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银屑病2006课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277543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银屑病2006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3银屑病2006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3银屑病2006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3银屑病2006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3银屑病2006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银屑病2006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银屑病2006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东方医院皮肤科 金 岩,概述,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系一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或丘疹鳞屑为主的皮肤病,因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暂时以形态学上有红斑、丘疹和鳞屑的共同点归纳在一起。,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银屑病 玫瑰糠疹 多形红斑 白色糠疹 扁平糠疹,银屑病 Psoriasis,定义,银屑病是由多种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表皮细胞增殖加快及炎症反应的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红斑、丘疹及鳞屑。,发病情况,患病率 国内:1984年我国抽样调查总患病率为0.123% 国外:美国1-2% 发病人群:青壮年多见 发病季节:冬春季多发,病 因,一 遗传学说: 受多基因控制 二 感染学说: 病

2、毒、细菌 急性点滴型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三 免疫学说: 细胞免疫 CD4/CD8降低 四 代谢障碍学说: 角质形成细胞转换时间缩短。,五 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或过度疲劳可诱发或加重 本病 六 内分泌因素: 妊娠、分娩、月经期皮损变化,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内环境因素,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寻常型银屑病 关节病型银屑病 脓疱型银屑病 红皮病型银屑病,一、寻常型银屑病,1 好发部位:四肢伸侧、头皮,也可全身 发疹 2 皮疹特点:红色丘疹或斑丘疹, 可扩大 或融合成斑块,边界清楚。 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3 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 4 同形反应:银屑病患者皮肤受损或搔抓处发生银屑病

3、损害,称为同形反应或Koebner现象,见于进行期。,特殊部位的皮损特点:,(1)头皮:界限清楚的红斑,上覆多层银白 色鳞屑或黄色厚痂,束状发,无秃发及 断发 (2)小腿:皮损呈紫色,浸润肥厚,不易消 退。,特殊部位的皮损特点:,(3) 面部:鳞屑薄或无鳞屑,表现为点滴状、 脂溢性皮炎样或类似红斑狼疮皮损。 (4) 掌跖:角化性斑片或斑块,上覆白色或灰白色鳞屑,常伴皲裂。,特殊部位的皮损特点:,(5)粘膜损害:见于龟头、口唇及颊粘膜。 红色斑片或斑快,上覆少量白色鳞屑。 颊粘膜损害因浸渍可呈灰黄色或白色膜 状物。 (6)指、趾甲:点状凹陷、纵嵴、横沟,失 去光泽、增厚,甲剥离。,自觉症状,可有

4、不同程度的瘙痒,分期:,(1) 进行期:为急性发展阶段,新皮 损不断出现,原皮损扩大,炎症 明显,同形反应。 (2) 静止期:无新皮损,原有皮损亦 无明显好转。 (3) 退行期:皮损逐渐消退,炎症减 轻。,二、脓疱型银屑病,泛发型 掌跖脓疱型,1.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原发或由寻常型发展而来, 感染、激素治疗常是诱因 好发部位:四肢屈侧及皱 壁部位。,皮疹特点: 红斑基础上密集的针头到粟粒大小的黄白色无菌性脓疱。脓疱可融合成“脓湖”,具有特征性。脓疱可呈环状、带状或发疹性分布。,自觉症状: 灼热感或疼痛感。 全身症状: 寒颤、高热、关节肿痛等,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升高,但中性分类正常,脓液细

5、菌培养(-)。 预后: 周期性反复发作,可恢复原来寻常型状态,也可发展为红皮病型。,2 掌跖脓疱型银屑病:,好发部位: 皮损限于掌跖部。,皮疹特点: 对称性红斑,表面有针头至粟粒大小的脓疱,不易破溃,可自行干涸、结痂、脱屑,痂下又有新脓疱形成。常伴有甲损害。在身体其它部位有寻常型银屑病的损害。,三、关节病型银屑病 银屑病性关节炎,(1)常由寻常型发展而来 (2)皮损:银屑病皮损,多伴有指 (趾)甲损害。,(3)关节症状:非对称性外周小关节炎,红肿、疼痛、晨僵、活动受限、畸变、强直。关节症状与银屑病皮损呈平行关系。 (4)X线检查: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面侵蚀、关节腔狭窄、骨质疏松、周围软组织

