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子那么神速的中国古代匠人-追求黄金比例吗?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2233599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房子那么神速的中国古代匠人-追求黄金比例吗?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建房子那么神速的中国古代匠人-追求黄金比例吗?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建房子那么神速的中国古代匠人-追求黄金比例吗?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建房子那么神速的中国古代匠人-追求黄金比例吗?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建房子那么神速的中国古代匠人-追求黄金比例吗?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房子那么神速的中国古代匠人-追求黄金比例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房子那么神速的中国古代匠人-追求黄金比例吗?(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房子那么神速的中国古代匠人,追求黄金比例吗? 所以如果我们把西方的杰作和中国的杰作放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清楚了:所谓的黄金分割是西方建筑美的密码,它造成了帕提农神庙一种永恒的和谐;中国古人则用天圆地方的这种观念来建造出佛光寺大殿这样的建筑,同样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地。可以说帕提农神庙和佛光寺大殿是中西建筑史上美的代言人,它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自己文化“营造的密码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席,并获得授权营造密码王 南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南,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我研究的是中国古建筑。 因为我是学建筑的,所以比较注重演讲的空间。我发现一席的编导们画了一个圈,让我们讲者站在中

2、间。这就让我想起刚才那个孙悟空(柒先生的墙绘作品)。孙悟空曾经画过一个圈,让唐僧站在中间,所以我们这些滔滔不绝的演讲者,就像大话西游里面那个唐僧。 如果从中国古建筑的角度讲,站在这么一个圆的中心演讲,有一种在天坛中间祭天的神圣感觉。一席的Logo叫人文、科技、白日梦,今天我的演讲正好也分这三个部分。我们先从人文开始。 1925年梁思成是24岁,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这一年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一本巨著,是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营造法式(陶本)书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靠师徒口传心授,很少写成书,所以能够传世的古建筑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营造法

3、式是里面最最重要的一本。 我们可以想象年轻的梁思成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得到武功秘笈一样,非常非常地开心。可是接下来就是巨大的反差,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本书像天书一样没法读懂,因为是北宋时代的书嘛。营造法式(陶本)大木作制造图样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可是这件事情就在梁思成心中埋下一粒种子,他特别希望通过研究中国古建筑来破译这本天书。 1930年梁思成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古建筑的学术机构。1931年的时候他升官了,当到了法式部的主任,顾名思义他就是专攻营造法式。 1931年梁思成在北平中央公园中国营造学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4、)由于这本书创作在北宋时期,所以梁思成和他的同事们就在中华大地上遍寻唐宋辽金时期的古建筑。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其中最重要的三座建筑,分别是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还有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 应该说梁思成非常地幸运,1932年他才第一次古建筑考察(指专门寻访唐宋辽金建筑),居然就发现了独乐寺观音阁。 独乐寺观音阁正面全景这座楼阁建于公元984年,是一座辽代的楼阁,而且唐风犹存。用梁思成的话说,这个建筑最有特色的是它外观酷似敦煌壁画里面的唐代楼阁,如果是一个熟悉敦煌壁画的人骤见此阁,就像身临极乐净土一样。 这座建筑更精彩的地方是它的室内。它其实是为一个高16米的观音巨像量身定做的楼阁,信徒

5、首先可以在楼阁的底层仰视观音,然后中间还有一个暗层,可以绕着观音的腰部一圈。 观音阁内十一面观音立像最后来到顶层的时候,可以近距离地欣赏观音的真容,非常地震撼人心。 观音阁内十一面观音立像近景梁思成把这座建筑浑身上下进行了仔细的测绘,而且用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写下了洋洋数万言的考察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在这个考察报告当中画了一大批精美的图纸,包括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巨幅的水彩渲染图。 梁思成绘制的独乐寺观音阁渲染图 (源自蓟县独乐寺)还把这个楼阁浑身上下成百上千构件都表现出来的剖面图。 观音阁纵剖面图 (源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当然还有非常多的斗栱详图。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身上的斗栱一共

