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2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298472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2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年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2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年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2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8年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2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8年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2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2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2 岳麓版必修3(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战国),1、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2、具体原因:,(3)文化上:,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小农经济发展;商业的兴盛,(1)经济:,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诸侯、大夫崛起);各国竞相改革。,(2)政治:,士阶层的社会地位提高;私学 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文化下移,自然科学发展。,结合课本P6的引言部分及P10-11“阅读与思考”,归纳“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2.民

2、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兴王道,行仁政。,3.恻隐之心,人之本性。,省刑罚,薄赋敛。,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思想主张:,仁政学说(核心),民本思想,性善论,养浩然之气,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2、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3、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四书: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 易春秋,影响:,2.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

3、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学以致用,A,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国与国的关系 D. 夷夏关系,C,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2. 制天命而用之,3.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4.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夫音乐,入人也深,而化人也深,而化人也速,,思想主张:,1.(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性恶论(后天教育),4.政治思想:礼法并施,朴素唯物主义,荀子,影 响:,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三峡大坝,这体

4、现了荀子的什么思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墨家,2、思想主张:,(1)主张“兼爱”、“非攻”,(2)提倡“尚力”、“节用”、“节葬”,3、影响:,战国时,一度成为显学, 战国后,不再受人们重视。,1、墨子小传,代表小生产者(下层劳动群众),汉代以后的侠士是墨家“兼爱”精神的继

5、承者。中国的民间社党“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互助的侠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墨家精神的真传。中国歌颂侠义精神的诗歌和侠士小说,其精神源头莫不与墨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墨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社会底层流传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儒学和道学。,拓展:墨家思想的影响?,1)世界观: “齐物”;天与人“不相胜”,2)人生观:“逍遥”,庄子,1、庄子小传,2、庄子的主要思想,学以致用,2、下列观点,属于庄子的思想的是: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人性本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 使人由恶变善 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人必须顺应自然 A B C D,B,1、对墨子的“兼爱”

6、思想叙述正确的是 A、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有等级差别的爱 B、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无等级差别的爱 C、墨子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D、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无差异,D,影响:,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 2.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3.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法不阿(e)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思想主张:,1.治国之道: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历史哲学: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灵活利用战略战术。,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创造 有利于自己的形势。,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孙膑的主张:,三、百家争鸣的影响,1、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的产

7、物,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同时又推 动了社会转型,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2、先秦诸子百家的理论与成就丰富多彩, 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的思想具有浓厚的民本 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学以致用,1、(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 表 人物是 A庄子 B孟子 C朱熹 D董仲舒,B,2、韩非言:“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 匹夫”。对以上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其“法治”思想体现了社会公正的原则 B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君主利用“法”巩固专制统治 C他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其“法治”思想打击了权贵势力,维护

8、了人民利益,B,学以致用,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D,学以致用,4、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 B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 C甲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D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儒,B,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