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五大主题要素之(四)地貌讲义(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233905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五大主题要素之(四)地貌讲义(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五大主题要素之(四)地貌讲义(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五大主题要素之(四)地貌讲义(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五大主题要素之(四)地貌讲义(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五大主题要素之(四)地貌讲义(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五大主题要素之(四)地貌讲义(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五大主题要素之(四)地貌讲义(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大主题要素之(四) 地貌一、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D侵入型岩浆岩、E喷出型岩浆岩。(2)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属于外力作用的是。(填数码)(3)图中被称为“岩石之本”的是岩浆;具有层理结构和含有化石的是沉积岩。(4)从图中可以看出,岩石圈物质循环除了岩石圈外,还涉及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二、板块分布示意图(1)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是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2)据图解释下列现象:地中海面积在缩小是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红海面积在扩大是因为其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环太平洋和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是因为其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南美大陆西海岸地势起伏大,多高大山脉是因为其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三、地质剖面示意图(1)写出图中的地质构造:A背斜,B向斜,E断层。(2)写出图中的地形:A谷地,B山岭,C山谷,D断块山。(3)图中甲乙丙丁岩层的新老关系为:由老到新。(4)图中A处地形的成因是岩层向上弯曲,受张力作用,易断裂被侵蚀成谷地;B处地形的成因是向斜处岩层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5)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产生

3、断裂,未必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岩石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技巧再强化地质剖面示意图的判读技巧四、河谷发育示意图(1)A阶段处于河流发育初期,河道呈“”型,河流侵蚀以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主要分布在山区。(2)B、C阶段为河流发育中后期阶段,河流向两侧的侵蚀作用加强,河道变宽,河道更加弯曲,河流在岸侵蚀,岸堆积,形成槽型河谷。(3)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出山口时,往往形成冲积扇,在入海口处往往形成三角洲。1(2017天津高考)如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解析:选B读图可知,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据此可判断岩石

4、类型为沉积岩;图示景观显示的地质构造是岩层受挤压作用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2.(2018杭州四校联考)如图表示岩石圈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有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A BC D(2)能反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成因的序号是()A BC D解析:(1)D(2)A第(1)题,图中显示,是来自地幔的岩浆,所以是岩浆岩;是风化与侵蚀作用;是沉积作用;是沉积岩;是变质岩;而煤、石油、天然气存在于沉积岩中。第(2)题,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而表示侵蚀作用的是。知能再温故岩

5、石圈物质循环的判读知识点(二)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2016北京高考)如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阶段,海山是由岩浆喷发冷却凝结形成,因此该山是由岩浆岩构成的火山,A、B项错误;阶段至阶段火山顶部露出海面部分经外力侵蚀而消失,C项错误;图中显示岩石圈移动过程中该山不断下沉,最后被海洋淹没,形成平顶海山,D项正确。4(2017江苏高考)如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丙甲乙(2)在

6、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 B2C3 D4解析:(1)B(2)B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砂岩层,乙为断层,丙为岩浆岩。图中甲岩层未被岩浆岩冲断,故甲的形成晚于丙;丙处岩浆岩形成晚于乙断层上覆侵蚀面,故三者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乙丙甲。第(2)题,图示地质剖面图上没有一个完整的褶皱构造,但褶皱构造留下的痕迹岩层倾斜比较明显。图中甲处岩层和被乙断层错断的岩层明显倾斜,且倾角不同,表明这是两次褶皱造成的。知能再温故1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

7、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2板块运动与地壳运动(1)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板块张裂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3)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高大山脉、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4)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3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1)开挖隧道、油气井多选址在岩层向上弯曲处(背斜)。(2)开挖水井多选址在岩层向下弯曲处(向斜)。(3)地表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处。5. 浙江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山上岩石有的有气孔,有的有流纹,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如图示意雁荡山的局部景观,读图完成(1)(

8、2)题。(1)雁荡山岩石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 D流水沉积(2)图中所示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可能为()A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解析:(1)C(2)A第(1)题,依据材料信息“山上岩石有的有气孔,有的有流纹”可知,雁荡山的岩石属于岩浆岩,因此可确定该山体岩石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岩浆活动。选C。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山体陡峭,山峰独立。依据材料可知,雁荡山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故图示景观最可能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选A。6(2019届高三孝感调研)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1)(2)

9、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2)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南风C西北风 D东北风解析:(1)B(2)C第(1)题,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因湖泊所在地为低处,周围即应为高处),由此可知图示湖泊为内流湖,湖泊与河流附近,水源较多,丙应是草甸。乙距离河湖较远,水分较少,应是半固定沙漠。甲距水源最远,缺少植被保护,可能是流动沙丘。按距湖泊由近及远排序为草甸(丙)半固定沙丘(乙)移动沙丘(甲)。选B正确。第(2)题,图示草甸分布范围不均,在湖泊东南部分布较为宽广,说明此

10、方向受湖泊水汽影响较大;在湖泊西北部范围较狭小,说明受水汽影响较小;风由西北吹向东南。选项C正确。知能再温故1主要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常见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典型地貌的分布规律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主要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主要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风力作用在干旱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

11、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等7(2015广东高考)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解析:选A题目涉及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其北坡是阴坡,气温较低,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故A项正确;北坡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寒潮影响较大,故B项错误;该地区种植春小麦,积雪厚不利于牲畜越冬,故C项错误;阴坡采光条件差,故D项错误。8(2017海南高考)位于南

12、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1)(3)题。(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A谷地面积 B河流水量C林木产量 D风俗习惯(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A通风 B避灾C采光 D美观(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砾石多退水快历时长流速缓A BC D解析:(1)A(2)B(3)C第(1)题,由题干提示,该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所以可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聚

13、落规模的主要条件。第(2)题,该县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水淹频率很高,所以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一、二层被洪水淹没时,方便人们避险和出行,所以这些集镇住宅能够“淹而不没,灾而无难”。 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缓,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知能再温故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是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主要是因为地势平坦,便于农耕,交通便利。(2)山区和高原上的聚落多分布于山间谷地中。(3)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2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具体表现运输方式的选择山

14、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运输线路走向山区线路一般选址在山谷地带,经过山地时多呈“之”字形弯曲;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少,较为平直线网密度山区密度小,平原密度大基础全面自检自查短板,为第课时锁定努力方向(2018安徽四校模拟)徐霞客曾不辞辛苦, 长途跋涉来到腾冲, 亲自登上打鹰火山, 发现“山顶之石, 色赭赤而质轻浮, 状如蜂房, 为浮沫结成者, 虽大至合抱, 而两指可携”。如图为打鹰火山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1“山顶之石”属于(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 D变质岩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1质地致密且密度较大B火山形成前此地为向斜构造C在岩石2中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D石灰岩c的形成时间早于石灰岩d解析:1.B2.D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山顶之石”属于岩浆岩,但岩浆岩又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根据“山顶之石”的颜色(赭赤,指红褐色)、密度(质轻浮)、外观(状如蜂房)可知,“山顶之石”属于喷出岩。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岩石1为喷出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