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261019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_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目标导航,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历程 (1)夏、商、西周时期:官府垄断,以 铸造业为代表。 (2)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后:煮盐、 、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 (1)经营方式:由 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2)产品质量: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 ,产品大多非常精美。 (3)地位:素称发达,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青铜,冶铁,政府,不计成本,3.成就 (1)冶铜:原始社会晚期,中

2、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2)冶铁: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 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3)制瓷 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 ;北朝:烧出成熟白瓷。,灌钢法,青瓷,唐朝:形成 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 是著名的瓷都。 (4)丝织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 ,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丝织技术吸收了

3、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设在苏杭等地的 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南青北白,景德镇,织机,波斯,织造局,思维点拨,易混易错,官营手工业具有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和技术工艺的高超性。,1.尽管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精美,但由于其生产不计成本,同时其严格的管理严重挫伤了工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技术的传承,致使官营手工业的发展难以持久。明朝中叶以后,官营手工业被民营手工业超越。 2.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最能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形态 (1)家庭手工业:

4、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小部分出售。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 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历程 (1)春秋战国和 时期得到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3)隋唐时恢复和发展。,私人,秦汉,(4)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 (5)元朝时 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6)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图解识记,黄道婆,江南,图示记忆三种手工业的地位,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原因: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

5、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2.表现 (1)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出现“丝绸之路”,中国获得“ ”的誉称。 (2) 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通过 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概念阐释,丝国,唐朝,海上丝绸,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西部通过中亚和西亚,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主要道路。,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

6、题一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形态,1.官营手工业 史料一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礼记王制 史料二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 史料解读 是指不兼做他事,也不能改变行业,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三服官”指汉官名,主做皇帝冠服,亦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问题思考 史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 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 特点:国家支持、规模大、分工细、受政府控制等。,提示,2.家庭手工业 史料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

7、尽心上 史料解读 史料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生产特点。,问题思考 史料体现的手工业经营形态是什么?有何特点?,提示 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 特点: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提示,3.民营手工业 史料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说林上 史料解读 划线部分说明民间私人自主经营,生产面向市场的民间消费品,反映了民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中所反映的经营形态和官营手工业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提示 史料反映的是民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由民间自由经营且其产品面向市场,而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其产品不投放市场。,提示,比较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三大形态,史论总结,主题二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特征,1.技术传承 史料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史料解读 表明官府的立法保护和干涉。 民间的自卫举措。,提示 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手工业市场狭

9、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提示,2.资本主义萌芽 史料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史料解读 史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提示 现象:手工工场中的雇佣劳动关系。 实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示,3.享誉世界 史料 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塞里斯”,即“丝绸之国”。在古

10、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 史料解读 划线部分中“古希腊人”“古罗马”说明我国丝织业历史悠久;“赞誉”和强烈的反应说明我国古代丝织业产品的精美。,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概括我国丝织业的成就。,提示 历史悠久;技术先进,产品精美;长期领先于世界。,提示,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格局。 (3)农

11、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史论总结,(4)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与手工工场经营方式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分工更加细致,手工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到了明朝中后期,江南手工业生产中采用雇佣劳动和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的相应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制品的主要产地,也逐渐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深化提升,一、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四大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

12、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其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二、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广受海外欢迎的原因 1.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享誉海外,受到欢迎。 2.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流向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产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如瓷器赠品成为和平、友好、吉祥的化身。,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解析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中,能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

13、生产精美的产品的是官营手工业,故选A。,1.(2018长春高一检测)在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中,能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精美的产品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商合办手工业,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一曰布,二曰绢,三曰 ,四曰纱八曰绮”表明品种丰富,故C项正确。,2.史载:唐代官营丝织业“凡织纴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 ,四曰纱八曰绮”,反映唐代官营丝织业生产 A.分工细致 B.规模巨大 C.品种丰富 D.供不应求,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吾”需要通过制作鞋子、销售鞋子来维持生计,

14、说明是民营手工业者,答案为B。,3.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这里“吾”的身份是 A.官营手工业者 B.民营手工业者 C.家庭手工业者 D.雇佣手工业者,答案,解析,1,2,3,4,5,6,4.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 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故A错误; 材

15、料“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可知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故B正确; 材料“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只能说明农户重视商业利润,但不能说拜金主义之风盛行,故C错误;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的表现是出现雇佣劳动,材料中没有涉及这一生产关系,故D错误。,1,2,3,4,5,6,解析 由材料“丝路花雨”可知贸易通道流通的主要商品是丝织品,故B正确。,5.(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 A.玉米 B.丝织品 C.马铃薯 D.烟草,答案,解析,1,2,3,4,5,6,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地。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1,2,3,4,5,6,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在二酉委谭摘录中说“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