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诗歌阅读“诗歌的形象”过关检测练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298388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诗歌阅读“诗歌的形象”过关检测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诗歌阅读“诗歌的形象”过关检测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诗歌阅读“诗歌的形象”过关检测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诗歌阅读“诗歌的形象”过关检测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诗歌阅读“诗歌的形象”过关检测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诗歌阅读“诗歌的形象”过关检测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诗歌阅读“诗歌的形象”过关检测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的形象”过关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鹓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注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檀槽:指乐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2、D颈联描写了一幅旌旗飘荡、秋风惨淡、刁斗声声的边塞军营画面,笼罩着一种阴郁惨淡的气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解析:选DD项,“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错,应是衬托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凄凉形象。(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答: 解析:这首诗要求赏析的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从知人论世上说,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从诗的写法上看,用对比的方法,把自己早年的得意和当下的失意作比。早年着“青衫”行走皇帝身边,连姓名都被君王所记,自己也“壮心”激越。可如今却流落边城,形容憔悴,白发新生,当年的“壮心”如今“全消尽”,只能在歌酒中寄托他无可奈何的处境和愤激不

3、平的心情。参考答案:抒情主人公过去的形象特点是: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现在的形象特点是:漂泊边城,壮志难酬。早年,姓名被君王所记,足见皇帝对其重视、信任,现在“壮心未许”,说明早年是壮志满怀的;如今作客边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发新生,足见其壮志未酬的感伤。 年轻时蒙君王记起陆游,现如今居边城憔悴哀愁。依旧是穿青衫位列八品,早已剑阁门外白发满头。古堡上飘旌旗秋色惨淡,深更夜响刁斗声震城楼。怀壮志收失地此心未灭,醉梦中闻军乐出塞伐胡。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苏秀道中注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

4、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已久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B“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中的诗句“春流岸岸深”。C颔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D尾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解析:选BB项,不是“引用”,而是“化用”。(2)这首

5、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雨下得及时,由“岸岸深”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至于是如何表现的,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特点:雨大,及时。分析: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一夜之间,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

6、醒,只觉得浑身舒适,凉气沁人。我不愁屋子会漏雨,淋湿我的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涨满了雨水,不用再为干旱担心。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够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觉得,这五更天雨水敲打着梧桐,是那么动听。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田间祈望着丰年的农夫,他们该是多么地高兴。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杜鹃花得红字真山民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注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

7、一项是(3分)()A首句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B颔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思归的一片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C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D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此恨化为满山杜鹃,长挂望眼,永无绝期。解析:选C

8、C项,“动静结合”不当,应为“虚实结合”;且后句的意思是“杜鹃的精魂早已乘着昔日和暖的东风飞回到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2)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写到杜鹃鸟,它们在诗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具体说明。(6分)答: 解析:题干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点明了答题方向。这首诗中的“杜鹃鸟”是作者在托物言志,结合注释可知,作者借此抒发亡国的痛苦。另外,典故的运用增加了诗歌内涵。琵琶行中的“杜鹃鸟”是为了突出白居易生存环境的不好,以衬托人物“左迁”的心境。参考答案:(本诗)抒情上:作者托物言志,借“望帝啼鹃”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结构上:由杜鹃鸟引出杜鹃花,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杜鹃啼血不仅

9、给杜鹃花染上了红色,更抹上了一层哀怨凄美的色彩。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诗句,以杜鹃悲凄的啼鸣渲染谪居之地浔阳环境的恶劣,衬托诗人被贬后痛苦的心情。(第一点4分,第二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愁云密锁蜀国的土地,往事如梦都是空;杜鹃鸟啊,唯有怀念故国的心情无法放下,便把它寄托给盛开的杜鹃花丛。那千古难白的归心,向谁陈述,谁能理解?可怜它,声声悲啼,口角溅血,把这满山的杜鹃花染红。青翠的烟雾萦绕着杜鹃花丛生的枝条在夜月的照耀下一片迷蒙,杜鹃的精魂早已乘着昔日和暖的东风飞回到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这愁这怨染出了无限的怀归忧恨,它时时呈现在行人凄凉的眼中。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9分

10、)鹊 踏 枝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景象所表现的意境呼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B“楼上”是宴会之所,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写人如征鸿离散。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冥漠中,足见词人内心的孤寂悲苦。C“鲛绡掩泪”句,用“鲛人泣珠”的典故,一写拭泪巾帕之珍美,二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巾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D这首鹊踏枝深美闳约,看似在写闺阁之情,伤春怨别,实则满

11、含寂寞的悲凉。解析:选BB项,“楼上”是词人凭栏之所,未必是宴会之所;“楼上”本就有高寒之意,说“因人去楼空”而高寒不妥;“过尽征鸿”暗示词人凝望之久、怅惘之深,非喻人之离散。(2)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 解析:这首词的开头三句,似乎是在写景。千万片梅花似雪一般,随风飘飞,这景象是很美的。但是“犹自多情”一句,使这种景象生出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使梅花这一形象变得“多情缱绻”。前三句和后文所抒发的闺怨之情相联系,飞落的梅花与空候的女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十分哀怨,美好与欢愉转瞬即逝。回答用意时,要深入思考“多情”的含义,由梅及人,综合全篇进行分析。参考答案:景象:词的前三句写千万片梅花凋谢时流连、“多情”、随风飘飞的景象。(2分)用意:作者移情于梅,赋予梅花多情缱绻的性格;描画了缤纷而悲凉的意象,营造了凄美深情的氛围;为后文抒发怨情张本(做铺垫)。(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繁茂枝头,梅花飘落千万片,落时犹多情,学着雪花随风转。昨夜歌舞草草散,酒醒又添愁无限。楼上清寒,寒山围四面,大雁过尽暮霭深深漫。半晌凭栏不见人,罗帕掩泪把他思量遍。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