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_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287013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_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8版高中语文_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8版高中语文_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8版高中语文_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8版高中语文_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语文_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_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兰亭集序,第四单元 文言文(1),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内容索引,多读厚积 读素材美文,积素养提技能,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一、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语言知识积累,(1)癸丑( ) (2)修禊( ) (3)清流激湍( ) (4)流觞( ) (5)游目骋怀( ),u x tun shn chn,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修禊:_ (2)列坐其次:_ (3)趣舍:_ (4)嗟悼:_,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一种消除不洁的祭礼,依次坐在曲水边,追求和舍弃,嗟叹哀悼,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 (1)悟言一室之内:_ (2)虽趣

2、舍万殊:_ 3.写出下列加颜色词的古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古义:_ 今义:像盐的味道;用盐腌制的。,通“晤”,面对面地交谈,通“趋”,取向,都。,(2)茂林修竹 古义:_ 今义:修理,整治;修饰。 (3)列坐其次 古义:_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4)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_ 今义:种类。,高,大。,它的旁边。,万物。,(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_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或取诸怀抱 古义:_ 今义:抱在怀里;心里存有;胸前。 (7)向之所欣 古义:_ 今义:方向。,用来。,抱负,志向。,以往。,(

3、8)终期于尽 古义:_ 今义:一段时间。 (9)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_ 今义:文雅。,至,及。,这次集会的诗文。,4.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意义,(1)次,列坐其次:_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_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_,(2)修,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_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_ 修书一封,以表敬意:_,水边,临时驻扎或住宿,长,修建,修造,著,撰写,按次序,(3)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_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_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_,(4)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_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至,及,约定,限定的时间,面对

4、,引申为阅读,迎,将要,(5)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_ 专心致志:_ 听妇前致词:_,(6)之,及其所之既倦:_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_ 夫人之相与:_ 足以极视听之娱:_,情致,集中,说,动词,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7)所,所以游目骋怀:_或因寄所托:_ _ 录其所述:_,(8)夫,悲夫:_ 夫人之相与:_,代词“所”与介词“以”连用,表“用来”的意思,代词“所”与动词“托”组成名词性短语,指所爱好,的事物,代词“所”与动词“述”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作的诗,语气助词,在形容词后,表感叹语气,语气词,表示提起下文几种交往的形式,发出感慨,5.掌握

5、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 (1)群贤毕至:_ (2)少长咸集:_ (3)映带左右:_ (4)一觞一咏:_ (5)引以为流觞曲水:_ (6)所以游目骋怀:_ (7)足以极视听之娱:_,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形容词用作名词,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名词用作动词,环绕,名词用作动词,喝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副词用作动词,尽,穷尽,(8)当其欣于所遇:_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 (10)齐彭殇为妄作:_,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欣,数词用作动词,将视为一体(一样),形容词用作动词,把等同起来,6.写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死生亦大矣:_ (2)其致一

6、也:_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_ (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_ (5)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_ (6)引以为流觞曲水:_ (7)当其欣于所遇:_ (8)亦将有感于斯文:_,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介宾结构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译文:_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译文:_,有贤德的人全会聚在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暖畅快。,课内名句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

7、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三、名言警句,一、作者简介,文本常识积累,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东晋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世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侄子。青年时期已有美誉,朝廷召他为侍中、吏部尚书,他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 王羲之擅长书法,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书法艺术影响之大,在书法家之中,罕有能与之相比者,

8、被后世尊为“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笔意妍丽劲健,为千古书法家之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辑有王右军集。,二、背景展示,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修禊活动,这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41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作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教师用书独有,学习目标,课堂导语,脉络梳理,学习目标 1.积累文

9、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多义实词,背诵全文。 2.在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确立人生苦短,时不我待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3.赏析本文景、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和骈散结合、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课堂导语 在魏晋名流中,有这样一位名人,他诗文皆工,书法尤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曾赞言:“独特岂止在书道,放浪形骸意气狂。郗氏选婿王家子,慧眼一瞥喜东床!袒胸露背容不动,中有不俗好文章。”他的文章虽然流传不多,但一篇兰亭集序卓绝千古。,脉络梳理,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时所写的诗而

10、作的序,是一篇诗序。 B.本文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 豪华和与会人的快乐。 C.本文第2、3段由快乐转为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 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 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 自然,简洁雅致。,整体感知,解析 “着重表现宴会的豪华”错。,解析,答案,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什么样的特征?,课堂互动,答案 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绿树成荫,百花争艳,在作者的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

11、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只言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些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映。,答案,2.“信可乐也”一句中“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案 从字面上来看,“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答案,3.第3段中的“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答案,答案 第3段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

12、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悟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4.赏析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的写作特点。,答案 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平静、闲适。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对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到了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作者感到人事

13、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作者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答案,5.赏析本文骈散结合、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语言特点。,答案 兰亭集序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答案,有人认为王羲之的生死观值得商榷,因为他只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