6、有24种之多。 中国营造学社独乐寺观音阁斗栱测绘图 (源自蓟县独乐寺)更重要的是,在这次的研究当中,他已经接近破译法式的秘密了。现在我们先按下不表,待会科技的部分再展开讨论。 在梁思成的古建筑考察生涯当中最惊险的一次,是测绘应县木塔。应县木塔有67米多高,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在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就是辽代,它的地位大概就相当于东方明珠。 山西应县木塔旧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这个塔因为是辽代的塔,所以非常地雄浑,孔武有力,很像金庸天龙八部里面写的萧峰所具有的契丹人的气概。外观是五层,内部如果加上暗层其实有九层。 梁思成和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两个人,花了整整两

7、个星期时间,就把这个塔从下到上一层一层地全部都测量了。最后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是塔顶和十几米高的塔刹。 山西应县木塔立面渲染图(左) 剖面图 (源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据莫宗江后来回忆,他们两个人从塔刹基座一个维修用的小门走出来,就来到了屋顶上。本来这个塔刹的顶上有八根铁链拴着屋顶的八个屋角,防止大风把塔刹吹走。由于年久失修,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铁链就垂下来了。 梁思成居然就握着冰冷的铁链双足悬空爬上去了。学生一看老师都带头爬了,只好硬着头皮也跟着爬上去。他们两个人就把塔刹也测量下来。 你看这张照片很珍贵,是梁思成拍的。为什么呢?因为左下角是莫宗江。我们可以看梁先生为了拍这个塔刹,把镜头取

8、全,还得退到屋顶比较远的地方,很危险。 1933年梁思成拍摄的应县木塔塔刹照片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今天应县木塔由于歪得太厉害,不让大家登上去了。十几年前我是学生的时候我登上过顶层,发现顶层全部都是飞鸟在鸣叫,这些鸟可能真的把这座建筑当作一棵参天大树。我们可以想象梁莫当时登到这个塔刹的时候,这些飞鸟已经在他们脚底下盘旋。 梁思成同时代有一个学者叫傅斯年,形容考古工作有一句名言,叫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梁莫二人测绘这个应县木塔就真是上穷碧落,而且他们只要一松手就真的下黄泉了。 讲了半天梁思成,我们开始说一下林徽因。我看到很多人精神为之一振。 1932年的梁思成与林

9、徽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林徽因其实也是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而且实际上梁思成绝大部分的古建筑考察她都是同行者。即便是这种要爬梁上柱进行测绘的危险工作,林徽因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照片是梁思成林徽因两个人,在天坛祈年殿的屋顶上的合影。所以林徽因曾经特别自豪地宣布,自己是古往今来第一个登上天坛屋顶的女人。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天坛祈年殿屋顶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下面我们能看到这张照片是林徽因在正定开元寺钟楼的梁架上面。我觉得林徽因其实不仅是第一个登上古建筑的女人,而且可能是唯一一个曾经穿着旗袍登上古建筑的女人。 1933年林徽因在正定开元

10、寺钟楼梁架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现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每年都有古建筑测绘,我经常鼓励女同学们向林徽因学习,穿上旗袍,爬上脚手架,至今也没有人有这个胆量。 由于身体和家庭的原因,林徽因很遗憾地错过了应县木塔之行。可是身在北平的她也没闲着,她用了一种即便是今天看来也非常前卫的方法和梁思成合作她居然把梁思成和莫宗江的测绘工作进行了一次现场直播。 直播的方法是什么呢?她在1933年10月7号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写了一篇报道,报道如火如荼进行当中的测绘工作。而且很有意思,她用略带埋怨的口吻描述了梁思成对应县木塔朝思暮想的情景。因为写得很精彩,我给大家念一念: 我最初对于这应县木塔似乎并

11、没有太多的热心,原因是思成自从知道了有这塔起,对于这塔的关心,几乎超过他自己的日常生活。早晨洗脸的时候,他会说“上应县去不应该是太难吧”,吃饭的时候他会说“山西都修有顶好的汽车路了”。走路的时候,他会忽然间笑着说,“如果我能够去测绘那应州塔,我想,我一定”他话常常没有说完,也许因为太严重的事怕语言亵渎了。最难受的一点是他根本还没有看见过这塔的样子,连一张模糊的相片或翻印都没有见到! 梁思成很有意思,为了看一眼木塔的照片,他想了一个奇招。他写了一封信“探投山西应县最高等照相馆”,居然弄到了一张应县木塔的照片。 所以林徽因哭笑不得地写道:我只得笑着说阿弥陀佛。他所倾心的幸而不是电影明星。 这边正在