6、肿胀等。,(5)全身症状:有发热、贫血。 (6)类风湿因子阴性,四、红皮病型银屑病 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1)可由其它类型银屑病发展而来,不良刺激、治疗不当是诱因。 (2)部位:几乎全身皮肤,(3)皮损特点:弥漫性发红、肿胀或浸润,覆有大量糠皮状鳞屑,间有“皮岛”。 (4)自觉症状:瘙痒或灼热感。 (5)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全身不适 (6)病期较长,预后不良,组织病理,1 表皮角化不全,伴有角化过度; 2 角质层Munro微脓疡-由嗜中性粒 细胞聚集形成; 3 颗粒层变薄,棘层肥厚; 4 真皮乳头层轻度水肿,呈杆状向上 延长。炎症细胞浸润。,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寻常型银屑病,好发部位 皮损特

7、点 组织病理特征,1 与玫瑰糠疹鉴别:,病因不明,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具自限性 好发部位:躯干、四肢近端,向心性分布,皮损特点:初起单个损害为母斑。陆续出现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长轴与皮纹一致,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无薄膜现象,Auspitz征阴性。,2. 与脂溢性皮炎鉴别:,好发部位:皮脂溢出部位 皮损特点:油腻性黄红色斑片,损害边缘不清,鳞屑细薄而碎小。无束状发。Auspitz征阴性,3 与二期梅毒疹鉴别:,好发部位:全身发疹,掌跖部最常累及,具特征性。 皮疹特点:红斑、鳞屑,红斑颜色较暗,呈铜红色。Auspitz征阴性。,自觉症状:无 梅毒血清学检查:RPR、TPH

8、A阳性 皮疹查梅毒螺旋体阳性,二、脓疱型银屑病,皮损特点: 红斑上小脓疱、脓湖 周期性反复发作,三、关节病型银屑病,银屑病皮损; 关节症状,与银屑病皮 损的变化平行; RF(-)。 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四、红皮病型银屑病,银屑病病史 皮损特点: 弥漫性潮红、肿胀、糠秕样脱屑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红皮病。,治 疗,一、一般治疗:,避免刺激因素:药物、食物、搔抓、热水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精神紧张、过劳 遵医嘱正规治疗,二、内用药物,1 抗肿瘤药物: 抑制细胞核有丝分裂,抗增殖 毒性大,易复发 如:氨喋呤(白血宁)、氨甲喋呤(MTX)等,2 维生素类: A、B、C、D 3 维甲酸类: 与维生素A

9、结构类似的 化合物 芳香维甲酸、顺式维甲酸、全反式维甲酸,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 如:银屑灵、泰尔丝等 副作用:致畸、肝损害、脱发等,育龄妇女禁用,4 皮质类固醇激素:,内服不作为常规疗法 寻常型银屑病禁用 泛发性脓疱病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在其它疗法无效时可以考虑慎用。,5 免疫疗法:,免疫调节剂:增强细胞免疫能力 如:环孢菌素A、转移因子、胸腺素等。,6 静脉封闭疗法,消除神经系统刺激; 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恢复组织正常功能。 可用于急性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 抗生素,用于伴有扁桃体炎或咽喉炎的急性点滴型银屑病 青霉素,疗程

10、,8 中药疗法,原则:清热凉血、活血, 养血润肤 如:复方青黛丸、郁金银屑片、 平消胶囊、迪银片等。,三 外用药物 (1)水杨酸制剂 (2)煤焦油制剂:泽它洗剂 (3)细胞毒性药物:芥子气软膏 (4)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5)维甲酸类制剂:维甲酸霜 (6)维生素D3衍生物:钙泊三醇软膏,注意事项,皮损局限者单用外用药物治疗即可; 在搽外用药前,先用温水肥皂洗去鳞屑;,急性期不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激发红皮病;稳定期可用较强的药物,浓度由低逐渐增高; 如皮损广泛,外用药吸收较多时易引起中毒。,四 其它疗法,(1)沐浴疗法:水浴、糠浴、矿泉浴、中药浴 等 (2)紫外线疗法 (3)光化学疗法(PUVA):光敏剂长波紫外线 (UV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