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核心考核精辟(DOC)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281275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核心考核精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核心考核精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核心考核精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核心考核精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核心考核精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核心考核精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核心考核精辟(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一 教育基础1 教育的涵义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2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

2、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2)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盂禄是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苏联十万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具体观点如下: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刀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教育范

3、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4教育的基本形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5“六艺”由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组成。6“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7“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8.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11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17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18儿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

4、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19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0有关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1)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2)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21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

5、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22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24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人口发展状况;(4)民族文化传统;(5)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27壬寅学制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由清政府的管学大臣张百熙以日本的为蓝本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正式公布,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校系统文件,时称“壬寅学制”。这一学制虽经公布却并未付诸实施,

6、成为新学制的先声。28癸卯学制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人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颁布执行,时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30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1)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专书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孔子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孔子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还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墨家。墨翟为墨家的代表人物,他以“兼爱”和“非攻”为基本主张,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

7、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3)道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4)学记。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记(收人礼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确等”。31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闻名。这种问答分为三

8、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洁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2)柏拉图。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他认为,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帮助未来的统治者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3)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要体现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32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夸美纽斯。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的主要观点是

9、:第一,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第二,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第三,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广智教育”,提出它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卢梭。卢梭认为,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3)康德。康德认为,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来同,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 (4)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10、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他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即教育者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必须和儿童的本性一致,使儿童自然发展,并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5) 洛克。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33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 赫尔巴特。德国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他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主要的教育观点是: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特点。(2) 杜威。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主

11、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34、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1930年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36我国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37小学教育科学研究遵循的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性原则、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12、相结合的原则。39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41 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群体与个体的统一性。45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 构造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冯特;代表人物;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2) 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安吉尔。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人在适应环境中心理的机能作用。(3) 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代表人物:霍尔特、托尔曼、赫尔、斯金纳。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4)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强调心

13、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5) 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弗洛伊德;代表人物:荣格、阿德勒。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6)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主张心理学应该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研究人自身潜能的发展。(7)现代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人不是被动的刺激物的接受者,人脑中进行着积极的、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即认知过程。模块二:学生指导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4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5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

14、能性变成现实;(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6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3)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7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1 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1)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有一定的发展;(2)注意的品

15、质较差;(3)注意不够稳定,常常带有情绪色彩。12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充分运用学生的无意注意;(2)积极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3)引导学生在两种注意间进行转换。13小学生记忆的特点(1)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2)小学生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发展;(3小学生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的发展。14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1)明确记忆目的,加强记忆自觉性;(2)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3)在理解基础上记忆;(4)让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5)对记忆结果进行自我检查。15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1)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2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3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16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1)结合学科教学,训练想象力;(2)积累知识,丰富表象储备;(3)通过语言训练,提高学生想象的表达能力;(4)对学生的想象进行积极鼓励。17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2)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18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丰富小学生的感性知识经验;(2)培养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