的化肥,A项不正确;Na2CO3受热不易分解,B项不正确;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1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生成氮气,C项正确;氨的催化氧化用空气就可以,不一定要用纯氧,D项不正确。4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将pH11的氨水稀释1 000倍,测得pH8,说明NH3H2O为弱碱C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受热不稳定D将红热的Pt丝伸入如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的氧化产物为NO2解析:选D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所以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故A正确;常温下,pH11的氨

13、水中c(OH)103molL1,稀释1 000倍,测得pH8,c(OH)106molL1,说明稀释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所以NH3H2O为弱碱,故B正确;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故C正确;氨气的氧化产物为NO,NO在锥形瓶口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所以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故D错误。5在如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选项a(干燥气体)b(液体)ANO2水BCO2水CCl2饱和食盐水DNH31 molL1盐酸解析:选D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容器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形成喷泉,但由于NO不溶于水,所以不充满烧瓶,A错误;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形成喷泉,B错误;Cl2不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也不与其反应,锥形瓶与烧瓶内压强相等,不能形成喷泉,C错误;NH3与盐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物为氯化铵溶液,烧瓶内压强减小为零,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所以形成喷泉,并充满烧瓶,D正确。知识点三硝酸、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硝酸(1)物理性质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2)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NO32H2O4NO2O2。强氧化性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高。还原产物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