12、冒着生命危险测绘木塔的梁思成给林徽因写来了家书,我在有篇文章中叫它木塔下的情书。梁思成写道: 今天正式地去拜见佛宫寺塔,(即应县木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回想在大同善化寺暮色里面向着塑像瞠目咋舌的情形,使我愉快得不愿忘记那一刹那人生稀有的,由审美本能所触发的锐感。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我们发现这对研究古建筑的伴侣虽然相隔两地,但是默契十足,用今天的

13、话讲好像有一点秀恩爱的意思。实际上他们两个人心中对中国古建筑一生不渝的爱,才是两个人情感最牢固的基础。今天有许多人对梁林都有很多的误解,我想他们大概是不明白这一点。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一些,我想是这两个人最真实的一面。 梁林考察古建筑人生的黄金时刻发生在1937年6月至7月他们二人和莫宗江、纪玉堂组成的调查队,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唐代大殿。 佛光寺全景俯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为什么说这是他们人生当中的黄金时刻,是因为在此之前,同样对中国大地进行过广泛长时间调查的日本学者已经断言,中国大地上没有唐代木结构建筑,没有一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如果想看唐朝建筑必须去日本。 这对当

14、时的中国营造学社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刺激。从1932年到1937年,梁思成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许许多多两宋辽金的木构建筑,就是没有发现唐朝建筑。 可是历史就是这么巧合。在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前夕,他们终于梦圆佛光寺,发现了唐朝建筑。 佛光寺大殿正面仰视 我的好朋友王军先生通过考察,最后考证出来,在1937年7月7号这一天,梁思成向北平的中国营造学社发去一封电报,汇报了发现唐代建筑这个特大喜讯。去年2017年正好是梁思成他们发现佛光寺大殿80周年,所以非常有纪念意义。 发现佛光寺唐朝大殿有一个小插曲。他们一行人见到这座大殿,欣赏它的外观,斗栱雄大、广檐翼出,全部庞大豪迈之象,一望而知是唐末五代之物

15、。这是他们根据多年来的考察以及看了很多文献获得的经验,可是找不到确凿的证据证明这座建筑是唐朝的。 佛光寺大殿近景这个时候林徽因又再一次立了大功。因为她是远视眼,只有她一个人发现大殿的梁底下隐约刻着字。大家就赶紧搭起脚手架,然后用布擦去梁底下的千年尘垢,终于看到了梁下题记。把这些题记和殿前经幢上的碑文再互相印对,最后发现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也就是公元857年佛光寺大殿确凿是唐代建筑无疑。 他们这次旅程真像是梦回唐朝一样。不仅如此,大殿的内部还有35尊唐代的塑像,有面积很大的唐宋壁画。如刚才所言,梁底下还有唐人的书法。所以梁思成把佛光寺大殿称为中国第一国宝。 佛光寺大殿内部全景 (左右滑动) 我

16、们看两幅特别珍贵的照片。左边这一幅是梁思成先生在佛光寺大殿工作的背影。右边这个就更有纪念意义了,这是林徽因和佛光寺大殿的捐资人的塑像的合影。 左:梁思成在佛光寺大殿中的背影 右:林徽因与宁公遇塑像合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这个资助人也留下了名字,她叫宁公遇,是当时长安的一个贵妇。当时林徽因看着梁底下的题字里面就有“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的字样。所以这是两个和佛光寺大殿有很深的渊源的女士的合影,尽管她们所处的时代相差大概有一千多年。 下面很不好意思,给大家展示一下我年轻时候的老照片。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跟我们班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受梁思成林徽因精神的感召,不知天高地厚组成一个新营造学社,开始重走梁林考察古建筑的路线,当然也免不了有许多这种爬梁上柱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